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王录金;孙伟;王新月

关键词:治疗, 全椎板, 半椎板
摘要:目的:对比在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时实施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210例,以每组105例分成全切除组和半切除组,全切除组患者实施全椎板切除术,半切除组患者实施半椎板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全切除组优良率为91.43%,半切除组优良率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疾病,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都能够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

    目的:对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10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中,9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9%,其中健康体检标本有2例,占22.2%,住院标本有1例,占11.1%,门诊标本有6例,占66.7%.影响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标本检验、采集前准备、标本保存以及标本采集等.结论: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为了进一步提升尿常规检验的准确度,要有效控制标本检验、采集前准备、标本保存以及标本采集等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作者:毛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孕期妇女行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着重于探讨乳头保健在孕期妇女预防产后乳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期妇女依循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采用乳头保健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妇女护理效果与乳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乳腺炎发生率为1.79%,喂养成功率为98.21%,产后7d泌乳量为(483.26±38.16)ml,产后14d泌乳量为(569.13±40.85)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保健可提升孕期妇女的护理效果,同时降低乳腺炎发生率,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车丽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方式与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临床的护理方式,及护理干预对这类患者疾病控制与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综合分析该病的主要护理方式,总结归纳.结果:按照该病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采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患者患者均能好转出院.结论:本病患者因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自身免疫异常而出现的全身症状反应,所以要对患者采取以整体为主的全面护理方式,对控制疾病发展,缓解症状,提高转归效率等均有较大价值.

    作者:孟祥红;罗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干预应用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药学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未给予药物干预,试验组给予药物干预.结果:患者经过临床干预后,试验组的平均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正确用药知晓率等情况明显的好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就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来说,药物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余朝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间在本院实施药物流产的580例孕妇进行研究,总结孕妇药物流产状况,对所有孕妇的一般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孕妇药物流产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580例孕妇药物流产成功533例,流产失败47例.年龄<35岁、孕周<6周、子宫位置水平、无剖宫产史、无胚芽、孕囊直径<25mm、未合并盆腔炎孕妇药物流产成功相对应孕妇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孕周、子宫位置、剖宫产史、胚芽状态、孕囊直径、盆腔炎合并状况是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炎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安全用药护理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积极探讨老年人用药安全,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神经内科患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且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蔓延迅速,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神经内科工作经历,对影响老年人临床安全用药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以期提高老年人用药安全.

    作者:陈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4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药物治疗法,后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语言治疗、针灸治疗和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有17.6%肌张力无增加,研究组患者47.1%肌张力无增加,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儿恢复状况较好,有17.6%患儿可以顺利的完成肢体动作,对照组有5.9%的患儿可顺利的完成肢体动作,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语言治疗、针灸治疗和物理治疗综合康复治疗法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临床治疗效果较优,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作者:李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 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患儿进行分组观察,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平均发作时间和不良后果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患儿惊厥停止发作时间为68.7±0.2s,观察组为39.1±7.4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为45%(18/40),观察组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过对比观察,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中采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大大降低了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惊厥停止发生时间,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儿的生命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邹书会;石亚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细化管理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前后的药房上报差错率及患者对管理的满意评分.结果:对照组门诊上报差错率为0.91%,观察组门诊上报差错率为0.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上报差错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药房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72.5±6.4)分,观察组患者对药房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88.4±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推行门诊药房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显著降低药房上报的差错率,提高药房患者对药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县级医院传统药房借鉴和推广.

    作者:马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于己百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经验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介绍于己百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经验,旨在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陈光顺;赵鲲鹏;张弢;潘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9例在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和护理,患者整体满意率比较高,能大程度缓解临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和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有无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对有无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124例精神科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于开放式病房有家属进行良好配合,对照组于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配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一组患者有家属配合后,观察组的治疗过程及预后效果(100.00%)优于对照组(66.1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更好,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邱翔;伍绪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目的:评价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12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观察组采用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婴幼儿身体发育状况、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婴幼儿身高、体质量、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婴幼儿早期发育中,给予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既可促进身体发育,又可降低疾病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信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状况

    目的:分析将经外周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用于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搜集在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肿瘤病人共有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人护理干预措施的差异分为两个组,即常规组与PICC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经外周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比较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状况与满意度状况.结果:PICC组病人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比常规组显著增加(P<0.05),PICC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常规组都显著减少(P<0.05),其中在常规组中共有12例出现静脉炎,9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静脉血栓;在PICC组中共有2例出现静脉炎,2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过敏性皮炎,没有一例静脉血栓患者.结论: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用于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优异,安全性与病人的满意度较高可靠.

    作者:张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中应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5例患者经过经过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及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疼痛明显减轻,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时,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疼痛,促使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拉贝洛尔结合硝苯地平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价值探讨

    目的 拉贝洛尔结合硝苯地平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价值探讨.方法 从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出80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40例,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拉贝洛尔结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140.23±3.81)mm Hg、舒张压是(87.26±1.36)mm Hg,观察组的收缩压是(120.52±4.32)mm Hg、舒张压是(78.46±1.32)mm Hg,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的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拉贝洛尔结合硝苯地平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海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的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取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具有很大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门静脉、脾静脉压力,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作者:施玲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渗盐水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高渗盐水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78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标准组患者采用3%氯化钠注射液+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3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3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48%.结论:高渗盐水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有效率更高,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石才英;李叶红;王普;李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评价分析微创拔牙技术在临床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采用微创拔牙对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的用时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在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90例择期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治疗的病人,将其平均地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病人实施传统方法,而研究组的病人实施微创拔牙治疗.比较分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用时与并发症的状况.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手术用时、手术过程重度疼痛的比例以及手术结束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病人的治疗,采用微创拔牙可有效地降低手术的用时,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红梅;杜胜男;陈臻;蔡沁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将全部患者分成糖尿病组(实验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典型胸痛症状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RCA、LCX、LAD分布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弥漫性血管病变、三支以及LM方面,实验组显著多样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临床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弥漫,主要累及左主干,临床中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能有效防治冠心病.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