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顺;赵鲲鹏;张弢;潘虹
在临床中为了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需实施骨密度指标的测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骨密度的检测手段不断增加,然而每种检测手段的测定位置与准确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总结各种骨密度检测手段的特点,为临床提高确诊率鉴定基础.
作者:刘健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应用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在医院中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属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共有100例,将全部病人按照随机列表法平均分成两个组,包含单一组与联合组,其中单一组的病人应用吸入药物福莫特罗的治疗方法,而联合组应用吸入药物福莫特罗联合布地奈德的疗法.分析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状况.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别(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联合组病人在治疗后一个月与三个月时的肺功能指标比单一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应用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优异,可有效地增强机体的肺功能状况.
作者:刘炜;纪小平;潘泽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与PCI治疗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药物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PCI组在药物保守组基础上加用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以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的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药物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药物保守组,数据对比,再发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育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管理的手段与相关经验.方法:选择5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循环系统监测、呼吸道管理及心包纵膈引流管护理等.结果:所有患儿中3例发生上呼吸道感染,2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发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所有患儿术前4?7d入院,均在7?9d之间出院.结论: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监测,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为保证患儿康复和手术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3C胰岛素泵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脆性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3C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接受双C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血糖要低于对照组,且平均血糖的波动幅度要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糖风险系数(LGBI),观察组为(0.38±0.11)低于对照组的(1.11±0.35),P<0.05.结论:使用3C胰岛素泵治疗崔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双C疗法,能够控制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降低低血糖风险系数.
作者:焦彩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4例,分别接受常规性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和总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前眼压、出院时视力值和总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青光眼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联合标准金娘油胶囊治疗,实验组46例患者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联合标准金娘油胶囊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0.4±0.1vs2.4±0.2),实验组患者完全上皮化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2±2.1周vs10.3±3.4周),两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能有效改善患者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头痛等临床症状,加速完全上皮化时间.
作者:马辉娟;田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实施CRP与WBC计数联合检验的诊断意义.方法: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门诊收治的4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细菌组)、4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病毒组)、40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组)的进行研究,对所有儿童均实施CRP与WBC计数检查,统计分析三组儿童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组患儿CRP、WBC计数水平与病毒组、健康组相比明显较高,细菌组患儿CRP与WBC计数联合检测阳性率与病毒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实施CRP与WBC计数联合检验诊断效果优良.
作者:张玉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前中颅底沟通瘤内镜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特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切除术治疗的60例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均占30例.其中一组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对于前中颅底沟通瘤患者,在内镜下进行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切除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蒋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于生活品质和健康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能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降低配药失误进而引发医疗事故的风险,加快医疗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药学相关工作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进步.本文围绕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
作者:刘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试析护理干预对于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进行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开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等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
作者:尚庆粉;赵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该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死亡2例.心脏穿透大出血1例,腹内大血管伤1例.生存者中膈肌破裂相关并发症率6.58%,包括膈肌修补后呼吸心跳骤停1例,术后心包填塞1例,SIRS1例,膈下感染1例,慢性膈疝1例,均治愈.生存者中59例获3—24个月随访,无与TDR相关后遗症.结论:X线和CT检查是诊断膈肌破裂和创伤性膈疝的主要依据,胸腹联合伤应警惕创伤性膈肌的损伤,应注意受伤的原因、体位、及外力作用的方向,早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腰椎穿刺术属于内科临床常用且难度较高的一类专业技能.该技术需要医师熟练地掌握操作过程与注意问题等,其以往以病人为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无法满足医疗改革的需求.在实训教学中使用模拟仿真人代替患者实施教学与练习,然而随着临床实际教学应用,发现模拟机械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对仿真模拟人的特性,尤其是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其缺陷探讨可行的解决措施.
作者:黄碧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的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取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具有很大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明显降低门静脉、脾静脉压力,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作者:施玲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自然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均采用常规陪护方法,实验组产妇则实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产后出血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h产后出血发生率(11.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24h内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实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明显降低了2h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迎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患儿进行分组观察,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平均发作时间和不良后果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患儿惊厥停止发作时间为68.7±0.2s,观察组为39.1±7.4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为45%(18/40),观察组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过对比观察,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中采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大大降低了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惊厥停止发生时间,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儿的生命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邹书会;石亚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运用CT影像学分析法,研究妇科盆腔肿块,对疾病进行全面诊断.分析CT影像学在妇科盆腔肿块领域的利用,以期为妇科盆腔肿块确诊治疗等提供精确而全面的服务.方法:选取太原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一月到五月期间就诊的女士因盆腔肿块进行CT扫描诊断的患者60例,并对患者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同时,对已经进行手术的5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病灶影像对比,得出以下治疗结果.结果:在这50例患者中,手术前的盆腔肿块CT影像定位十分准确,并且影像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相符的达到了45例,正确率达到了90%,特别是对妇科盆腔肿物中,输卵管积液、卵巢单纯性囊肿、畸形胎等疾病的确诊效果十分明显,正确率达到了95%左右.结论:CT影像学在妇科盆腔肿块运用上,对大多数女性妇科疾病都能达到可靠准确的定位,能够对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指导,能为临床医生手术和后期检查提供解剖结构方面的参考.
作者:赵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就医的70例肺结核患者(2014年12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一般组35例肺结核患者应用一般护理,品管圈组35例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干预,研究对比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 品管圈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86.69±4.78)分、94.29%,相比一般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彭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心脏及颈部大血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救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心脏及颈部大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死亡1例.11例抢救成功,随访3个月—4年,无死亡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迅速明确伤情,及时诊断,急诊探查是提高心脏及颈部大血管损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外配合非药物调理,对高血压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此次高血压医学临床实验所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1年03月份至2012年03月份期间,在本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共计98例,按照其原始的病例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础数据依据.将其分为两个治疗医学小组,分别为,综合治疗组:共49例,采用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同时配合非药物调理;对照组:共49例,主要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49例患者,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51%;对照组:49例患者,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83.67%.结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配合非药物调理的综合性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单秀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