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莲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人性化护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现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运用人性化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显为重要.人性化服务包括责任心、爱心、护理技巧方面的服务内容,终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达到接受治疗的佳状态.
作者:杜雪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2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中,在不影响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的基础上,镇痛效果较佳,该方法值得被推广使用.
作者:李芬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幼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试验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法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儿展开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至随访结束时,试验组患儿的治疗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试验组患儿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1例伤口感染干预后均得到控制,未影响患儿治疗效果.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疗法治疗幼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法,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志宏;李世云;张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得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对医疗护理的工作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妇科护理工作风险高、责任大,发展工作参差不齐,但总的来讲还是比较落后,在产科的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面对问题要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将对那些问题和对策给予探讨.
作者:翟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当中,分期同步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当中收治的52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需要接受介入治疗,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分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分期同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分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减弱,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护理来讲,分期同步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郑变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的在临床中患有宫颈癌的年轻妇女患者76例,年龄小于或等于55岁(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然后随机抽取110例年龄大于35岁的宫颈癌女性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增高,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初婚年龄较小,孕产次数较少,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为主,组织深度以小于1/2肌层为主,盆腔淋巴结转移以闭孔淋巴结为常见,结论 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的趋势上升,应该重视年轻妇女宫颈癌病症的筛查,尽早的进行检查诊断.
作者:李颖;王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施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盲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急诊抢救室接收的患者100例,任选其中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护理.另外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治疗.对比其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和护理质量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依从性为96.00% (48/50),对照组为82.00% (41/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同样占据显著优势,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抢救室施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俊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急诊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45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较大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后对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实施手术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观察组患者各5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保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各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对比,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借鉴.
作者:叶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为了确保广大高职生群体可以愈加理想地研习病理学,并在日后予以科学妥善的实践应用,笔者决定针对PBL和案例教学法的融合举措加以深入性探讨,希望借此强化学生的爱伤意识和医护能力.
作者:萧赪;颜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方法:收取我院200份血液检验未合格标本,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日直至201 5年11月2日,并对导致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对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溶血现象、患者身体因素、溶血现象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其中以患者身体因素、容量不够为主,所占比分别为31.00%、30.00%,各项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的百分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患者身体因素、溶血现象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在进行血液采集时,应重视每个采血环节、规范操作,能有避免血液标本发生误差.
作者:李夏平;龙天蓉;陈亮;冯子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于胃肠疾病的诊断,实施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方面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就患者之中对口服胃肠超声造影的检查予以接受的而言,对于我院的二○一五年和二○一年的五百八十例子以了选择.造影剂所选择的为天下牌的胃肠超声助显剂.在接受了造影剂的情况下,患者的胃腔里面会形成中等回声的界面.而就所采用的超声造影检测而已,其检查的顺序是从食管的下段开始,经由贡门和胃底部以及胃体这样三个部分,到达胃角部和胃窦部以及幽门,直至十二指肠球部为止.结果 无论胃肠的周围脏器,还是胃壁的层次,亦或是的胃肠的病变,都能够借助于超声造影,予以清晰地显示.就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和胃癌的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而言,前者为90.97%,或者为95%.结论 无论是对于X线钡餐,还是对于胃镜,亦或是对于其他相关检查,这种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实际上为重要的有效补充.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个借助于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所实施的检查,不但是无创和价廉的,而且是准确和方便的.这样,对于临床上面的胃肠疾病来说,此种大规模的检查是非常适合的.
作者:张陈程;许国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鼻息肉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在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之后,没有患者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手术之后患者鼻窦和鼻腔进行了充分引流.有40例患者的随访期超过5个月,其中有2 3例患者治愈,1 3例患者病情好转,4例患者无效,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0%.结论:对于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效果,医生操作视野广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术后随访,清理患者鼻腔等治疗干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张文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前我国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手段,由于其对正常组织细胞有极强的毒性损伤,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癌症的目的.为了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科学家们提出了分子靶向治疗的抗癌策略.通过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既提高癌症治疗的效率.又降低抗癌治疗的不良反应.癌基因成癌为抗癌靶向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学基础.癌基因成瘾已经成为抗癌药物研发和癌症临床治疗的重要研究领域.
作者:廉滋爱;闫梦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给予卡他性中耳炎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任选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卡他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选择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卡他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静脉留置针留针时间及其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析和讨论,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何种措施来延长留置针的留针时间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收纳的各科室的住院患者中选择2017年4月至6月期使用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其中对照组选择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进行穿刺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使用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后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延长留针时间,使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大作用.结果 选择针对护理干预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患者使用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显著低对照组的25%. 结论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留针时间有关因素的探讨分析,可见在穿刺前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炎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延长了留针时间,不仅减轻患者连续多次穿刺带来的身体疼痛,而且较好地控制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得以有效降低,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
作者:汪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2 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 02例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AD患者资料加以研究,分为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6例行综合护理干预),比对2组护理前后VAS评分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评分(1.28±0.33)更低;且舒张压、收缩压下降值(18.25±5.41)mmHg、(32.42±8.36) mmHg均更大(P<0.05).结论:针对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A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在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欣母沛联合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的临床影响效果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并将其按数字法进行分组:A组与B组,各40例.欣母沛用于A组治疗中,在A组基础上采用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的分娩结局状况明显优于A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应用欣母沛联合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止血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江萍;陆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与普米克令舒治疗门急诊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门急诊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喉炎患儿中选择82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各41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常见临床体征消失时间,观察组也有提示较之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相较于普米克令舒而言,对小儿急性喉炎采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故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伴随信息化教学形式的不断推广与运用,微课成为了一类新兴的信息化教学途径,它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受到了中职院校教师与学生的青睐,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形式在动物解剖生理科目中的问题的探究,阐明了微课在中职教育环节内的运用情况,希望在此领域中能够起到借鉴的作用.
作者:肖文烨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