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吴海港

关键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1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效果可靠,且副作用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运动指导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加强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法 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案,并予以实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及运动指导方案,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够促进患者体力、活动力的恢复,从而达到了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考试昨天镇痛和矫形手术,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和围手术期血糖、血清CRP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外周血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组3 d术前和术后12、24 h依靠考试昨天120毫克口服,1/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复合维生素药片).术前及术后1、2、4、8、12、24和48 h镇痛效果评估,和监控手术前(T0),bi(T1)和术后12 h(T2)、24小时(T3)患者的血糖、CRP和PGE2的浓度变化.结果 (1)实验组血糖是手术后更快地恢复正常,和血糖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4和48 h血管无显著差别(P>0.05),但实验组后2、4、8、12 h血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之间的两组患者CRP在T0和T1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T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之间在T0 PGE2没有显著差异,T1,T3在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赖考试昨天提前骨科手术镇痛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减少炎症,减少术后镇痛使用和不良反应.

    作者: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穴位按摩护理配合音乐疗法对初产妇气血虚弱型缺乳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护理配合音乐疗法对初产妇气血虚弱型缺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气血虚弱型缺乳初产妇4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4,给予穴位按摩护理配合音乐疗法)和观察组(n=24,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泌乳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与观察组比较,结果发现对照组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穴位按摩护理配合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气血虚弱型缺乳初产妇泌乳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艳伟;纪彦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术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比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明显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手术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子宏;熊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0例)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观察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包括护理满意率、健康知晓率、住院天数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总满意率80.00%,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谐医患关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亚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优点、手术方法 、适应症及Ⅰ期缝合的条件.方法:回顾分析了2010年12月~2016年6月为4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探讨进一步改良方法.结果:4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3例因腹腔内形成复杂粘连和/或合并门脉高压症而中转开腹,29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其余患者放置T管引流,2例因结石嵌顿于胆管下端且胆管较细,术后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成功,余患者均于术中取尽结石.手术时间平均(103.0±19.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6±6.6)ml,平均住院时间(8.8±3.8)d.术后发生轻微胆漏5例,均于术后7天内自行停止,余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行Ⅰ期缝合,是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值得推广的术式.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李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融入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希望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了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行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行火针结合拔罐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体机能的免疫力,并在治疗的过程之中减少疼痛,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单同林;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问题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进行血常规检验并且检验结果 出现质量问题的50份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50份标本出现检验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结果:血常规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患者自身、标本的采集、标本送检以及标本的检验四个方面.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血量不足以及标本处理不正确是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血常规检验影响形成因素,需要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提高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当中的诊断、疗效评定等应用价值.

    作者:史朝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分析与评定

    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1月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A组采取切开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B组则进行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效果;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2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B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效果高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2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低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相近,P>0.05;出院时B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优于A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确切,可促使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恢复,切口更小,出血更少,可减轻疼痛,加速出院.

    作者:陆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50例急性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时间窗内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进行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的病情监测和护理.结果 50例静脉溶栓患者,有45例溶栓成功,3例病情减轻,2例并发颅内出血,患者全部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日14d.结论 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密切观察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的病情变化及做好相应的护理,是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景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无菌手术的118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2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118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为手术类型、部位、时间、参观人员及接台手术情况.272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4.41%,而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感染症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较多,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概率,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韩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手操作在前牙微创美容修复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四手操作在开展前牙微创美容修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例进行前牙修复患者86例,对其进行四手操作,观察其修复价值.结果 使用四手操作进行前牙微创美容修复的时候,修复的稳定性实现有效的增强,降低一些感染的几率,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结论 在开展前牙微创美容修复的时候,使用四手操作是具有很强的使用性,在日后开展前牙修复的时候应该多多使用该项技术.

    作者:林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和FMA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增强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安全隐患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对安全隐患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方法:以随机分组形式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来院手术患者110例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案例数量各位55例,随后进行安全隐患管理模式介入,观察组55人中进行安全隐患管理之后实施手术操作,对照组55人在安全隐患管理之前进行手术,后对比两组手术护理阶段安全隐患出现概率和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介入安全隐患管理之后,发生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过程中,适时进行安全隐患管理可以稳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性,促进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的双向提升,给患者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手术环境和氛围,值得护理界不断推广和沿用.

    作者:姜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析细节护理措施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的影响分析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变,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从单纯的治疗疾病提高到享受高质量的身体以及精神的护理服务.本文就探讨了细节护理措施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的影响,以供参考.

    作者:邵万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血管介入诊疗所致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探讨脑血管介入诊疗术中所导致的造影剂肾病的有效预防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6月至2015年06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予以患者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组间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明显医学意义.

    作者:秦艳;施蓉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联合检测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和自然流产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者9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不同孕周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水平.结果 保胎治疗前,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PROG、E2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组血清β-HCG、PROG、E2明显升高,第7天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组E2水平在治疗后第3天起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而β-HCG、PROG的差异则在治疗后第7天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动态联合监测血清β-HCG、PROG、E2水平,有助于妊娠结局预测和保胎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夏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利用抽样调查法、DDDS法以及药物评价法对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后将研究结果 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100%,其中药物频率应用较高的药物为甲硝唑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以及头孢唑啉.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周期为3天至4天,且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通过对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来看,单独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可达5.6%,剩余患者的用药均为联合使用,其中二联、三联、四联的比例分别为66.7%、22.2%、5.6%,结论 :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的抗菌药物,其时间不宜过长,在使用时需遵循《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指南》,从而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优化.

    作者:张代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面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及治疗

    根据对资料调查分析得知,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因此,从事医学研究人员应该对该疾病做出更渗入的研究,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快速找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建议和治疗方法,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在临床经验工作多年的医师来说,对中老年群体了解比较多,他们可以根据案例来查找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建议.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