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风通络丸结合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黄再军;刘元富

关键词:防风通络丸火针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防风通络丸结合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针+防风通络丸口服,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防风通络丸结合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塞(CI)的偏瘫患者在早期进行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治疗;研究组增加综合康复锻炼.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FMA得分为69.05±6.92、66.03±5.98,分别较对照组高出8、6分左右,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较为良好,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作者:罗顺荫;赵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

    肠外营养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护理方式、输注方式、肠外营养的实施、观察和预防并发症、护理措施、导管护理、促进病人舒适感等方面讨论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以期为我国肠外营养护理积累宝贵经验.

    作者:李莹;张伟利;朱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本文主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早期腕关节病变检查之中应用X线平片、CT和MRI的诊断价值,了解其准确性.方法:选2014年05月份到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50例,全部患者都采取X线平片、CT和MRI扫描检查,将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之中,CT检测出32例64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检测出21例42个腕关节出现早期病变,而MRI检测之中100个腕关节出现了骨侵蚀病变,X线平片、CT和MRI扫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将数据与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之中应用MRI或者是CT,能够明确诊断出患者病灶,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应用.

    作者:邱勇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CCU临床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CCU临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CCU收治的126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CCU患者,实验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病房环境设施、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流程、护理质量四个维度的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CU临床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宁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

    在我院的妇产科护理方面,安全隐患发生主要归纳为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有效沟通、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技能不足、未进行流程化护理以及药物因素等各个方面.对妇产科护理进行安全隐患防范,加大风险措施管理,能够多维度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概率,将服务投诉率降低,有利于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医院妇产科护理的水平.

    作者:肖利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敌敌畏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敌敌畏中毒患者的病情观察以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6年01月--2017年01月间我院收治的敌敌畏中毒患者3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以及护理干预.结果:31例敌敌畏中毒患者,经有效急救后,有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损伤后遗症,1例死亡,余下29例均痊愈出院(93.55%).结论:为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对于提升患者治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聂宗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在2016.6-2017.6月期间,随机选择其中130例重症监视新生儿予以研究,通过相关操作和检测,对患儿感染概率进行判断,同时统计患儿感染部位和病种等数据,采取相关抽样检测,以实现感染防治和有效护理的目的 .结果:在90例患儿中,8例患儿发生感染情况,感染几率为6.1%,对男女患儿的院内感染几率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儿出现院内感染时,上呼吸道感染几率为37.5%,下呼吸道感染与胃肠道感染几率分别为25%、12.5%;针对不同患儿的院内感染情况,其中败血症患儿的感染率为50%、活力不足患儿为2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的护理中,同时认真做好相关消毒工作,确保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曹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通过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通过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呼吸困难与哮鸣音等症状消除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通过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加速疾病恢复速度.

    作者:陆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中药胃管注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联合中药胃管注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抽选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对症处理,实对照组除了对症处理外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重要胃管注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效果,各项指标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患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实施早期的生长抑素治疗联合中药胃管注入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和愈合,且该方法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临床中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妇产科临床中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需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治疗以及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早期药物终止妊娠、人工流产及引产患者的孕囊排出时间(145.30±24.01)min、术中出血量(21.90±2.48)mL及治疗成功率(95.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足月分娩患者的第3产程(28.66±6.48)min、产后并发症发生率(5.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产科临床中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使宫颈有效促进成熟,使妊娠子宫加强收缩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窦应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尘肺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尘肺病是在长期职业工作中吸入大量的生产性粉尘,并且在肺内形成堵塞,造成患者肺内纤维组织增生的职业性疾病[1-2].尘肺病多高发于煤炭行业、冶炼行业以及会产生粉尘的行业中.煤炭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能源行业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3].我国煤炭工人数量大,煤炭工作涉及范围广,因此煤炭行业安全事故问题也成为我国广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煤炭安全事件发生造成的伤亡数字是巨大的,相比煤炭工作中发生的爆炸、塌方等事件,煤炭职业病造成的伤亡数量不容忽略,这也是社会各界不够重视的区域之一[4-5].尘肺病是煤炭行业中发生率较高的煤炭职业病之一,煤炭工人发病率达到54%,而从事其他粉尘类工作如家具制造、陶瓷、家居装修等人群的尘肺病发病率也高达42%[6-7].因此尘肺病人群发病率高、对患者身体伤害严重,需要根据尘肺病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雅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论述自体脂肪隆胸术的临床应用

    对女性来说,乳房是重要的一个第二性征,在新时代当中,它的美观程度越来越受到女性的重视,丰胸可以让女性的体型更加的匀称和丰满,同时曲线非常突出,因此使得丰胸获得了很多爱美女士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自体脂肪隆胸术的效果,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彭绍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行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GLC,无中转开腹.结论: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减少了气腹对机体的影响,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李成;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本文展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研究,其主要目的 在于了解当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医疗卫生发展中,临床医疗、药品管理以及静脉输液等,对患者的健康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静脉药物的配置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具体发展情况,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医嘱处理和药液使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加以分析,同时重点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谷维素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谷维素、乌灵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急诊护理纠纷产生和应对

    目的:提高护士应变能力,培养宽容豁达的胸怀与稳定的情绪,化解护患矛盾;方法:分析急诊科频发纠纷产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论:提高护士风险意识、业务素质,同时强化人文关怀、法律素养.减少了护理纠纷.

    作者:吴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方法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松弛疗法、饮食干预和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程度和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护理前SDS评分为47.59±7.13分,护理后为38.88±8.67分,P<0.05;护理前SAS评分为58.09±9.47分,护理后为43.22±10.57分,P<0.05;48例患者中30例患者显效,14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有效率率为91.67%.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心理和生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因恶心、呕吐所造成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降低患者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真武汤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真武汤重用茯苓治疗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选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真武汤重用茯苓药方,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LVEF、LVEDD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真武汤重用茯苓药方后,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付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研究,探寻有效地防治措施.方法: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进行开腹手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中随机选取与观察组同等例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寻找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8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比对照组明显要重,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普遍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短,手术技巧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需要加强对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管理.临床实施有效地感染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大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轻度到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常规剂量(0.5-0.6mg/kg.d)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0.2mg/kg.d)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LEDA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34.7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轻度到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未发生严重内脏累及病变患者,以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具有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复发的效果,且小剂量应用激素减少了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敏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