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构建

汤翠琴

关键词:胜任力, 护士长岗位, 评价体系, 构建
摘要:目的 分析建立完善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构建对选用护士长的成效.方法 根据护士长岗位的胜任力特殊要求,通过相关文献资料及理论知识研究与约谈,编订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规定指标及相关顶岗要求.依据基于胜任力的护士长岗位评价体系为指导标准,实现护士长岗位人员的人用.结果 构建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后,护士长工作质量显著改善(P<0.05).结论 基于胜任特征的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为考评护士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护士长临床管理实践指明需达到的工作目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盆底肌锻炼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盆底肌锻炼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术后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实验组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l个疗程后测定两组的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值及进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调查,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盆底肌力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PFDI-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盆底肌锻炼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帅文君;何小倩;李丽霞;梁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实施阴道细菌检验过程中,分析PCR检验法以及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收治的阴道细菌检验患者16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观察对象;观察组81例以及对照组81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阴道细菌检验方法的不同;观察组:PCR检验法;对照组:细菌培养法;通过对比检出率以及特异度等,以突出PCR检验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检出率以及特异度方面,两组阴道细菌检验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实施阴道细菌检验的过程中,有效应用PCR检验法,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检出率以及特异度,并且检验步骤较为便捷,终可以获得显著的阴道细菌检验效果.

    作者:魏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卫生依存性与接触性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自2014年开始观察统计我院普外科及骨外科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患者的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患者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 2014-2016年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8.17%、79.33%、86.83%,手卫生依从性逐步提高;而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75%、4.25%、2.25%,2015及2016年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性与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系数为-1.475,(P<0.05).结论 患者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应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干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降低患者接触性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金晓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直肠癌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对比

    目的:探讨直肠癌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1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3D-CRT、3D-IMRT计划设计,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结果 .结果:两种方案中计划靶区Dmax(大剂量)、Dmin(小剂量)、Dmean(平均剂量)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3D-IMRT方案膀胱受照Dmean、V50明显低于3D-CRT方案,且Dmax则高于3D-CRT方案(P<0.05);两种方案中左股骨头、右股骨头剂量照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小肠保护中,3D-IMRT方案V50明显优于3D-CRT方案,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3D-CRT,3D-IMRT技术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剂量学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0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沙格雷酯治疗,观察组采取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头痛月发作次数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头痛月发作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血管性头痛患者采取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头痛月发作次数,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罗金寿;王勇军;程雪莲;刘首芳;程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贝前列素钠和西地那非两种药物并用治疗CHD-PAH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使用贝前列素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CHD-PA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进行治疗的38例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9例.给与对照组患者贝前列素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贝前列素钠片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进行治疗,汇总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mPAP、PVRI、Pp/Ps及6MWT等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联合西地那非治疗CHD-PAH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肺动脉阻力,提高患者的活动耐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解珍;姜妤;郭小青;陈曦;杨敏;许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缝隙护理在肝胆外科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应用连续静脉输液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做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9例,实验组在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对照组则在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红灯呼叫率(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红灯呼叫率(55.1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连续静脉输液管理过程中,加强无缝隙护理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输注液体更换时间,减少患者红灯呼叫次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摆青青;吕秀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中添加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化疗致骨髓抑制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发生皮肤感染、口腔溃疡、发热、齿龈出血等相关临床指标的例数.结果:患者发生皮肤感染、口腔溃疡、发热、齿龈出血的情况良好,同时各项治疗措施得以顺利进行,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对于化疗致骨髓抑制的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并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业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浅析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

    目的:为保障护理的安全性、提升护理的品质,我院总结分析了在中医骨科护理的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到本院就诊的各类骨伤患者,共随机抽取了96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患者.实验开始后给予两组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项目,治疗接受后考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根据统计学分析,在临床效果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临床效果均要由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显著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医骨科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骨科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应该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作者:李文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分析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机制,观察其用于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7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对照组则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2.22%),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副作用,实验组复发率为5.88%(2/34),对照组复发率为34.62%,组间数据差异显著(X2=8.1241;P=0.004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胃溃疡方面,奥美拉唑的疗效较好,且患者的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盼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70.0%)及护理满意度(96.67%;76.67%)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吕育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早产儿护理方面的实践综述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运用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近来收治的80例早产儿,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的患儿在循证护理指导下进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从早产儿的体重情况、喂养情况、睡眠情况、体温情况、院感情况、住院时间、再次入院情况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下的早产儿,体重增长稳定,且进食睡眠较好,体表温度较为稳定,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同时住院时间缩短,再次入院的几率也明显较低,在临床护理中值得采纳使用.

    作者:徐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介入检查使用血管缝合器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通过观察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血管缝合器的使用,防止造影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录入,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或接受介入治疗的252例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采用Percloser血管缝合器装置)与对照组(未使用血管缝合器)两组,比较两组间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例数分别为6例、2例、2例、0例;对照组中发生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例数分别为16例、10例、10例、2例;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发生假性动脉瘤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Percloser血管缝合器装置处理股动脉穿刺点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赵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降压治疗可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的危险,收缩压降低10-20mmHg或舒张压降低5-6mmHg,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35-40%,心肌梗塞发生率20-25%,心力衰竭发生率50%.

    作者:房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ICC置管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37例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的置管时机、置管静脉与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结果:评估所有进行置管的患者,发现所有患者PICC置管均成功,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出血4例,导管脱出1例,通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均痊愈.结论:早期使用PICC置管为较好的化疗方法,穿刺部位应首选右侧贵要静脉,能提高对PICC化疗患者的护理水平,良好的维护能延长置管时间并能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减轻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郑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外科术后ICU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心外科术后ICU综合征的产生因素,对护理举措展开总结.方法:本研究对象为90例实施心外科手术后出现ICU综合征患者,分析其产生的病因,并对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心外科术后产生ICU综合征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手术因素等,通过实施科学的、全面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推动痊愈.结论:引发患者于心外科术后产生ICU综合征的因素较多,通过进行严密的分析,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案,可以做到降低或者预防其发生率.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观察关节镜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黏连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关节镜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黏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膝关节黏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松解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方式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指标值更优(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0.00%vs 6.98%,P>0.05).结论:关节镜松解术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黏连的有效术式,在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衡德峰;蒋磊;褚鸿珺;王绍伟;徐海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种药品联合应用所致不良反应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市范围内检测到的医院用药处方1000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相关办法和规定,对处方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随机抽取的1000份处方中,出现多种药品联合应用不良反应152例(15.2%),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为:多种药品联合应用、用法剂量、药物拮抗、重复用药等.结论:临床医生在联合用药治疗时,要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及不良反应综合考虑.

    作者:韩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肿瘤晚期疼痛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意义评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06例肿瘤晚期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一般性护理)和实验组(优质护理),每组53例.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和满意度明显较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徐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