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体会

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李成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检查, Ⅰ期缝合, 胆道镜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优点、手术方法 、适应症及Ⅰ期缝合的条件.方法:回顾分析了2010年12月~2016年6月为4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探讨进一步改良方法.结果:4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3例因腹腔内形成复杂粘连和/或合并门脉高压症而中转开腹,29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其余患者放置T管引流,2例因结石嵌顿于胆管下端且胆管较细,术后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成功,余患者均于术中取尽结石.手术时间平均(103.0±19.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6±6.6)ml,平均住院时间(8.8±3.8)d.术后发生轻微胆漏5例,均于术后7天内自行停止,余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行Ⅰ期缝合,是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值得推广的术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全面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及治疗

    根据对资料调查分析得知,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命安全.因此,从事医学研究人员应该对该疾病做出更渗入的研究,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快速找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建议和治疗方法,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在临床经验工作多年的医师来说,对中老年群体了解比较多,他们可以根据案例来查找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建议.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刍议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应用体会

    手术室可挽救患者生命,所以是临床较为重要的场所.但是因为部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再加上手术室潜在的风险,从而直接影响着预后的康复.故而,需为手术室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本文就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手术室护理应用,以供参考.

    作者:王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近年来被认为是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对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论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以及防范策略

    手术的切口感染在外科医治中属于常见并发症,也是外科常见的医院感染.其手术切口出现感染会导致切口愈合延缓以及手术的切口裂开.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感染不但会延长住院周期,而且会增加患者经济的负担.笔者通过对手术室行手术切口后出现感染的有关影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护理对策并实行,其护理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全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提高留置尿管患者24小时尿量准确率的作用

    目的:了解现在科室护士记录24小时尿量方法 及情况以及提高记录准确率.方法:QCC小组活动进行现况调查并通过原因分析,针对性提出改善措施,提高护士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结果:在活动中发现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仅为45.92%,活动改善后准确率提高至91.07%.结论:通过QCC活动干预,全体护士在培训,制定统一的统计表格,使用精密透明量杯,并制定流程,设计宣教手册和海报,提高患者、护士对记录尿量的规范性,有效提高记录24小时尿量准确率,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尿量,更有效观察患者心肾功能情况.

    作者:周华荣;成瑞琼;柯敏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

    目的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观察,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任选78例,任选其中39例,按照常规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另38例患者则按照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 于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4.87%(37/39),而对照组仅为79.48%(31/39),且观察组在后掌倾角、桡骨轴向缩短移位量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仅1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可实现对该类患者综合诊治效率的保障,但术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需要加以重视.

    作者:胡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考试昨天镇痛和矫形手术,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和围手术期血糖、血清CRP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外周血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组3 d术前和术后12、24 h依靠考试昨天120毫克口服,1/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复合维生素药片).术前及术后1、2、4、8、12、24和48 h镇痛效果评估,和监控手术前(T0),bi(T1)和术后12 h(T2)、24小时(T3)患者的血糖、CRP和PGE2的浓度变化.结果 (1)实验组血糖是手术后更快地恢复正常,和血糖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4和48 h血管无显著差别(P>0.05),但实验组后2、4、8、12 h血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之间的两组患者CRP在T0和T1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T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之间在T0 PGE2没有显著差异,T1,T3在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赖考试昨天提前骨科手术镇痛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减少炎症,减少术后镇痛使用和不良反应.

    作者: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种剂量地佐辛在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呼吸功能、麻醉深度的影响作用

    目的 对比分析将2种不同剂量的地佐辛应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效果,并对比分析其对患者呼吸功能、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进行下肢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括7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地佐辛进行麻醉,其中观察组给与0.2mg/kg,对照组给予0.3mg/kg,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麻醉深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在T0时点无差异(P>0.05);而在T1、T2、T3、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PO2、RR高于对照组,而PET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OAA/S及Narcotrend指数在T0时点无差异(P>0.05);而在T1、T2、T3、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给与下肢手术患者0.2mg/kg地佐辛,麻醉效果较好,且患者呼吸功能及麻醉深度受影响更小,可推广应用.

    作者:卜少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工作

    目的:分析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出血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的产后出血类型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其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关键因素,比例大.结论:产后出血多是发生在产后2h内,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产房助产士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提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精心护理,尽快诊治,进而减少出血几率,提升产科质量.

    作者:杨志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直肠癌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对比

    目的:探讨直肠癌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1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3D-CRT、3D-IMRT计划设计,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放射治疗的结果 .结果:两种方案中计划靶区Dmax(大剂量)、Dmin(小剂量)、Dmean(平均剂量)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3D-IMRT方案膀胱受照Dmean、V50明显低于3D-CRT方案,且Dmax则高于3D-CRT方案(P<0.05);两种方案中左股骨头、右股骨头剂量照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小肠保护中,3D-IMRT方案V50明显优于3D-CRT方案,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3D-CRT,3D-IMRT技术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剂量学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酸枣仁汤在治疗失眠病中的作用

    为了研究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的疗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设立试验对照组的方式,将60例已经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失眠病的成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酸枣仁汤,对照组服用西药艾司唑仑片,比较两组药物治疗的各自效果.结果为治疗组:治愈19例,缓解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治愈11例,缓解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因此用中药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的效果很好,且不良反应小,其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振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乙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带管时间、并发症与感染发生率、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甲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颇高.

    作者:陈丽香;占志英;张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罗伊适应理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障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为脑卒中患者行以Roy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其情绪波动以及神经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双盲法下平均分为实验组(行Roy适应理论护理干预)与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通过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障碍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以及NIHSS评分相比参照组差异显著,以实验组数值更佳,在统计学层面有意义(P<0.05).结论:Roy适应理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铜仁市中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及风险管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80、53、17人,护理满意度为88.67%,而对照组产妇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25、85、40人,护理满意度为73.33%;实验组产妇的差错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对照组得8.67%.实验组产妇的投诉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实验组产妇的风险情况发生率为3.33%,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及相应得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风险发生情况,提升产妇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有助于产程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得推广使用.

    作者:单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ICU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200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我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200例的护理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从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出血2例,再次脑梗死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并发再次出血6例,再次脑梗死5例,死亡3例.结论: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干预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作者:王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选择了本院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的22例患者,对其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验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对凝血及纤溶系统分析中,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凝血及纤溶系统在生理状态下处于动念平衡的状态,当急性脑梗死发生时,患者的血浆会处于高凝状态,其粘稠度也会随之增加,整个变化过程中的Fbg就是较为重要的因此之一.高血压是急性脑卒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急性高血压以及急性脑血管患者,存在着纤维蛋白水平增高的现象,其血液抗凝的状态在该种背景下会呈现出下降的发展状态.结论:通过对凝血及纤溶实验检查方法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验实验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尚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儿慢性咳嗽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对小儿慢性咳嗽疾病患者中医治疗的体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对小儿慢性咳嗽临床治疗活动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期间,在院就诊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共计66例.通过对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检查诊断,确诊患儿均患有慢性咳嗽.按照患儿年龄、性别、患病程度的不同,随机将患儿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中医组:33例,在治疗中,采用了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西医组:33例,在治疗中,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结果:通过阶段性治疗,中医组:33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93.93%.经过3个月观察,复发2例,复发率6.1%.西医组:33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72.73%.经过3个月观察,复发5例,复发率15.1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慢性咳嗽治疗过程中,给予中医辩证治疗的思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孙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手术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9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6例,女33例,发病时间9h~5d,均采用四孔法施术.结果:90例成功完成LC,9例中转开腹,中转率9.09%.手术时间25~150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愈合良好,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55例、化脓性胆囊炎33例、坏疽性胆囊炎11例.86例获得随访,随访3~3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LC具有患者创伤小、疤痕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对于胆囊良性病变优势较大.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积极选择手术治疗,尤其逆行切除术,手术安全、可靠,适于发病72h内的患者;对于发作时间较长的患者,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术者经验综合评估、分析.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通络除淤液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中药通络除淤液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效果并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00例输卵管堵塞不孕症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输卵管通液术、炒盐热敷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通络除淤液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1%.实验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结论: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可提高临床受孕率,安全系数高,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明哲;赵永红;郑巍巍;高坤;臧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问题探讨

    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误差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进行血常规检验并且检验结果 出现质量问题的50份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50份标本出现检验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结果:血常规检验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患者自身、标本的采集、标本送检以及标本的检验四个方面.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血量不足以及标本处理不正确是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血常规检验影响形成因素,需要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提高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当中的诊断、疗效评定等应用价值.

    作者:史朝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