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祖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目前的护理加倍重视的是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也就是更加注重人的感受,这不光要求高职护生有着丰厚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的是护生的良好品质和较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作者:何芹;何媛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和责任制护理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内科病房治疗的120例高危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责任制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从我院脑梗塞出院患者83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龙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予以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CRP以及ES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CRP以及ES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纪林;王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用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计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浩;马历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将全部患者分成糖尿病组(实验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典型胸痛症状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RCA、LCX、LAD分布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弥漫性血管病变、三支以及LM方面,实验组显著多样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临床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弥漫,主要累及左主干,临床中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能有效防治冠心病.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管理的手段与相关经验.方法:选择5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循环系统监测、呼吸道管理及心包纵膈引流管护理等.结果:所有患儿中3例发生上呼吸道感染,2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发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所有患儿术前4?7d入院,均在7?9d之间出院.结论: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监测,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为保证患儿康复和手术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也受到各方持续关注,关于如何完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细则和内容也成为业内人士积极探讨的内容和工作方向.然而,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既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有关,又有监督机制和监督人员的责任有关,只有真正正确认识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管理和解决,才能真正保障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发展.本文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简要解决方式,以期通过简单分析使相关人员认识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内容,促进卫生管理工作的长远进步.
作者:孙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患者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因其起效快、利用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通过建立静脉通路,可以迅速发挥药物的作用.但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静脉输液通过血液直接进入人体循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控制静脉输液中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包茜;瞿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方法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5年4月到2017年2月就诊的受到EB病毒感染的儿童共有100例,根据儿童的病症种类的差异将其分成四个组,包含普通IM组、严重IM组、CAEBV组以及EBV-HLH组,第一组的患儿属于普通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9例),第二组的患儿属于严重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第三组的患儿属于慢性活动的EB病毒感染(9例);第四组的患儿属于淋巴细胞增多症(20例).然后选取在该阶段参与体检的健康儿童共有50例,将其设置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免疫蛋白、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含量的状况.结果 EBV-HLH组与CAEBV组患儿的C4以及C3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IgE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增加(P<0.05),EBV-HLH组患儿的IgG以及IgA两者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EBV-HLH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比其他各组患儿明显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B淋巴细胞比普通性与严重性IM两组以及健康组患儿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而该类病毒导致的多个脏器功能破坏同免疫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对于不同病症的病情程度相关.
作者:金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肩周炎患者疼痛治疗及心理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神经阻滞疗法收治的150例肩周炎患者,对其疼痛治疗以及心理护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肩周炎患者疼痛治疗中的配合以及心理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在肩周炎疼痛治疗中,患者的配合情况以及心理护理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标研究分析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在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下会有怎样的提升以及研究分析医院感染会不会在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下减少.方法对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进行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持续时间为2015年1月至12月,后对管控前和管控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实施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后生物监测的合格度和B-D试验合格率都要好于实施前(P<0.01),还有医院性感染率要比实施前低(P<0.01),其他的如器械洗涤合格度、包装合格率、物品发放出错率及包装满意程度都要好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消毒供应室医院性感染管理质量会在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下提高,全面不间断的质量管控管理还能提高医疗器械消毒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性感染以及完善消毒供应室相关规章制度.
作者:周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已成为广大伤病员静脉用药的途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以老年患者静脉炎为常见.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周围循环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加上慢性疾病长期静脉用药的特点,静脉炎是该类病人留置针使用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常因为静脉炎的发生而加重老年患者血管硬化,终导致输液困难,甚至导致病人在需要急救时建立静脉通道非常困难而致急救措施不能落实,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在病人中的形象.近年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老年患者静脉炎的预防、护理进行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王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于生活品质和健康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能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降低配药失误进而引发医疗事故的风险,加快医疗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药学相关工作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进步.本文围绕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
作者: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就医的70例肺结核患者(2014年12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一般组35例肺结核患者应用一般护理,品管圈组35例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干预,研究对比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 品管圈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86.69±4.78)分、94.29%,相比一般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彭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抽取6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n=31)采取疼痛护理方案,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缓解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方希;苏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ALT、AST、ALP、2+Ca对诊断高血压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之2016年10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甲组,另取同时期接诊的90例健康体检者为乙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甲组ALT(34.98±12.04)U/L、AST(45.77±14.54)U/L、ALP(184.38±51.46)U/L水平显著高于乙组(23.35±9.17)U/L、(23.28±10.02)U/L、(134.23±35.87)U/L,2+Ca(1.89±0.27)mmol/L显著低于乙组(2.27±0.22)mmol/L(P<0.05).结论: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借鉴.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5年1月至6月期间N-ICU 6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3%,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占53%,泌尿道感染37%,胃肠道感染占11%,其它占2%.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M R S A,M R S E,真菌所致感染呈现_L升趋势.结论N-ICU是一个重病监护科室,也是出现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尽量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徐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患儿进行分组观察,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平均发作时间和不良后果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患儿惊厥停止发作时间为68.7±0.2s,观察组为39.1±7.4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为45%(18/40),观察组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过对比观察,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中采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大大降低了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惊厥停止发生时间,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儿的生命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邹书会;石亚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给予普外科的常规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术后按照药敏试验的结果,选取比较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早期肠梗阻、腰背部不适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71%)与对照组患者(28.5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术后抗感染治疗十分重要,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作者:孙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