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莹
目的:人文护理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研究400例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病人人文关怀,观察患者在实行人文护理后其身体,心理上的效果.结果:在烧伤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烧伤病人应用人文护理后可以在心理上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情绪,并且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应用针灸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78例,均为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将其均分为(2)组,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和常规药治疗,各39例,就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总结治疗经验.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44%)>(76.92%)(P<0.05).结论:保证治疗方案安全的基础上,为了增进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建议临床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应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作者:胡茵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脑肿瘤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15例,其中继发性癫痫3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感染4例,颅内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颅内血肿1例,脑水肿1例,护理满意率为76%.研究组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继发性癫痫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感染1例,颅内血肿1例,护理满意率达到96%.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崔仁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近年来交通、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由此导致的意外事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创伤性休克是外伤患者为常见的也是性质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其显著特点为:进展速度快,变化迅速,病情危重.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来说,科学评估休克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伤性休克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体受创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失血情况与该症状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患者自身情况及受伤之后的处理方法也会对患者的恢复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手术治疗是临床针对创伤性休克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护理人员是否及时为患者补充氧气、血液和止血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对这种疾病的护理流程和相关技巧充分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也必须密切配合,以此切实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本文就探讨了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的效果,以供参考.
作者:费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乙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带管时间、并发症与感染发生率、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甲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颇高.
作者:陈丽香;占志英;张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6-氟-4-色满酮是医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药物中间体,它的合成方法有很多.本文选择起始原料对氟苯酚与3-氯丙酸,通过碘化钾与聚乙二醇PEG-400进行催化,再用浓硫酸与之产物对氟苯氧丙酸进行环化,合成6-氟-4-色满酮.这种改进后的药物中间体6-氟-4-色满酮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收率高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文即主要介绍了这种合成方法,仅供参考.
作者:席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保胆手术后再次手术原因.方法 对14例保胆手术后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保胆手术患者,再次手术.结论 保胆取石及切除胆囊息肉手术创伤小,保留胆囊,保留胆囊功能,但复发问题无法避免.
作者:牛延军;王玮璟;张慧;曾高云;谢期玲;王跃华;何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高原地区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原地区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明显增强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韵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n=8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8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纯音听阈测定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及护理满意度96.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纯音听阈测定结果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立云;王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为了研究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的疗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设立试验对照组的方式,将60例已经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失眠病的成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酸枣仁汤,对照组服用西药艾司唑仑片,比较两组药物治疗的各自效果.结果为治疗组:治愈19例,缓解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治愈11例,缓解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因此用中药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的效果很好,且不良反应小,其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振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任选78例,任选其中39例,按照常规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另38例患者则按照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于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87%(37/39),而对照组仅为79.48%(31/39),且观察组在后掌倾角、桡骨轴向缩短移位量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仅1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实现对该类患者综合诊治效率的保障,但术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需要加以重视.
作者:胡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AST(early stent thrombosis,AST)形的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已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10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冠脉造影证实AST形成的患者31例.按年龄、性别(3:1)匹配原则抽取PCI术后未出现AST形成患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ST形成患者平均时间(7.1±5.7)d,院内死亡率19.35%(6/31).ST阳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出现B2病变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阳性组血糖、肌酐、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及血浆脑钠肽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I术后AST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左心室射血分数(OR:0.893,95%CI:0.813-0.983,P=0.018)、肌酐(OR:1.058,95%CI:1.002~1.117,P=0.043)、白细胞计数(OR:1.593,95%CI:1.112~2.130,P=0.009)、C-反应蛋白(OR:1.161,95%CI:1.045~1.290,P=0.005)和血浆脑钠肽(OR:1.000,95%CI:1.001-1.001,P=0.023)是AS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多支架置入、支架贴壁不良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旭;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使用贝前列素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CHD-PA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进行治疗的38例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9例.给与对照组患者贝前列素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贝前列素钠片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进行治疗,汇总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mPAP、PVRI、Pp/Ps及6MWT等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CHD-PAH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肺动脉阻力,提高患者的活动耐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解珍;姜妤;郭小青;陈曦;杨敏;许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1月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A组采取切开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B组则进行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效果;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2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B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2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低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相近,P>0.05;出院时B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优于A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确切,可促使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恢复,切口更小,出血更少,可减轻疼痛,加速出院.
作者:陆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06例肿瘤晚期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一般性护理)和实验组(优质护理),每组53例.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和满意度明显较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徐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分为X组(n=45)和Y组(n=46).Y组的患者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X组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对比X、Y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X组的及格率为95.6%,Y组的及格率为76.1%,X、Y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红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压疮督查小组在住院病人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1000例,科室成立压疮督察小组,采取措施防治患者出现压疮情况.结果:成立压疮督查小组后患者在压疮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明显优于成立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室成立压疮督查小组可有效降低科室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可作为临床首选改善护理质量的方法加以推广.
作者:陈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四手操作在开展前牙微创美容修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例进行前牙修复患者86例,对其进行四手操作,观察其修复价值.结果 使用四手操作进行前牙微创美容修复的时候,修复的稳定性实现有效的增强,降低一些感染的几率,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结论 在开展前牙微创美容修复的时候,使用四手操作是具有很强的使用性,在日后开展前牙修复的时候应该多多使用该项技术.
作者:林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胶囊内镜种类多,具有相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基本操作原理、流程相似,但不同胶囊内镜均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性能.磁控胶囊内镜的出现有效的填补了不能定位及外部控制的不足.目前胶囊内镜仍无法行病理组织活检、内镜下治疗.本文对国内常用胶囊内镜的性能及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吴晨;李红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外科术后ICU综合征的产生因素,对护理举措展开总结.方法:本研究对象为90例实施心外科手术后出现ICU综合征患者,分析其产生的病因,并对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心外科术后产生ICU综合征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手术因素等,通过实施科学的、全面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推动痊愈.结论:引发患者于心外科术后产生ICU综合征的因素较多,通过进行严密的分析,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案,可以做到降低或者预防其发生率.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