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翔
目的对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5年1月至6月期间N-ICU 6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3%,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占53%,泌尿道感染37%,胃肠道感染占11%,其它占2%.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M R S A,M R S E,真菌所致感染呈现_L升趋势.结论N-ICU是一个重病监护科室,也是出现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尽量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徐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产妇分娩中应用低密度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科进行顺产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括6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不给于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产妇则给予低密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及产后2h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产妇的第二、三产程时间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与与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指标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时应用低密度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的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苏志刚;孙静;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14.0%低于对照组36.0%,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手术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光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已上升至第一位,目前乳腺癌无法预防,而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超声是检查乳腺结节的主要影像学手段,随着超声的普及以及超声仪分辨率的提高乳腺结节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而乳腺BI-RADS分级在指导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次研究通过乳腺 BI-RADS 分类诊断和病理结果的对比,来阐述乳腺BI-RADS分类在乳腺结节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益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与对照组35例,给与对照组患者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焦虑、抑郁等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7.14%、80.00%,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臧俊杰;杜立平;谢斐;张健;陈富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有无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124例精神科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于开放式病房有家属进行良好配合,对照组于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配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一组患者有家属配合后,观察组的治疗过程及预后效果(100.00%)优于对照组(66.1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更好,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邱翔;伍绪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效果与体会.方法:从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围手术期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选取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37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有3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发生不良情绪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7.78%,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围手术期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施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余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方法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5年4月到2017年2月就诊的受到EB病毒感染的儿童共有100例,根据儿童的病症种类的差异将其分成四个组,包含普通IM组、严重IM组、CAEBV组以及EBV-HLH组,第一组的患儿属于普通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9例),第二组的患儿属于严重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第三组的患儿属于慢性活动的EB病毒感染(9例);第四组的患儿属于淋巴细胞增多症(20例).然后选取在该阶段参与体检的健康儿童共有50例,将其设置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免疫蛋白、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含量的状况.结果 EBV-HLH组与CAEBV组患儿的C4以及C3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IgE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增加(P<0.05),EBV-HLH组患儿的IgG以及IgA两者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EBV-HLH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比其他各组患儿明显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B淋巴细胞比普通性与严重性IM两组以及健康组患儿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而该类病毒导致的多个脏器功能破坏同免疫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对于不同病症的病情程度相关.
作者:金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思维导图在肺结核患者标准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管理的肺结核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应用思维导图的标准化健康教育和常规标准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掌握程度、遵医嘱行为评分、HAMA、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评分84.2±2.6分,遵医嘱行为评分18.5±1.3分,HAMA评分17.2±1.6分,HAMD评分15.3±0.6分;对照组患者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评分73.2±2.4分,遵医嘱行为评分16.5±1.5分,HAMA评分18.3±1.8分,HAMD评分17.2±0.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肺结核患者标准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结核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遵医嘱行为,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晋学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院疑似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的特征,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分析发生的相关因素,以便提高疫苗接种服务质量、减少接种反应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疑似疫苗接种反应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种疫苗19种,共计102859针次,38例AEFI,发生率为36.9/10万,不良反应33例占86.8%(一般反应32例占96.9%,异常反应1例占3.1%).偶合反应5例发生率为11.9/万,无接种事故及与疫苗质量事故.未发现有后遗症病例.对较大婴儿、幼儿及儿童不能排除心因性反应的影响.不良反应的表现主要为发热及局部红肿、过敏性皮疹.
作者:晋其云;饶显梅;王前芳;舒双凤;宋元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阑尾手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0例为无切口感染患者,实验组30例为切口感染患者,分析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年龄、性别、病程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病程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逆行切除、手术时间、化脓坏疽穿孔高于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阑尾手术患者中病理类型、切除方法、手术时间以及病程、年龄等均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及时进行预防,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胡明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临床用药对检验科生化指标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对策分析.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接受生化检验患者17654例,其中被认定为临床用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患者有110例,以这11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探讨受影响的检验值以及影响的具体药物,并针对性提出处理对策.结果 抗风湿药、肾上腺素、抗凝剂以及多巴胺类药物均对检验科生化值的结果存在不同的影响.结论 临床用药会对生化检验值的结果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熟悉患者临床用药,避免因药物而造成的检验结果,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3C胰岛素泵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脆性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3C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接受双C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血糖要低于对照组,且平均血糖的波动幅度要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糖风险系数(LGBI),观察组为(0.38±0.11)低于对照组的(1.11±0.35),P<0.05.结论:使用3C胰岛素泵治疗崔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双C疗法,能够控制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降低低血糖风险系数.
作者:焦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对近几年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初步整理,提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等方面的观点和建议.
作者:王夺;徐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探讨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予以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比对照组高(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施以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春波;汤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研究目的:研究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反应特征及具体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从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症重症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抗凝联合溶栓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凝方法治疗,然后就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并且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对于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抗凝联合溶栓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效果并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00例输卵管堵塞不孕症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输卵管通液术、炒盐热敷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1%.实验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结论: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可提高临床受孕率,安全系数高,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BMI和Hcy水平,为预防心血管病提供帮助.方法 测定1320名40岁以上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液中Hcy水平,分析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及Hcy升高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1320名高级知识分子超重率59.09%,肥胖率36.36%,Hcy均值为23.1±8.6,总异常检出率51.51%;轻度升高29.54%;中度升高18.33%,重度升高3.64%;男性超重、肥胖率及Hcy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均<0.01).结论 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BMI及Hcy水平较高,尤其是男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大,应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将全部患者分成糖尿病组(实验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典型胸痛症状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RCA、LCX、LAD分布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弥漫性血管病变、三支以及LM方面,实验组显著多样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临床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弥漫,主要累及左主干,临床中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能有效防治冠心病.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63例,全部患者都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CT在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病变、甲状腺结节的良性病变、甲状腺腺瘤、乳头状癌、滤泡状癌诊断中,准确率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相比,数值要大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结果,两种诊断方式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中单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时,CT诊断准确率比较高.
作者: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