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关节镜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黏连的临床疗效

衡德峰;蒋磊;褚鸿珺;王绍伟;徐海伟

关键词:关节镜, 创伤, 膝关节黏连, 疗效
摘要:目的:对关节镜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黏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膝关节黏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松解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方式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指标值更优(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0.00%vs 6.98%,P>0.05).结论:关节镜松解术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黏连的有效术式,在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比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明显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手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子宏;熊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任选78例,任选其中39例,按照常规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另38例患者则按照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于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87%(37/39),而对照组仅为79.48%(31/39),且观察组在后掌倾角、桡骨轴向缩短移位量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仅1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实现对该类患者综合诊治效率的保障,但术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需要加以重视.

    作者:胡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39例,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73.17%).(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护理能有效地缩短患者预后恢复的时间,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晓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增强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有效了改善了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苏建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肺部感染的控制效果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肺部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以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胡砚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融入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0例)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观察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包括护理满意率、健康知晓率、住院天数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总满意率80.00%,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谐医患关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亚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24小时尿量准确率的作用

    目的:了解现在科室护士记录24小时尿量方法 及情况以及提高记录准确率.方法:QCC小组活动进行现况调查并通过原因分析,针对性提出改善措施,提高护士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结果:在活动中发现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仅为45.92%,活动改善后准确率提高至91.07%.结论:通过QCC活动干预,全体护士在培训,制定统一的统计表格,使用精密透明量杯,并制定流程,设计宣教手册和海报,提高患者、护士对记录尿量的规范性,有效提高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尿量,更有效观察患者心肾功能情况.

    作者:周华荣;成瑞琼;柯敏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近年来被认为是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对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婴幼儿静脉采血部位的选择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婴幼儿静脉采血部位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外周浅静脉采血困难患儿200例进行研究,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股静脉穿刺,观察组患儿接受颈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采血时间、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对照组一次性采血成功82例,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82.0%,采血时间为(73.0±15.2)s;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98例,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98.0%,采血时间为(44.0±11.2)s;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几率(3.0%)显著低于对照组(21.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静脉采血比较,婴幼儿颈静脉采血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木依拉·牙合甫;何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ICC置管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37例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的置管时机、置管静脉与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及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结果:评估所有进行置管的患者,发现所有患者PICC置管均成功,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出血4例,导管脱出1例,通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均痊愈.结论:早期使用PICC置管为较好的化疗方法,穿刺部位应首选右侧贵要静脉,能提高对PICC化疗患者的护理水平,良好的维护能延长置管时间并能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减轻患者经济及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郑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总结采用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进行治疗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盐酸贝那普利及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收集汇总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量、空腹血糖(FPG)、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SCr含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采用百令胶囊辅助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靠,可做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娜;郭志伯;周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1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效果可靠,且副作用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海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物理治疗浅析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专家共识提出以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必要时推荐手术治疗.关于髋关节的物理治疗研究不多,本文浅析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物理治疗方法,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分为X组(n=45)和Y组(n=46).Y组的患者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X组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对比X、Y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X组的及格率为95.6%,Y组的及格率为76.1%,X、Y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红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应用意义评估

    目的:分析对于偏头痛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偏头痛者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病患接受针对性护理,分析相关结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焦虑/抑郁分数、头痛发作时间以及次数较低,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在其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可取得满意成效,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安全性强,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避孕药不同给药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影响

    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因分析,结合临床避孕药不同给药方法对患者卵泡生长发育的研究,讨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佳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陈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的患者(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地锻炼时间明显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关节功能等髋关节评分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更快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且近期疗效更为显著,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森淼;贺友生;张子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无菌手术的118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2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118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为手术类型、部位、时间、参观人员及接台手术情况.272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4.41%,而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感染症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较多,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概率,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韩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