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珠;黄江兵;罗潇;黄丽霞;曾梦如;黄江兵
护理工作是有压力的职业.随着我国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病人与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神经内科护士承担的护理任务多,危重病人病情多变,护士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而神经内科监护室(以下简称NICU)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高强度的工作量、特有的工作环境等,使其面临的工作紧张压力比普通病房护士明显增高[1].高强度的职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NICU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所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减缓工作压力,增加适应能力[2].现将NICU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因素及其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田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作者于2012年12月~2016年2月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性瘫痪引起的肢体痉挛21例,通过3个月、6个月及近4年随访,效果显著,肌张力降低明显,达2~3级,且经济、操作简便,痉挛解除彻底、不影响运动,对感觉影响小,有明显改善步态和矫正动力畸形的作用.
作者:王庆武;武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探讨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86例老年患者,分析其常见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6例患者护理前并发症发生率为37.2%(32/86),给予护理措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6),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老年患者的并发症较多,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控制留置针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蔡诗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在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时实施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210例,以每组105例分成全切除组和半切除组,全切除组患者实施全椎板切除术,半切除组患者实施半椎板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全切除组优良率为91.43%,半切除组优良率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疾病,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都能够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录金;孙伟;王新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常规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对随访组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常规组患者不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随访组患者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比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何燕;李宝玉;郭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呕吐的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出现新生儿呕吐84例,纳入观察组,未出现新生儿呕吐399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日龄、开奶时间、开始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其他消化道症状、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OR=1.356,95%CI(1.561~1.671)]、开奶时间[OR=0.910,95%CI(0.656~0.910)]、出生时间[OR=0.876,95%CI(0.621~0.87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呕吐的因素影响因素较多,母乳喂养不当等都可能影响喂养,需要严格控制开奶的时间.
作者:邱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将采取传统分娩技术的产妇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结论:将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分娩镇痛中,明显改善了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了产程,对新生儿没有影响,值得临床上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作者:席日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研究目的:研究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反应特征及具体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从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症重症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抗凝联合溶栓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凝方法治疗,然后就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并且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对于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抗凝联合溶栓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5HT1a受体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3月我院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精神病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5HT1a受体(丁螺环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BPR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5HT1a受体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地作用,能够明显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邱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9例在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和护理,患者整体满意率比较高,能大程度缓解临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和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目前的护理加倍重视的是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也就是更加注重人的感受,这不光要求高职护生有着丰厚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的是护生的良好品质和较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作者:何芹;何媛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加强围术期口咽部护理在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A组),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加强口咽部的护理(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前三日的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第三日体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二、三日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加强围术期口咽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崔红赏;尹德云;李建立;宁晓辉;尹香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整体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两组的护理满意人数分别是28例和36例,护理满意率为71.7%和92.3%,乙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甲组和乙组的症状评分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形式,其优势明显,能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云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阑尾手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0例为无切口感染患者,实验组30例为切口感染患者,分析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年龄、性别、病程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病程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逆行切除、手术时间、化脓坏疽穿孔高于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阑尾手术患者中病理类型、切除方法、手术时间以及病程、年龄等均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及时进行预防,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胡明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10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中,9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9%,其中健康体检标本有2例,占22.2%,住院标本有1例,占11.1%,门诊标本有6例,占66.7%.影响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标本检验、采集前准备、标本保存以及标本采集等.结论: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为了进一步提升尿常规检验的准确度,要有效控制标本检验、采集前准备、标本保存以及标本采集等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作者:毛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应用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我院于2015年6月在门诊药房开始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比较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前后门诊药房工作上报差错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未采用该模式前,上报差错率、患者工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0.91%、(71.5±3.5)分,与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上报差错率、工作满意度0.20%、(89.5±2.4)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可降低工作差错率、提高患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临床药学是医药结合、探讨药物临床应用规律、实施合理用药的一门药学分支学科.它主要通过药师进人临床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随着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广大群众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声将日益高涨如何让患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药师要积极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运用低费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质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药物治疗模式对整个医疗系及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在相同疗效的情况下选择经济的给药方案,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积极制定和推荐各种疾病药物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刘亚麒;赵斌;李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且并无神经损伤、低血压、脊髓损伤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的效果,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方文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对食管癌患者给予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中30例采用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微创组,将4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传统组,记录两组手术效果.随访2年,记录复发、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并发症、2年内复发率均比传统组低,且2年内生存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食管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降低了复发率,近期疗效明显,值得在食管癌患者中推广.
作者:蒋先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加味地黄饮子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中心治疗的104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加味地黄饮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动态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dSBP、dDBP、nSBP、nDB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地黄饮子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血压的昼夜节律,使血压控制平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继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