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戴威;张裔明;李可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 早期病变
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强制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分别予以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并将2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MRI的强制性脊柱炎所致骶髂关节的病变分级的准确率较经CT诊断高,P<0.05,且经MRI诊断的骶髂关节骨质异常准确率亦高于CT诊断,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可将患者病变部位的现象清晰显示,可为临床中制定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18日至2016年5月1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13.46±2.81)分、抑郁评分(12.89±2.01)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3.14±2.69)d、不良事件发生率(1.67%)、满意率(10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王笑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阑尾炎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4种病理类.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少数病例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疼痛.伴有轻度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诊疗方法与效果比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112例,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每组56例.手术组采取阑尾切除术并松解粘连;保守组给予抗感染、胃肠减压、清洁灌肠治疗.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有效率.结果:两组住院天数及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别.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组住院天数为(7.7±1.2)d,有效率100%,保守组的(15.9±2.5)d;有效率71.43%.每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住院时间短有效率高,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邓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中药胃管注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中药胃管注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抽选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对症处理,实对照组除了对症处理外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重要胃管注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效果,各项指标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早期的生长抑素治疗联合中药胃管注入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和愈合,且该方法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急腹症及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2月腹腔镜在249例外科急腹症和腹部外伤应用中的临床资料.结果:212例同时于镜下完成手术,37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李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干预效果的临床评价

    目的:讨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相关的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杏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影响医院药品调剂质量因素初探

    本文展开对影响医院药品调剂质量因素的分析,其主要目的 在于了解当前医院药品调剂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其质量的具体因素.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国家逐渐加强对卫生事业的重视,医疗机构逐渐通过创新内部管理模式的方式,提升了医疗机构的发展水平.目前,不少医疗机构在发展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药品调剂质量仍存在不过关现象.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分析影响医药品调剂质量的主观因素,同时重点研究影响医药品调剂质量的客观因素.

    作者:周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免疫组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的一个实验.以成为病理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随着试剂盒的不断优化,正确率也在不断提高.但免疫组化实验过程步骤繁多,稍不注意容易影响结果 .本人谈谈工作中发现的注意事项.

    作者:彭毅莎;郭伟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体会

    目的 探讨分析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价值体会.方法 将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给予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阑尾炎治疗术.结果 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仅一例无效;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中,手术平均时间(36.39±3.98)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52.11±9.89)毫升,手术切口平均长度(4.39±0.06)厘米,手术后至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25.11±3.09)小时,手术后首次肛门排气的平均时间(36.04±3.93)小时,平均住院时间(7.11±0.38)日.结论 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阑尾炎治疗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好,诊治价值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立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精细化护理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临床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本研究选取接受预防接种的适龄婴幼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幼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幼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婴幼儿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和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婴幼儿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幼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容锦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教育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足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护理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习惯、自觉症状、疾病知识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后的生活习惯、自觉症状、疾病知识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给予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护理教育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患者各项评分,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作者:赵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口腔内科患儿的心理特点对牙病诊治的影响

    目的:针对口腔内科患儿的心理特点对牙病诊治的影响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口腔内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的选取年份,均集中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患儿总计100例.在本次研究中,根据患儿的配合程度开展分组,包括主动配合组(33例),诱导配合组(30例),强制配合组(37例).分析3组患儿的心理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经过临床分析,主动配合组患儿,心理较为积极,家庭无离异情况,父母能够陪伴身边,在诊治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配合情况,诊治效果积极.诱导配合组患儿,心理状态相对保守,对牙病诊治存在恐惧感,通过家长诱导、医护人员诱导后,能够正常开展牙病诊治.强制配合组患儿,心理状态表现低落,存在大量的离异家庭,父母不经常陪伴身边,需要医护人员执行强制性手段干预,在牙病诊治过程中,遭受痛苦较为强烈.结论:口腔内科患儿在牙病诊治过程中,自身年龄较低,如果心理状态不积极,难以保证牙病诊治顺利.为帮助患儿更好的开展疾病诊治,需要积极的开展诱导,争取家长的多多陪伴.

    作者:高东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本科护生对突发灾害事件紧急救援能力认知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对培训与未经培训本科护生进行灾害急救的认知能力调查研究,来对现有的教育教学培训体系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两所高等医科院校共计420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有94.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急救培训,有82.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将急救灾害护理设立为专业必修课程.在已经过培训的同学中显示有85%以上的能够掌握急救技术,病情分诊,CPR等急救应对相关措施.结论 通过培训的同学从急救知识掌握的层次以及应对急救灾害发生的处理能力明显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同学.随着灾害发生的频率增高,高等医科院校应该更加注重本科护生对于灾害急救的学习与培训.

    作者:张海娇;黄春燕;蔺云云;刘猛;杨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梗塞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均按照常规脑梗塞护理模式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64.29%),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7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的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于2014年3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4例,随机划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按其正常饮食,不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糖尿病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及不同护理时长对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饮食护理干预4周后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8周后,血糖变化平稳,与4周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尤其是长期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值得护理人员选择.

    作者:黄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观察

    目的:探讨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观察.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TNF-α和IL-6水平,分析与心肌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有密切关系,临床应加强对TNF-α和IL-6的检测,以降低心肌损伤程度.

    作者:王敬娜;宋闰宇;张剑;刘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2例,具体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同时将患儿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对照组患者中36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中36例患儿予以循证护理,对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儿有效率97.2%,比对照组患儿的80.5%高,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进行MDI、PDI评分时,实验组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来讲,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时,对循证护理予以应用,可以实现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同时提升患者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黄麦八仙方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黄麦八仙方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采用黄麦八仙方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黄麦八仙方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婵;崔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妇科病人实施温馨手术服务的探讨

    目的:观察并探讨采用温馨手术服务方法对妇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6例妇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对象,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温馨手术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情况以及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6.83%,对照组患者为82.54%,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妇科患者予以温馨手术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且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具有应用并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病人抑郁情绪的心理辅导

    本文通过对150例老年慢性病人的长期护理,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详细分析其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及症状,采用不同方法,对其心理进行诱导、谈心、抚慰,有效地调整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来配合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作者:刘侠;曲贝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定位切除乳腺触诊难确定结节43例

    目的 研究超声定位切除乳腺触诊难确定结节.方法 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3例,采用超声体表定位方法准确切除触诊不明确乳腺肿物的患者.结果 43例中,超声检查提示可以结节57个.结论 对于乳腺超声提示的可疑癌性小结节,往往临床触诊难以确定,手术过程中就需要超声进行引导定位.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