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敏
目的:探析肺癌诊断中的胸部X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病理、胸部X线、螺旋CT检查,对胸部X线与螺旋CT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检查的准确性为76.25%,特异性为46.67%,敏感性为83.08%;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95.00%,特异性为86.67%,敏感性为96.92%,二者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早期筛查中,胸部X线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后可给予螺旋CT进一步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张月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临床优质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 抽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60例,以随机数字均等的理念划分为两组.对照组130例实行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130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记录与统计.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并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婷;周瑜;杨菊荣;史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着重于探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石膏夹伸腕位固定,实验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比较两组再移位率与腕关节功能.结果:实验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5%,再移位率为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不仅可提高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也可降低再移位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温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梗塞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我院非急性脑梗塞患者.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血清炎症因子.结果:两组入院时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出院时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能够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彭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之间76例我院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继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阴道细菌检验过程中,分析PCR检验法以及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收治的阴道细菌检验患者162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观察对象;观察组81例以及对照组81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阴道细菌检验方法的不同;观察组:PCR检验法;对照组:细菌培养法;通过对比检出率以及特异度等,以突出PCR检验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检出率以及特异度方面,两组阴道细菌检验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实施阴道细菌检验的过程中,有效应用PCR检验法,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检出率以及特异度,并且检验步骤较为便捷,终可以获得显著的阴道细菌检验效果.
作者:魏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95.0%、治疗配合度100.0%及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0.0%、82.5%及82.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增加了患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配合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梅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如何防治低血压的发生.方法:采用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结果: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阮小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血管缝合器的使用,防止造影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录入,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或接受介入治疗的252例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采用Percloser血管缝合器装置)与对照组(未使用血管缝合器)两组,比较两组间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发生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例数分别为6例、2例、2例、0例;对照组中发生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例数分别为16例、10例、10例、2例;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皮下瘀斑、皮下渗血、皮下血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发生假性动脉瘤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Percloser血管缝合器装置处理股动脉穿刺点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赵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应用PDCA循环理论实施质量控制的病案首页资料100份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未应用PDCA循环理论实施质量控制的病案首页资料100份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未应用PDCA循环理论,观察组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应用PDCA循环理论,主要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环节.结果:观察组病案首页书写不规范率、书写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病案首页资料完整率、手术编码准确率及疾病编码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病案首页手术或操作漏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能够显著降低病案首页书写不规范率和书写差错率,从而显著提高病案首页资料质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池远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希望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了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行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行火针结合拔罐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体机能的免疫力,并在治疗的过程之中减少疼痛,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单同林;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60例.甲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乙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带管时间、并发症与感染发生率、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甲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颇高.
作者:陈丽香;占志英;张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在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4月1日之间,在我科收治急性呼吸衰竭且留住ICU的患者50例,应用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PaO2、PaCO2、SaO2水平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前的PaO2、PaCO2、SaO2水平和治疗后4h的血气分析结果变化差别显著(t=7.526、6.374、10.627,P=0.027、0.036、0.002),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肺不张等,可以帮助患者对肺部感染的控制,并且缩短了患者留住ICU的时间,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余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检测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和自然流产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者9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不同孕周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水平.结果 保胎治疗前,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PROG、E2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组血清β-HCG、PROG、E2明显升高,第7天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组E2水平在治疗后第3天起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而β-HCG、PROG的差异则在治疗后第7天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动态联合监测血清β-HCG、PROG、E2水平,有助于妊娠结局预测和保胎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夏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新生儿呼吸衰竭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了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无创呼吸机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到了98.46%,好于对照组的89.23%,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PaO2(68.7±3.5)mmHg、pH值(7.33±0.09)、SaO2(0.90±0.04)%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96.5±3.8)mmHg、(7.39±0.09)、(0.98±0.05)%,而PaCO2(72.4±1.1)mmHg低于对照组(55.7±1.0)mmHg,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使患儿的临床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严茹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节异位骨化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关节异位骨化术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功能训练配合物理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统计患者肘关节或膝关节活动范围.并对所有患者门诊随访6个月-2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肘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肘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显(P<0.05);但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且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8.8个月,观察组无1例出现异位骨化再发,而对照组出再发率20.0%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止异位骨化术后患者出现机化粘连现象,且可增加患者肌肉力量,增大关节活动幅度,防止再次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唐策;邹海;谢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0例)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观察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包括护理满意率、健康知晓率、住院天数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临床护理干预路径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总满意率80.00%,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相关指标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谐医患关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亚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临床路径组,各59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临床路径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健康常识认知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健康常识认知率57例(96.61%)显著高于常规组44例(74.58%),临床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Barthel评分以及心理测试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相关健康常识的认知率.
作者:林晓燕;林晓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国家许多人都存在腰痛的问题,并且得不到相应的有效解决,本文主要通过对于一些腰痛的现象、解决思路以及处理方法的介绍,来向相关的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下仅为笔者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护理学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已经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所以需要对科学依据遵循和应用来进行临床护理.因为手术都是创伤性治疗方式,再加上认识手术治疗和自身病情不全面,使的患者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产生.患者的不良情绪不仅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本文就分析了探究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