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SD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王利波

关键词:VSD, 创伤骨科, 临床应用, 效果分析
摘要:对于骨科的患者来说,创伤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在传统的方式当中,主要依靠不断的更换敷料来对患者的创伤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费用高,同时也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比较大的压力.本文主要探讨了VSD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东莞市麻涌镇造船行业作业人员眼睛危害现况调查

    目的:分析研究造船作业人员眼睛危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收集麻涌镇造船业在岗从业人员的眼部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给予眼部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岗从业人员年龄主要在20-30岁,工龄大部分在5年以下.眼疾组和正常组的在岗从业人员的工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疾组的眼部主观症状发生频率要比正常高(P<0.05).结论:造船业在岗从业人员眼部症状严重程度和眼部疾患以及职业接触史存在相关性.因此,应该增强这种类型人群眼部防护专业卫生知识培训和改变个人生活方式.

    作者:王刚;周丽文;黄子牛;陈肖熊;萧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应用与研究

    生活饮用水相比工业用水及普通用水来说,其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状况也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更应该加强对生活应用水的卫生监督,确保饮水安全.但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制度并不完善,虽然许多中大型城市都公布了相关管理实施办法,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优势出发,分析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限制,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通过简要分析,不断完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长远发展和居民饮水安全.

    作者:张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癌(non-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疫苗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和耐受性好的特点,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影响疫苗治疗肺癌的原因有很多,考虑到肿瘤免疫原型以及免疫治疗耐受性的具体要求可知,在整个分析阶段,需要对肿瘤和免疫关系进行分析,以特异性抗瘤和抗原性发现作为基础,做好疫苗免疫治疗,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黄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加味地黄饮子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加味地黄饮子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中心治疗的104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加味地黄饮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动态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dSBP、dDBP、nSBP、nDB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地黄饮子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血压的昼夜节律,使血压控制平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继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癌症晚期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与临终关怀探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与临终关怀措施对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入我科2016年7月到2017年3月诊断为肿瘤晚期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接受抗肿瘤治疗,治疗组采用人性化干预措施与临终关怀进行处置,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治疗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组对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增加,提高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的尊严,使患者在生命后旅程中安然度过.

    作者:张发庆;侯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选取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止泻时间.结果:护理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的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止泻时间,宜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张宝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的主要特性.方法 随机抽取在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者共有80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然后在该阶段选取其他类型的小儿哮喘者共有8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症状表现特性.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发热、严重喘息与伴有肺炎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病人的胸片斑片影与气肿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与嗜酸粒细胞的含量、肝功能与心肌酶异常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病人的肺纹理加强的比例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小儿哮喘同其他类型的哮喘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中可根据这些特性进行诊断.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80例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和评价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使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7月?12月骨科手术患者180例,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对患者住院时长、手术名称、手术时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及给药途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平均年龄44.0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8.1d;疾病分布以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常见,占23.3%,其次就是术后取内固定物32例,占17.8%,手术持续时间平均为106min;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98.9%,平均用药时间5.12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病例的95.5%,主要涉及药物有5类14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使用频率高的为头孢替安、五水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硫脒;94%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在30min?2h内且以单用药物为主,占99.44%;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少数为口服或外用,抗菌药物给药平均时间为5.12d.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存在用药时间长、剂量大、选药档次高,亟须加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对术后抗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刘慧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安全用药护理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积极探讨老年人用药安全,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神经内科患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且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蔓延迅速,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神经内科工作经历,对影响老年人临床安全用药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以期提高老年人用药安全.

    作者:陈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3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52例患者,对照组有5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医内科辩证的方式,效果好,防止各类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余正定;游国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2例军队成人麻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军队成人麻疹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军队成人麻疹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给予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5天,平均8天.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麻疹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玲;汪文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予以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CRP以及ES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CRP以及ES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纪林;王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1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院前常规的急救治疗,观察组给予院前甲基强的松龙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1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社区医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遵医嘱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静脉配置中心是指符合获得职业药师认可的处方,在特定环境下由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程序,主要进行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等静脉药物配置,为临床提供更加合理、安全的药品服务.但是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环境、药品等带来各种职业病,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临床观察和对策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动力障碍出现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共出现37例胃动力障碍问题,主要的并发症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这也是引发胃动力障碍的重要因素.针对胃动力障碍患者加入针对性治疗对策,共有30例被纠正.结论:影响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各种并发症状,如低钾血症等,需要加强临床观察,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陈典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项目管理在医院行政后勤管理中的实践与体会

    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入进行使得人们对医院行政后勤部门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医院行政后勤部门的作用,文章结合项目管理、医院行政后勤管理内涵,分析项目管理在医院行政后勤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并结合医院行政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项目管理在医院行政后勤管理中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刘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抽取6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n=31)采取疼痛护理方案,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缓解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方希;苏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研究分析EB病毒感染患儿不同临床疾病类型与其免疫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方法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5年4月到2017年2月就诊的受到EB病毒感染的儿童共有100例,根据儿童的病症种类的差异将其分成四个组,包含普通IM组、严重IM组、CAEBV组以及EBV-HLH组,第一组的患儿属于普通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9例),第二组的患儿属于严重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第三组的患儿属于慢性活动的EB病毒感染(9例);第四组的患儿属于淋巴细胞增多症(20例).然后选取在该阶段参与体检的健康儿童共有50例,将其设置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免疫蛋白、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含量的状况.结果 EBV-HLH组与CAEBV组患儿的C4以及C3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IgE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增加(P<0.05),EBV-HLH组患儿的IgG以及IgA两者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EBV-HLH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比其他各组患儿明显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B淋巴细胞比普通性与严重性IM两组以及健康组患儿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而该类病毒导致的多个脏器功能破坏同免疫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对于不同病症的病情程度相关.

    作者:金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开胸手术中对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结合地佐辛麻醉减轻其术后烦躁情绪的作用

    目的 分析探讨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对减轻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烦躁的作用.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开胸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括35例,给与观察组患者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麻醉,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5min、10min、30min、60min后的Ramsay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联合使用能缓有效缓解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烦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卜少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