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钱华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新生儿呼吸衰竭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了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无创呼吸机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到了98.46%,好于对照组的89.23%,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PaO2(68.7±3.5)mmHg、pH值(7.33±0.09)、SaO2(0.90±0.04)%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96.5±3.8)mmHg、(7.39±0.09)、(0.98±0.05)%,而PaCO2(72.4±1.1)mmHg低于对照组(55.7±1.0)mmHg,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使患儿的临床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严茹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现在科室护士记录24小时尿量方法 及情况以及提高记录准确率.方法:QCC小组活动进行现况调查并通过原因分析,针对性提出改善措施,提高护士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结果:在活动中发现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仅为45.92%,活动改善后准确率提高至91.07%.结论:通过QCC活动干预,全体护士在培训,制定统一的统计表格,使用精密透明量杯,并制定流程,设计宣教手册和海报,提高患者、护士对记录尿量的规范性,有效提高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尿量,更有效观察患者心肾功能情况.
作者:周华荣;成瑞琼;柯敏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婴幼儿静脉采血部位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外周浅静脉采血困难患儿200例进行研究,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股静脉穿刺,观察组患儿接受颈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采血时间、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对照组一次性采血成功82例,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82.0%,采血时间为(73.0±15.2)s;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98例,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98.0%,采血时间为(44.0±11.2)s;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几率(3.0%)显著低于对照组(21.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静脉采血比较,婴幼儿颈静脉采血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木依拉·牙合甫;何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护理配合音乐疗法对初产妇气血虚弱型缺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气血虚弱型缺乳初产妇4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4,给予穴位按摩护理配合音乐疗法)和观察组(n=24,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泌乳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结果发现对照组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按摩护理配合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气血虚弱型缺乳初产妇泌乳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艳伟;纪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7月为71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59例,直疝12例,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61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10例.结果:TAPP手术时间30~62rain,平均(42.9±4.1)rain;术后住院3~7d,平均(3.5±1.4)d.TEP手术时间34~59rain,平均(41.2±5.3)min;术后住院3~6 d,平均(3.4±1.6)d.术后发生血清肿2例,阴囊积液2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操作简便、切口小、康复快等优点,疗效与传统疝修补术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术者临床经验选择TAPP或TEP.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李成;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术后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治疗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之上加之术后专业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所了解的护理知识明显多与对照组,实验组的膝关节屈伸情况明显好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屈伸情况,两者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后专业的康复护理要优于常规护理,有利于膝关节的屈伸和日常生活,值得被广泛推广.
作者:肖念;肖莉;洪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系统组,各组52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系统组患者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予以统计分析.结果:系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76.92%,两组差异明显(P<0.05).系统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系统组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施行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进一步借鉴与推广.
作者:胡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妇女进行步行与广场健身舞两种有氧运动训练,探讨有氧运动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某市社区选取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妇女174人,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不实施干预,试验组分别实施步行训练和广场健身舞训练.步行组妇女和广场舞组妇女分别实施步行训练和广场舞训练3个月,1次/天,4天及以上/周.干预前、后分别选取12名研究对象进行有氧运动对缓解围绝经期症状干预效果的质性访谈,了解其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得出4个主题,血管舒缩的变化、生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及日常生活的变化;干预后得出4个主题,减轻潮热、促进睡眠、促进阳光生活及促进健康.结论 广场舞训练和步行训练可以改善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提高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娜;李青;魏芳云;李晶;高建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对61名大学生心理委员开展认知治疗和焦点短期解决治疗的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结果发现,培训后,心理委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敌对、其他(睡眠、饮食等)和心理健康总分等维度的得分显著降低,即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提高,说明认知治疗和焦点短期解决治疗对心理委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改变以及助人能力提升是积极有效的.
作者:黄学军;王燕;王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任选78例,任选其中39例,按照常规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另38例患者则按照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于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87%(37/39),而对照组仅为79.48%(31/39),且观察组在后掌倾角、桡骨轴向缩短移位量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仅1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实现对该类患者综合诊治效率的保障,但术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需要加以重视.
作者:胡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实行低频脉冲电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以平均分类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给予牵引按摩治疗,治疗组则给予低频脉冲电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6.08%)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8.43%)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疼痛程度治疗组也较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给予低频脉冲电疗配合牵引按摩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腰椎间盘疼痛,提高其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许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临床路径组,各59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临床路径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健康常识认知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健康常识认知率57例(96.61%)显著高于常规组44例(74.58%),临床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Barthel评分以及心理测试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相关健康常识的认知率.
作者:林晓燕;林晓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二甲双胍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2h PG和FP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脑肿瘤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15例,其中继发性癫痫3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感染4例,颅内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颅内血肿1例,脑水肿1例,护理满意率为76%.研究组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继发性癫痫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感染1例,颅内血肿1例,护理满意率达到96%.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崔仁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 adiculopathy,CSR)是较为多见的一种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神经根症状的产生包括髓核的突出和脱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的局限性肥厚等.CSR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年轻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故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对CSR治疗的相关现状和进展做出综述.
作者:王荣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加强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法 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案,并予以实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案,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够促进患者体力、活动力的恢复,从而达到了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阑尾炎切除术应用针刺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2月18日至2017年1月7日我院老年性阑尾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针刺麻醉.观察两组脉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及术后疼痛、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术中脉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6.32±0.94)%、(78.29±1.87)次/min、(96.05±2.17)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观察组术后疼痛(2.02±0.48)分、排气时间(21.05±3.16)h、住院天数(4.25±1.19)d,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性阑尾炎切除术应用针刺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张桂新;玄立强;裴洪友;安立乡;杨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0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频次(8.5±2.3)次/月和持续时间(1.5±0.3)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粘度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并且,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度(6.5±0.4)mpa.s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且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手术器械可以终结患者的病痛,被称作是医生延长的手臂.由于它的工作性质对于手术成败和患者健康来说,是一种直接而又决定性的关系,因此作为医疗器械中重要的工具之一,管理和保养就成了手术器械为重要的事情.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下外科医生对于手术技术的要求更为精准,因此降低手术器械的生锈率,就成了手术器械保养环节为重要的事情.
作者:郭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该病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川崎病患儿,依据超声检查结果 ,分为冠状动脉扩张、非冠状动脉扩张两组,分别标记为A、B两组,对比两组患儿的血脂、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实验室指标,以及性别、年龄等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年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性别无显著差异性P>0.05,年龄不超过3岁是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注重冠脉情况及心功能检测,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A组患儿的白蛋白水平降低明显、血小板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明显、C反应蛋白升高较B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而血脂水平P>0.05,无显著差异性.结论:由此可见,年龄、白蛋白水平降低明显、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以及血小板水平升高明显、≤3岁儿童是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应注重这些指标的观测,为采取有效的预后措施提供指导.
作者:张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