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艳慧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存在新式剖宫产术史,试验组存在改良式剖宫产术史,再次按照原术式对2组实施剖宫产时术,比较2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进腹时间、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有利于显著提高再次进行剖宫产术产妇的手术效果,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术后病患进行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病患384例临床资料.同时以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开展SCQIPP问卷调查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病患调查问卷中,问题值为2.9-4.8分,护士问卷为3.4-4.9分.两组受试者的信任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护士分数相比,患者对于环境分数评分更高,两者行为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CQIPP问卷调查能对病患术后疼痛护理质量给予良好评价,且指明了术后疼痛护理改进方向,值得推广.
作者:张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后患者出现肠粘性肠梗阻的情况以及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比对照组的要短,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剖宫产手术隔离技术以及手术配合要点,包括手术切口的保护、冲洗液的管理、手术器械管理、敷料管理、缝合线等的管理,并严格羊水处理和子宫保护,防止子宫内膜残留至切口,以及防止宫腔及阴道内容物污染体腔及切口,造成医源性感染.
作者:李振霞;李英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每例患者均在ICU或急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更换管路的时间分别为7天和3天,研究期间不再更换直至细菌采样.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和格兰阳性菌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更换呼吸机管路及呼吸过滤器装置的时间(延长更换管路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菌落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作者:胡晓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43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将健康者分为对照组.检查两组人员的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脂蛋白(a)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尿酸,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高危因素在于低水平血清胆红素,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脂血症.对患者的脂蛋白(a)、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进行检测,能够有效诊断出冠心病患者,为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文俊;张桂云;张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横断面等方法对某院2014年至2017年的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某院住院的患者中,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为76.10%,其中术中用药率为80.94%,联合药物的使用率为43.67%,平均用药时间为8.8d,并且在某院存在一定的无指征用药与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某院的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抗菌药物在使用率,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
作者:郝利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研究就免陪护护理模式在肛肠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本院肛肠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在治疗过程中运用免陪护护理模式,对照组60例,治疗过程中家属陪护,并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程度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医疗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状况减少(P<0.05).结论:在肛肠科护理工作之中运用免陪护护理模式,临床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廉少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究临床医学上影响血液质量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控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手段.方法:选择县医院二零一五年至二零一六年一整年的血液标本进行专题研究,以患者的采血部位、采血时间长短以及采血试管放置环境温度作为变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的采血部位、试管放置温度和时间长短都是影响血液细胞质量的关键因素,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结论:影响血液细胞质检的因素很多,以上假设的三个变量均能引起血液细胞变性,从采集到存放血液标本,都应该严格按照程序来处理.
作者:宋清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2月一2016年12月的200名护生,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将常规管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将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组护生带教情况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带教满意度为86%,观察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纳在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确诊为缺氧缺血脑病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和患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7天后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NBNA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21天,研究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纳辅助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人文关怀对截肢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截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评分都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截肢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以在今后截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韩桃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报告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护理经过.
作者:高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及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中药房不合格的中药饮片93批次,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结果:在不合格饮片中,药材原料不合格11批次(11.83%)、饮片炮制不合格31批次(33.33%)、管理疏忽51批次(54.84%).结论: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不佳,主要受原材料、管理模式或炮制方法等因素影响,导致中药饮片不合格问题时有发生,相关部门需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者:易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艳华;马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通过对人性化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能够给予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治疗护理的人性化服务更加显著的提高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能够改善护理方法,让更好的护理方法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得以广泛的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媛;姜林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主要调查患者抗生素使用以及医院临床用药的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浪费和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参考本地某医院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情况及外科手术病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对该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结论:该院使用抗生素的不合理现象广泛存在,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全面拓展临床药学服务,充分发挥其药学服务功能.
作者:吴景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关于新生儿窒息的产科抢救及新生儿科护理的体会.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集78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两组均积极行产科抢救,同时A组行常规新生儿科护理,B组实施新生儿科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娩出10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A组,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于A组,差异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在积极行产科抢救的同时给予新生儿科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与预后效果.
作者:刘永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教育是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之一,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普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