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徐芳

关键词:超前镇痛, 依托考昔, 骨科手术, 非甾体类抗炎药
摘要:目的 研究考试昨天镇痛和矫形手术,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和围手术期血糖、血清CRP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外周血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组3 d术前和术后12、24 h依靠考试昨天120毫克口服,1/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复合维生素药片).术前及术后1、2、4、8、12、24和48 h镇痛效果评估,和监控手术前(T0),bi(T1)和术后12 h(T2)、24小时(T3)患者的血糖、CRP和PGE2的浓度变化.结果 (1)实验组血糖是手术后更快地恢复正常,和血糖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4和48 h血管无显著差别(P>0.05),但实验组后2、4、8、12 h血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之间的两组患者CRP在T0和T1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T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之间在T0 PGE2没有显著差异,T1,T3在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赖考试昨天提前骨科手术镇痛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减少炎症,减少术后镇痛使用和不良反应.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消化内科疾病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和普遍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其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不同的是老年患者由于各项身体机能不断的减退,使得患者无论是从治疗效果,还是护理方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加大了护理人员对其护理的难度.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隐患,提出适合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和措施,希望可以为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陈曦;刘伟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 抽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60例,以随机数字均等的理念划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实行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130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记录与统计.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并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婷;周瑜;杨菊荣;史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血管介入诊疗所致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探讨脑血管介入诊疗术中所导致的造影剂肾病的有效预防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6月至2015年06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予以患者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组间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明显医学意义.

    作者:秦艳;施蓉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直肠癌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对比

    目的:探讨直肠癌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1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3D-CRT、3D-IMRT计划设计,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结果 .结果:两种方案中计划靶区Dmax(大剂量)、Dmin(小剂量)、Dmean(平均剂量)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3D-IMRT方案膀胱受照Dmean、V50明显低于3D-CRT方案,且Dmax则高于3D-CRT方案(P<0.05);两种方案中左股骨头、右股骨头剂量照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小肠保护中,3D-IMRT方案V50明显优于3D-CRT方案,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3D-CRT,3D-IMRT技术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剂量学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应用意义评估

    目的:分析对于偏头痛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偏头痛者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病患接受针对性护理,分析相关结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焦虑/抑郁分数、头痛发作时间以及次数较低,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在其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可取得满意成效,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安全性强,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的应用

    泄泻是指因感受风寒、饮食不规律、情绪反复无常、脾胃运化功能欠缺、自身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比往常多,甚至粪便质地稀排出如水样状.泄与泻有一定的不同,粪便量少而势不急迫,又兼有漏泄症状者为泄;粪便量大出而势急迫,又有倾泻之状者为泻,但现在多泄、泻并称,称为泄泻.本文通过总结中医药临床经验特色治疗泄泻及结合西医对症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和如何预防泄泻,从而为今后泄泻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

    作者:高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增强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构建

    目的 分析建立完善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构建对选用护士长的成效.方法 根据护士长岗位的胜任力特殊要求,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及理论知识研究与约谈,编订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规定指标及相关顶岗要求.依据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为指导标准,实现护士长岗位人员的人用.结果 构建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后,护士长工作质量显著改善(P<0.05).结论 基于胜任特征的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为考评护士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护士长临床管理实践指明需达到的工作目标.

    作者:汤翠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种剂量地佐辛在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呼吸功能、麻醉深度的影响作用

    目的 对比分析将2种不同剂量的地佐辛应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效果,并对比分析其对患者呼吸功能、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进行下肢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括7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地佐辛进行麻醉,其中观察组给与0.2mg/kg,对照组给予0.3mg/kg,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麻醉深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在T0时点无差异(P>0.05);而在T1、T2、T3、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PO2、RR高于对照组,而PET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OAA/S及Narcotrend指数在T0时点无差异(P>0.05);而在T1、T2、T3、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给与下肢手术患者0.2mg/kg地佐辛,麻醉效果较好,且患者呼吸功能及麻醉深度受影响更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卜少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炎痛消洗剂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创促愈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炎痛消洗剂熏洗对肛瘘术后伤口及预后的影响.炎痛消洗剂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因痔疮在我院接受手术的住院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炎痛消洗剂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冲洗组(总有效率96.2%VS 82.7%,P<0.001).尽管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炎痛消洗剂组的术后住院日(5.7±2.5 VS 6.4±3.2,P=0.27)、再次入院率(3.4%VS4.5%,P=0.83)均低于生理盐水冲洗组.结论:肛瘘患者术后采用炎痛消洗剂熏洗,疗效明显,经济实惠,适应证广,操作简便且无不良反应,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夙;令狐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位护理对缓解妇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总结全位护理干预在缓解妇科患者术后疼痛方面的影响,为妇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参考.方法:选择我院120例妇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0例)以及采取全位护理的实验组(60例).对比两组妇科患者术后疼痛分级情况.结果:实验组轻疼占有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中痛发生率差异不明显,重痛占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位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妇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加速患者康复且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CT动态随访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诊断及治疗中CT动态随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47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首次CT扫描影像表现主要征象为磨玻璃影,网格样、网织结节影、索条影,实变影,支气管双轨征,肺气囊,月弓征,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气胸、纵膈气肿等.动态复查CT扫描:33例治疗后复查,肺内病灶明显吸收、好转.7例呈现病灶先增多后吸收好转.5例出现进行性加重.3例治疗后明显吸收、好转,3w-8w后肺野内出现新发病灶.结论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病变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各异,CT扫描并行动态观察,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后变化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吉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的患者(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地锻炼时间明显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关节功能等髋关节评分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更快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且近期疗效更为显著,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森淼;贺友生;张子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产后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理疗对乳汁分泌促进效果的研究进展

    按摩是中医上较为常见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也是日常保健中的重要手法.中医按摩穴位的原则是实证应该顺时针施术,是为了泻,虚证时应该逆时针方向施术,是为补.按摩方向不同效果也不同.而低频脉冲理疗是采用1000H以下的脉冲的电流对产妇进行治疗,有能够有效的刺激产妇体内的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等特点.现本文将两种方式相结合,对产妇产后乳汁的分泌效果进行研究,并作出综述如下:

    作者:李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该组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风险管理,该组为观察组,后针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风险认知率、护理质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使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降低,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红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介入检查使用血管缝合器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通过观察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血管缝合器的使用,防止造影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录入,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或接受介入治疗的252例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采用Percloser血管缝合器装置)与对照组(未使用血管缝合器)两组,比较两组间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例数分别为6例、2例、2例、0例;对照组中发生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例数分别为16例、10例、10例、2例;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发生假性动脉瘤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Percloser血管缝合器装置处理股动脉穿刺点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赵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莫沙必利联合阿嗪米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莫沙必利联合阿嗪米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0例,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使用阿嗪米特,对照组联合使用铝碳酸镁.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胆汁反流时间以及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好,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阿嗪米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后,能获得显著疗效,且能促使胆汁反流时间和次数等显著减少,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吴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联合检测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和自然流产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者9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不同孕周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水平.结果 保胎治疗前,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PROG、E2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组血清β-HCG、PROG、E2明显升高,第7天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组E2水平在治疗后第3天起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而β-HCG、PROG的差异则在治疗后第7天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动态联合监测血清β-HCG、PROG、E2水平,有助于妊娠结局预测和保胎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夏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n=8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8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纯音听阈测定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及护理满意度96.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纯音听阈测定结果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立云;王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

    随着人民经济生活的提高,每个家庭自我保护的护理意识越来越大.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凝聚点,当发生病痛时,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其家属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门诊输液室工作特点往往是单位时间内病人集中输液多,而患儿家属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优先服务.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