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的治疗效果观察

马辉娟;田小娟

关键词: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
摘要:目的:观察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中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联合标准金娘油胶囊治疗,实验组46例患者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联合标准金娘油胶囊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0.4±0.1vs2.4±0.2),实验组患者完全上皮化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6.2±2.1周vs10.3±3.4周),两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冲洗能有效改善患者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头痛等临床症状,加速完全上皮化时间.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两组均在化疗期间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置管期间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永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对其在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强调了药物的使用禁忌及不良反应.

    作者:刘东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和治疗选择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不同的治疗和诊断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合理的诊断治疗,这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为了研究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方式和相关的治疗选择方法,我们就相关内容做简要阐述.

    作者:卢燕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药物治疗和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

    目的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与PCI治疗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药物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PCI组在药物保守组基础上加用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以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的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药物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药物保守组,数据对比,再发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育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输血护理

    目的: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输血治疗是多部门和成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抢救生命和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掌握有关输血知识及副作用、并发症,做好输血前、中、后的观察及护理,不仅有助于顺利完成输血治疗,而且可以起到为患者安全输血后的把关作用,所以输血护理对于预防和消除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承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饮食不节是自身疾病产生的主要根源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有史以来都在不断追求的共同目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与长寿已经成为国家和人民群众都要急切处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已经增涨到两亿多人,健康与长寿更是摆在他们面前既迫切而又实际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消耗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人民又要遭受各种疾病带来的痛苦.因此,寻找常见疾病的主要根源,提高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严格从自身做起,减少疾病,个人得以健康长寿,国家得以提高经济实力,自然成为人民群众和广大医学工作者追求的共同目标.

    作者:陈昌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细节护理在对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为研究细节护理在对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特调查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选取80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内科就诊的患者,设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护理模式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此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细节护理治疗,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92.50%)与对照组(65.00%),差距显著,观察组的住院天数(8.65±1.32)d少于对照组(15.70±0.75)d,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方法,在对急诊内科的患者的护理中,医护人员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工作,对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率显著降低.

    作者:符丽娜;李娜;曹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抽取6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n=31)采取疼痛护理方案,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缓解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方希;苏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采取预防及相应的措施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000例,进行研究讨论,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医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医院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对以后医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建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究肿瘤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目的:通过对癌症病人的人文关怀,分析研究人文关怀在临床上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主要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这一阶段,我院的136位癌症患者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分析,患者中,有男70人,女66人,年龄都在40?84岁之间,平均(52.6±3.2)岁;在这些患者中,选取观察/对照两组,各68人,观察里,男37人,女31人,平均(48.2±1.6)岁;对照有男33人,女35人;平均为(51.6±2.7)岁.根据对照组,每天根据两组病人的病情进行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病人在病情方有无改善,并请病人对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回忆性打分,记录病人的想法和感受.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两组对照产生的结果很不一致,这也就证明了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数据显示,差异小于0.05,因此可以说明统计学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对待患癌病人,人文主义关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它有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可以大程度上帮助治疗呈现佳的效果.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女性围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探讨了女性围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性措施等.我们应从促进骨质疏松的预防出发,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早期确诊围绝经期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早期预防绝经后可能发生的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健康威胁.因此,如何加强对围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是今后研究重点.

    作者:李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颗粒剂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颗粒剂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概括,经过对文献的查询,对中药颗粒剂在生产与临床应用上所要面临的问题,并对于中药颗粒剂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大致的总结.中药颗粒剂的研究发展包含了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当前对中药颗粒剂的生产研究的比较完整,已逐渐形成一定的生产体系,但此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与中药颗粒剂有关的临床应用研究并不多,但中药颗粒剂在中医药事业中所占据的优势不容小觑,它有着可观的前景.不久,中药颗粒剂的临床应用将会在医疗卫生范畴中作为一个及其重要的角色,并促进着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

    作者:郭三保;何芹;方华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在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时实施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210例,以每组105例分成全切除组和半切除组,全切除组患者实施全椎板切除术,半切除组患者实施半椎板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全切除组优良率为91.43%,半切除组优良率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疾病,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都能够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录金;孙伟;王新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的表型检测

    目的:检测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菌的表型,从而了解耐药机制,有利于理解耐药特性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革兰阴性菌218株(包括大肠埃希菌108株,克雷伯菌属73株,阴沟肠杆菌37株),用双纸片确诊法检测ESBLs;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结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革兰阴性菌中ESBLs检出率36.7%,AmpC为6.88%,SSBL为2.29%.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产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全部表现为多重耐药,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产SSBL革兰阴性菌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细菌,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ESBLs和AmpC酶,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效果好.

    作者:黄明珠;黄江兵;罗潇;黄丽霞;曾梦如;黄江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增强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放射科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增强扫描在临床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CT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的技术,当体内注入造影剂后,不同的组织结构及病变性质,由于含碘造影剂的分布和数量都有不同,这样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图像对比度增加,两者之间的界线也较清晰,帮助发现平扫未显示的病变、明确病变的范围和边界.另外 CT 增强扫描还有利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我院在CT增强检查时应用碘佛醇、安射力等作为造影剂,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反应,如:全身发热、口感略苦、头晕、心慌等.还有少数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口舌发麻、胸闷气急、血压骤降、意识丧失等.CT检查前病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上面列举了种种过敏反应和潜在风险,因此病人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疑虑等心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作指导,并通过其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和姿势等去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其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心理状态,即心理护理[2].CT 增强检查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

    作者:夏青;余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使用,观察组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占13.9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0.4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青光眼患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64例,分别接受常规性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和总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前眼压、出院时视力值和总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青光眼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开胸手术中对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结合地佐辛麻醉减轻其术后烦躁情绪的作用

    目的 分析探讨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对减轻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烦躁的作用.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开胸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括35例,给与观察组患者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麻醉,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5min、10min、30min、60min后的Ramsay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联合使用能缓有效缓解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烦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卜少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有无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对有无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124例精神科疾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于开放式病房有家属进行良好配合,对照组于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配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预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一组患者有家属配合后,观察组的治疗过程及预后效果(100.00%)优于对照组(66.1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家属的配合在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效果更好,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作者:邱翔;伍绪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研究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常规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对随访组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常规组患者不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随访组患者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比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何燕;李宝玉;郭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