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艳
目的:分析对于偏头痛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偏头痛者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病患接受针对性护理,分析相关结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焦虑/抑郁分数、头痛发作时间以及次数较低,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在其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可取得满意成效,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安全性强,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通络除淤液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效果并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00例输卵管堵塞不孕症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输卵管通液术、炒盐热敷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通络除淤液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1%.实验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结论:中药结合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可提高临床受孕率,安全系数高,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明哲;赵永红;郑巍巍;高坤;臧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泄泻是指因感受风寒、饮食不规律、情绪反复无常、脾胃运化功能欠缺、自身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比往常多,甚至粪便质地稀排出如水样状.泄与泻有一定的不同,粪便量少而势不急迫,又兼有漏泄症状者为泄;粪便量大出而势急迫,又有倾泻之状者为泻,但现在多泄、泻并称,称为泄泻.本文通过总结中医药临床经验特色治疗泄泻及结合西医对症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和如何预防泄泻,从而为今后泄泻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
作者:高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关节镜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黏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膝关节黏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松解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开方式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指标值更优(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0.00%vs 6.98%,P>0.05).结论:关节镜松解术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黏连的有效术式,在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衡德峰;蒋磊;褚鸿珺;王绍伟;徐海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6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低血氧症、平均住院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低氧血症、住院时间等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将护理质量提高,减少肺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0例)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观察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包括护理满意率、健康知晓率、住院天数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总满意率80.00%,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谐医患关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亚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比较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肖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的患者(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地锻炼时间明显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关节功能等髋关节评分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更快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且近期疗效更为显著,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森淼;贺友生;张子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11月期间所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任选76例,盲选其中38例,按照椎板间开窗取核术治疗,另38例则按照椎管与神经根管扩张减压术治疗.针对疗效间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92.11%(35/38)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28/38),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治疗后,7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为8例,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椎管与神经根管扩张减压术进行治疗,综合效率较好.而该类患者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需要加以重视并给予有效预防.
作者:胡海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外科术后ICU综合征的产生因素,对护理举措展开总结.方法:本研究对象为90例实施心外科手术后出现ICU综合征患者,分析其产生的病因,并对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心外科术后产生ICU综合征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手术因素等,通过实施科学的、全面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推动痊愈.结论:引发患者于心外科术后产生ICU综合征的因素较多,通过进行严密的分析,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案,可以做到降低或者预防其发生率.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心肌梗塞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肌梗塞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DS评分.结果:根据抑制自评量表评价,护理前,评价两组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29.5±0.9)分,对照组SDS(58.5±1.3),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SDS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塞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患者抑制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元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早期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采用早期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之后效果十分显著,且能促使患者快速恢复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并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0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沙格雷酯治疗,观察组采取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头痛月发作次数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头痛月发作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血管性头痛患者采取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沙格雷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头痛月发作次数,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罗金寿;王勇军;程雪莲;刘首芳;程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合并改良电休克与合并舍曲林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3例双相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丙戊酸钠合并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reatment,MECT)、丙戊酸钠合并舍曲林治疗,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items of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估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①MECT组与舍曲林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MECT组有效率为86.4%,舍曲林组有效率为76.2%,二组间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②MECT组前四周WMS评分减低,与治疗前及舍曲林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第8周末时研究MECT组WMS评分与治疗前及舍曲林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副反应出现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电休克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双相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王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二甲双胍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2h PG和FP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非计划性拔管(UEX)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18例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UEX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UEX总发生率为3.40%与对照组的13.60%相比,明显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为94.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0%(P<0.05).结论 ICU气管插管患者UEX的发生与多方面原因有关,临床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UEX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成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融入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脑肿瘤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15例,其中继发性癫痫3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感染4例,颅内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颅内血肿1例,脑水肿1例,护理满意率为76%.研究组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继发性癫痫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感染1例,颅内血肿1例,护理满意率达到96%.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崔仁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办法,观察组则同时联合药学监护措施.通过临床治疗和相关文献研究,对治疗药学监护进行分析,提取药学监护的要点.结果 研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服药依从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存在较多不良反应,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药学监护提高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锦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气分析检测、血浆D-二聚体(D-D)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于血栓性肺栓塞(PTE)分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PTE患者87例根据栓塞范围分为甲组(50例,非大面积栓塞)和乙组(37例,大面积栓塞).另选健康者50例设为丙组.分析三组各项指标.结果:PTE患者的氧分压均低于健康者(P<0.05).D-D水平、CRP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PTE患者中,非大面积栓塞患者的氧分压比大面积栓塞患者高,D-D、CRP水平比大面积栓塞患者低.血气分析检测、D-D、CRP三项联合检测大面积栓塞的PTE患者检测效果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气分析检测、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用于血栓性肺栓塞分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行推广.
作者:魏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