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会;高云;刘玉敏
目的:探究合肥市养老机构中老年性痴呆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合肥市养老机构中超过60岁的群体,通过IADL与MMSE来评估研究对象的认知情况,通过GDS与自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来探究影响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有84例研究对象,其中41例患有老年痴呆,该病的发生率为48.81%,在婚姻情况、年龄、是否经常锻炼、有无糖尿病、抑郁症、高血压等方面该病发生率的差异并不明显;在文化程度、性别、饮酒、吸烟、经济状况、是否经常打麻将棋牌、经常参与户外活动等方面该病发生率的差异较为显著.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每天都进行户外活动、月收入超过3000元、每周打麻将或棋牌的频率超过一次是养老机构中一些老年人未患有老年痴呆的主要因素.结论:在合肥市养老机构中,老年性痴呆的发生率较高,有关部门需要加强该病的预防与诊治工作.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白塞病(Behcét's disease,BD)是Behcét(1937)予以报道确认的疾病.为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主要累及皮肤、黏膜的慢性进行性多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当白塞病引起神经系统受累时,则称为神经白塞病(neuro- Behc ét's disease,NBD).该病在日本、中东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中较多,我国较少.神经白塞病是在白塞病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损害.NBD 一般在基本症状出现后数月或数年,发病长达27年.近年有文献报道神经系统表现可为BD的首发症状.NBD预后差,因此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病死率[1].2016年5月,我科收治一例未出现皮肤黏膜病变的神经白塞病患者.该患者一经确诊,立即予激素冲击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后该患者症状好转出院,近一次接受环磷酰胺治疗在2017-04-24,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随机将60名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30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手段,对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社区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两个组别不同护理手段的分析比对发现,研究2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血红蛋白指数明显下降,两组患者的分析对比差异性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因此,社区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钱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源,对其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人事档案是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企事业应该采用相应的策略对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解,让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得以提升.本文浅谈了认识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希望对新时期的企业管理有所帮助.
作者:惠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出血占脑卒中的10%-20%,也是目前循证医学所证实的治疗有效手段较少的卒中之一.对脑出血进行综合管理并规范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脑出血的预后.临床上医疗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望转变当前的治疗策略,促进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在此,将针对脑出血的几种特别角度的治疗方法展开综述,以为脑出血的治疗、医疗指标的改善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武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并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72例.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占36例.常规组行常规剖腹取石术治疗,研究组行EST(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清除结石的成功率、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EST+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梁冬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为此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就诊于广州军区总医院急诊科的1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同时随机选取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切身感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之后,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且优于对照组,而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式,在医院急诊科采用此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案,为手术治疗打好基础.方法:以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措施,分别在入院时和手术前统计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并统计患者手术效果,以此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患者SAS及SDS量表评分分别为55.14±8.01和52.19±9.05,手术前分数下降至40.15±7.71和41.52±8.31;所有患者手术按时进行,预后效果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平均修养(5.1±0.3)d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对于提升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4例.研究组通过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常规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症状积分、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活动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保证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小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早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采用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经比较,采用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提升,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倩;王敏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了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得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76.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给予老年抑郁症的患者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况,进一步融合护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雪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分别为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治疗及单纯化疗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治疗侵蚀性葡萄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患者的滋养细胞增殖能得到明显的抑制,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崔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7日至2017年4月17日我院收治的伴发心血管病的老年手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室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针对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予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53.29±3.41)、(54.28±4.46),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P<0.05.结论 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予以人文关怀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促使护患和谐,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缪凤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器对心脏搭桥手术病人术后肺部功能、肺部并发症以及生活状态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74例我院住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治疗的病人,与常规呼吸训练的病人对照,观察采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训练的病人与常规对照组两组病人的肺功能以及生活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呼吸功能锻炼器对心脏搭桥手术病人的术后肺功能改善有显著效果.采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训练的病人肺功能、呼吸功能以及生活状态明显得到提高.两组的肺功能、呼吸功能以及生活状态差异和肺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心脏搭桥手术术后病人的肺部功能能够得到改善,并发症也能相应的减少,从而使其生活状态有所改观.
作者:杨丽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在《病原微生物》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5级本科护理1-2班126名学生为实验教学班,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3-4班117名学生为对照教学班,采用传统讲授法.采用期末理论、病例分析成绩与综合测试成绩对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进行评价.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理论、病例分析和综合测试成绩比较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t理论=2.46,P理论=0.015);实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t病例=11.551,P病例<0.001);实验组的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t综合=5.345,P综合<0.001);问卷调查显示,86%(107/124)以上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各项效果表示赞同.结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整体的掌握程度,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作者:张晶晶;孙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胃溃疡患者应用急症内科治疗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中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分组的原则,在保持患者基本资料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包含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应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应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38(95.0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32(8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应用碳酸铝镁和奥美拉唑口服联合用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胃管置入虽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操作技术,但临床置管困难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对胃管置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过程中的多样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留置胃管时,开始宜用缓慢推进法,经过咽部后要快速插入,必要时加用辅助材料,插管不同阶段采用方法亦不同.现就患者留置胃管时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插管方法及注意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张毅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核医学科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核医学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核医学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实施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核医学患者的知识知晓率、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依从率和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核医学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核医学患者的知识了解度、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基层部队不断加强正规化建设,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给基层部队官兵带来了更加繁重的训练任务.而官兵的心理健康对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有着直接影响.为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解决基层官兵心理亚健康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将介绍部队官兵出现心理亚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毛树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多种常见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复方电解质溶液进行配伍提供依据;方法 取适量的上述药物,分别用复方电解质溶液将其进行溶解,按照临床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如果使用的药物存在高使用溶度,一般使用高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药物配置完毕后立即观察上述药物的变化,分别于0、2、4、6h后对配伍药物的外观进行观察,对其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500ml,将甲醇、乙腈作为色谱纯,其他药物试剂为分析纯,上述各种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溶液配伍后在0、2、4、6小时后均未出现沉淀、浑浊的现象,除了硫锌酸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均未无色澄清状,无明显变化.除了维生素C以外,其他配伍溶液的PH值都相对稳定,且上述溶液的PH值在相对稳定的PH值范围之内,上述溶液6小时之内药物含量的变化<5%,上述药物物质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除了前列底尔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在6小时之内变化均小于5%,有关物质的量变化不大.结论复方电解质溶液在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6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及PH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无明显的配伍禁忌,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