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蕾
目的:探究分析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患者155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患者78例,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有患者77例,采用头孢他啶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人数为78例,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人数为63,总有效率为81.8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上应用取得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与头孢他啶治疗无异,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跃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不同的治疗和诊断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合理的诊断治疗,这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为了研究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方式和相关的治疗选择方法,我们就相关内容做简要阐述.
作者:卢燕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随机尿蛋白与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08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100名对照人群随机尿液中蛋白质、肌酐含量,计算其比值,然后测定观察对象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分析尿蛋白/肌酐与24尿蛋白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参考值范围,根据随机尿/肌酐比值测定结果计算24小时尿蛋白含量,用于判断肾脏疾病患者的蛋白质排泄情况,对肾脏疾病的疗效监测提供指标.结果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895,p<0.05),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作为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排泄情况,效果良好.结论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能够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排泄情况,可以替代24小时尿蛋白测定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患有糖尿病肾病人群接受血液透析精细化护理治疗后临床检测项目,比较研究常规护理计划以及血液透析护理计划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调查研究主要选取对比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人群作为研究的对象,把选取样本根据治疗手段划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分析组的病患全都进行了血液透析精细化的护理治疗,对照组的病患全都进行常规护理计划治疗,比较观察2组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数据能够得出,对照组和分析组的病患在接受治疗后,其病情都取得显著好转,同时分析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较常规的护理计划临床疗效,血液透析的细节护理治疗计划疗效较好,它合理减少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风险,所以值得把血液透析的细节护理治疗计划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许华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将采取传统分娩技术的产妇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结论:将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分娩镇痛中,明显改善了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了产程,对新生儿没有影响,值得临床上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作者:席日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自然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均采用常规陪护方法,实验组产妇则实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产后出血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h产后出血发生率(11.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24h内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实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明显降低了2h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迎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患儿进行分组观察,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平均发作时间和不良后果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患儿惊厥停止发作时间为68.7±0.2s,观察组为39.1±7.4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为45%(18/40),观察组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过对比观察,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中采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大大降低了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惊厥停止发生时间,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儿的生命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邹书会;石亚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小组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30例高危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3.08%,较对照组的21.54%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小组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了有效的压疮防治标准及护理流程,提升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压疮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与对照组35例,给与对照组患者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焦虑、抑郁等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7.14%、80.00%,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臧俊杰;杜立平;谢斐;张健;陈富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自噬是一个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使其包被进入囊泡,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自噬与肿瘤的关系密切,自噬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将从自噬与肿瘤的相关理论入手,探讨自噬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第一,自噬抑制肿瘤的作用;第二,自噬促进肿瘤的作用,后针对自噬相关的肿瘤治疗方法给出一点粗略的见解.
作者:贾盼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临床的护理方式,及护理干预对这类患者疾病控制与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综合分析该病的主要护理方式,总结归纳.结果:按照该病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采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患者患者均能好转出院.结论:本病患者因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自身免疫异常而出现的全身症状反应,所以要对患者采取以整体为主的全面护理方式,对控制疾病发展,缓解症状,提高转归效率等均有较大价值.
作者:孟祥红;罗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应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5例患者经过经过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及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疼痛明显减轻,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时,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疼痛,促使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将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差异显著;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66.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换了满意度.
作者:曹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抽取6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n=31)采取疼痛护理方案,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缓解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方希;苏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中全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53)与研究组(n=53),其中研究组予以全科护理,常规组予以专科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为96.23%,常规组护理效果为81.13%;组间数据比较发现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护理中,实施全科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可将其作为临床推荐应用的护理方案.
作者:高上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雾化治疗,联合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治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迅速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疗效突出.
作者:潘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和牙齿中,氟通过各种途径对人体发生作用.人体内少量的氟对于生长发育,骨骼代谢等有一定影响,而含氟过量或过少会引起某些疾病,并且氟的毒性对于人体健康也有影响.
作者:黄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探讨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04月-2017年04月收治的40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神内科病房管理接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患者生活能力评分(BI)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花费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临床病死率,但是并未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也未增加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裕伟;杨晓飞;张舒;左莉;韩志刚;于春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为今后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并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方法:总结我医院住院的2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中药熏洗和中药外敷四方面.结果: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观察及良好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全面的足部观察、完善的足部护理、充分的心理辅导,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能大大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与防治措施.方法:采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病患儿,分析其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在我院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都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针对小儿高原性心脏病要尽早诊断,对于病情要尽早治疗,做好防治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琳;王海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