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科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晶

关键词:血液科临床护理,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40例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血液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血液科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均比较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精神状态也较对照组好,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不少,实验组的死亡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起到安抚患者的作用,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死亡发病率较低,有普通护理常规无法比拟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西帕依固龈液对单纯性牙龈炎的治疗价值评估与分析

    目的 针对临床上单纯性牙龈炎运用西帕依固龈液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之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牙龈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76例患者开展对照试验,并且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患者观察组患者两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吡氯铵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含漱治疗,并且在治疗的2h之前不能进食,在治疗时间经过1周后,对两组的患者分别进行牙龈沟出血的指数等数据的具体分析,包括SBI、菌斑指数(PLI)以及口臭值(OS),通过对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的分析确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其SBI、PLI、OS等数据值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治疗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牙龈炎使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110例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心理疗法,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中医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改良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治疗总有效率;排便的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质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排便间隔、中医证候积分、腹胀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医治疗组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治疗组排便的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质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排便间隔、中医证候积分、腹胀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中医治疗组排便间隔短于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腹胀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改良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下肢骨折腹胀便秘症状,促使排便间隔和性状恢复正常,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可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水痘患儿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水痘患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30例小儿水痘患儿为甲组,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另外30例小儿水痘患儿为乙组,予以优质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乙组患儿止热、止疹、疱疹结痂时间均比甲组短;且乙组患儿行为依从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甲组,各项对比差异P<0.05.结论 对小儿水痘患儿在常规住院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患儿病程时间,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魏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前来治疗的96名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其中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48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手段进行麻醉,对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并在治疗中实行静脉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身体反应情况、患者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身体反应情况显著高于研究1组,同时在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方面,研究2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研究1组.在患者不良反应率发生方面,研究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研究1组,且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实行静脉麻醉手段对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此种麻醉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推广并使用.

    作者:梁冬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的:寻找减轻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痛并促进其病情康复的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20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查阅以往病例的方法逐例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住院时间、精神症状、精神药物使用等情况,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判定患者精神紊乱情况,观察影响患者精神障碍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愈14例,好转6例.结论对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取防治结合,对症护理及改善环境,给予益智活动及情感支持等,可减轻患者病痛并促进其康复.

    作者:黄爱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2017年收治的18名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18名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8名患者,其中观察组在院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以及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对我院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观察组,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玥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信带教在肾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微信带教在肾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2017年在我院肾内科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将10个小组分为微信带教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面对面带教法,微信带教组,在护生入科之后,分配好带教老师,增加微信沟通环节,对比两组成绩.结果:微信带教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分别为(86.9±4.3)分,(88.3±6.7)分,高于对照组的(71.2±6.1)分与(80.5±4.4)分,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信带教模式有着显著的优势,将其应用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可以激发出护生的动机和兴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秋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参附保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目的: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率的提高,本次研究拟从中医角度探讨参附保心汤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参附保心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月B型BNP、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NP、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4.23±3.25%、326.54±52.1pg/L)、(44.19±3.19%、319.52±46.25p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NP、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2.34±3.26%、56.25±8.54pg/L)、(47.15±5.26%、105.25±33.25p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认为参附保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张静会;高云;刘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刺激配合构音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电刺激配合构音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患者中有98例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障碍现象,以随机数表分为49例对照组及49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电刺激配合构音训练.对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疗效进行判定.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73.47%<97.9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配合构音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金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2例,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地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要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6、5例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分别为11.11%、9.62%,两组数据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骨折的类型及个体差异,以促进骨折较快愈合.

    作者:李凌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效果分析

    随着外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生概率部分的上升,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血肿进行清除,同时开展及时的治疗非常关键.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该将其和锥颅血肿抽吸术进行良好的结合,更好地对患者展开治疗.

    作者:李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为缩宫素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观察组孕妇注射宫缩素,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术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术后出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缩宫素作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常用药物,在促进产妇生产、治疗产妇产中出血、产后恢复、催乳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临床治愈效果,但是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上的疗效仍有待研究.

    作者:周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0)、试验组(n=40).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健康宣教,试验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5.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6年3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好评与不良反应评分情况,观察组好评率为97.50%,对照组好评率为7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治疗,可以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还可以提升好评率.

    作者:黄毅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用药安全风险分析与护理配套措施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医师经常采用的治疗方式.患儿因自身体质以及发病原因,病情变化较快,若服用口服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静脉输液则成为治疗患儿的好手段.目的 分析探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以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受静脉用药儿重患者进行总结观察,分析其用药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本组患儿静脉用药安全发生率为13.07%,安全隐患发生主要集中在用药剂量、用药速度以及配药流程等方面.结论小儿静脉用药安全中,用药剂量、用药速度以及配药流程等都为可控制因素,可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规范控制以及操作,有效降低患儿静脉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花胜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108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程度评分、抑郁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2%,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而为提升腰椎间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序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前来接受治疗的60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30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研究2组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身体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体征均优于研究1组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显著,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可以缓解患者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此种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研究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接收的患有骨性关节炎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阿西美辛口服液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骨科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OA评分、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研究项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大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用于小儿烫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综合护理用于小儿烫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2例烫伤患儿,依据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实验组的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较比不同模式下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快于参照组,家长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烫伤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促使创面快速愈合,还可使家长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可在儿科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媛媛;甄庆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58例于2015年2月1号到2016年2月1号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前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后者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患者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上,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大于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对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患者进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的增长,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其月经过多情况,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