学术投稿

血液中心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分析

李清

关键词:血液中心,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摘要:目的:探析血液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中心2017年1~8月期间进行血液样本采集的240例血液采集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120)、干预组(n=120).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实施风险管理,对2组血液采集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展开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实践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借鉴与应用的护理管理方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当归四逆汤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社区2型糖尿病治疗中当归四逆汤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社区T2DM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进行两组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水平低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PBG、HbAIc、BMI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12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能够收获显著成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闫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一病一品”中医护理方案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膝关节常见损伤之一,严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和关节功能.当暴力撞击小腿上端的后方时,可使胫骨向前方移位,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有时伴有胫骨隆突撕脱骨折.文献报道,美国普通人群的前十字韧带断裂发病率约为1/3000,而足球运动员每年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发生率为60/10万.对我国现役运动员的普查发现,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发病率是0.43%.[1][2]中医学属“筋伤”范畴,缘由患者突受暴力致使局部筋肉离断,并伤及气血,血不循经,溢出脉外则肿胀,气血阻滞脉道则疼痛.病位在,病性属实,证属气滞血瘀.

    作者:李伟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自信心的影响

    目的:探讨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精神障碍患者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恢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一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工娱疗活动,观察记录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SE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工娱疗活动对恢复期期精神障碍患者的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析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交叉配血实验的目的是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给受血者提供相合的血液,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和结果:回顾性分析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交叉配血困难的病例,查找其原因,规范操作规程,找出解决对策.

    作者:井新利;张小青;王胜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心电监护仪使用与管理方法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在住院患者中的规范使用与管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10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外科实施心电监护的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实施常规心电监护,对于观察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心电监护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制定.对两组患者皮肤损伤发生率、设备故障率及维修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改善了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设备故障率.结论:临床上对于心电监护仪规范使用及管理,可将设备大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将人为因素对监护效果的影响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叶双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硬化乳糜腹水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乳糜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肝硬化乳糜腹水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臌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肝乳糜腹水消退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乳糜腹水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后加用消臌汤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刘海涛;张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究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防控措施

    目的:探究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了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6月-2016年6月临床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治疗、随访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肺结核病患者的康复情况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源具有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和传播速度广等特点,但对其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作者:陆冰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某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100例,时间在2015年4月20日-2017年4月26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2组治疗花费、住院时间、消化道停止出血时间、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花费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消化道停止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和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在口腔正畸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和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正畸,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技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正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尖牙间宽度等各项疗效评价指标值均明显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8.00%、4.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4.00%、26.00%)(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正畸效果,相较于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微型种植支抗技术有效率和安全性均更高.

    作者:朱曦;谢雄伟;朱毅;蒙兴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护士在健康科普工作中的专业作用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为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和健康需求,开展健康科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护士群体而言,发挥其在健康科普工作中的专业作用,能够使得健康科普工作的纵深度和宽度进一步提升.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健康科普工作的现状,分析护士在健康科普中的重要作用,后指出了护士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实践路径.

    作者:张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社区医院B超普查子宫肌瘤的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B超普查子宫肌瘤的情况.方法:抽选1223例本社区育龄妇女(30-65岁),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04月期间开展B超普查.结果:1223例普查对象中检出121例(9.89%)子宫肌瘤,高发年龄显示41-49岁.结论:社区为育龄妇女积极开展B超普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尽早治疗,保护妇女健康.

    作者:张辉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试管婴儿孕妇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0例试管婴儿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方法;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妊娠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存在先兆流产的试管婴儿孕妇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程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分析基层妇产科医师如何避免医疗错误

    妇产科是医院内存在较高风险的一个科室,产科病房在护理中一旦出现差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陈旧、技术的落后仍然是基层妇产科出现医疗差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甚至对新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影响.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癌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的探讨

    目前我国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手段,由于其对正常组织细胞有极强的毒性损伤,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癌症的目的.为了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科学家们提出了分子靶向治疗的抗癌策略.通过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既提高癌症治疗的效率.又降低抗癌治疗的不良反应.癌基因成癌为抗癌靶向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学基础.癌基因成瘾已经成为抗癌药物研发和癌症临床治疗的重要研究领域.

    作者:廉滋爱;闫梦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凭借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用药,对观察组患者结合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合理用药,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控制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提升感染控制率.

    作者:赵家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患者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的分成结合组和对比组各40例.其中对比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而结合组在对比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通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和影像学的结果以及对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对于远期的腹水复发情况的控制等方面.结果:结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且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患者的顽固性腹水不仅疗效较为确定,治疗安全平稳,且费用价廉,远期疗效值得肯定,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邢建卫;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201 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按照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的68例单纯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按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治疗护理的82例单纯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费用、疾病知识掌握度和家长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1),疾病知识掌握度和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 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于小儿支气管哮喘能有效减少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于基层医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护理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效果,为减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了我卫生院呼吸内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控制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预防控制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基层医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恩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血清sVCAM-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甲钴胺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和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VCAM-1水平都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程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耳聋的THI评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启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娩镇痛术与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术与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经自然阴道分娩,观察组实施分娩镇痛联合气囊仿生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镇痛效果、产程时间、配合度与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0级镇痛、Ⅰ级镇痛比例多于对照组,其Ⅱ级、Ⅲ级镇痛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其配合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术与气囊仿生助产技术联合应用可显著缩短阴道分娩产程,提高镇痛效果和配合度,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普及推广.

    作者:李秀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