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梅;王梅华;刘鸿斌;林彩婷;陈燕春
目的 研究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血糖监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良好,且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受试者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和对照组(42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不良事件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30.95%),差异对比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与美托洛尔联合给药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有效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维尼拉·肖凯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研讨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两组讨论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方式干预,研究组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和救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死亡率8%低于对照组20%,且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溶栓时间、第一救治时间、出诊到达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其护理效果突出,患者救治成功率得到提升,且可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各医院持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惠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药黄芪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市某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120例心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黄芪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黄芪组则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中药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中药黄芪治疗后,黄芪组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5%,差异经比较,P=0.023.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采用中药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其药理作用十分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夏小婧;尚朝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60例患者均行肺癌手术进行治疗,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术前评估、术前血压干预、强化术后护理和预防高血压引发切口出血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达到了100%,共2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6.7%,其中12例肺不张、8例手术创口延迟愈合、4例低血压、4例切口感染.但患者均对症处理后,各项并发症均得到了改善,并痊愈出院.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科学化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控制好围手术期的血压水平,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戴伙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6分钟步行试验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研究组40例均在综合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将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本研究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6MWT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以及试验结束后均未出现特殊不适.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和6MWT结果相符比例高达90.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在综合护理干预条件下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6分钟步行试验,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患者心功能,对于后期实施针对性治疗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心律失常给予复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伴心律失常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予以对照组胺碘酮治疗,予以研究组复脉汤加减治疗.比较观察经不同药物治疗取得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Holter心律失常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复脉汤加减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对临床症状改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且加快患者机体恢复,症候评分有所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理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对于用药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能够获得明显的提升,患者的血压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改善和控制,对于患者疾病的缓解意义重大,是一种理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瑞珠;全蓉蓉;陈玉卿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104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根据临床所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92%,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0.05.观察组患儿的惊厥、高热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80.7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提高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的整体疗效,并可促使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以转归,利于患儿的康复,也利于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珍珍;上官清珍;谢娜雯;林丽萍;苏远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分析潼南区城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现状,以便制定防控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100例可随访高血压患者,收集其基本情况、高血压知识、高血压行为因素、临床表现等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我区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控制率、治疗达标率、生活状况及不同时段血压变化.结果 潼南区男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31.12%,女性为27.57%,平均为29.27%;男性高血压控制率为6.45%,女性为7.33%,平均为6.91%;男性高血压治疗达标率为25.05%,女性为25.83%,平均为25.45%;高盐、吸烟、过量饮酒、不经常运动是潼南区城区居民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时高血压患者SBP、DBP高于8:00、12:00、16: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潼南区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易出现升高,且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治疗达标率低,并存在多种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夏洪东;米菊英;夏明嫔;王蕴懋;何倩;廖维红;龙静;陈容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温胆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7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B两组各35例,A组患者给予温胆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B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从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温胆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相结合,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且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生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实施个性化全程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8例参与本组研究,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两组,各34例.对参照组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胃镜护理,对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全程护理.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检查时间、ST段压低和室性早搏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其中实验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但氧饱和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检查时间相比于参照组较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发生ST段压低和室性早搏几率与参照组比较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实施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
作者:姚瑞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8例实施临床研究,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症状管理及自我管理总评分均较护理前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心脏搭桥术后患者4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20例,常规护理+综合护理).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况,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护理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搭桥术后病患中的应用效果更好、更科学,可以显著令病患的预后得到改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喻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 从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内,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例,分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使用人性护理干预,参照组51例进行常规护理,对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从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情绪)来看,观察组患者(43.20±4.12)的整体情况比参照组(64.09±6.13)有所改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0%)优于参照组(67%),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况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临床应用.
作者:叶丽梅;王梅华;刘鸿斌;林彩婷;陈燕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分别对其施以MRI检测,观察患者的MRI图像表现与病理类型.结果 经过检测分析得知,26例患者为星形细胞瘤,11例患者为少突胶质瘤,7例患者为室管膜肿瘤,6例患者为脉络丛乳头状瘤;治疗后检测得知,共有32例患者表现为反应性强化,8例患者残余肿瘤,10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结论 MRI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价值,不仅能够能够明确患者病情类型,为治疗提供帮助,同时还能够对治疗结果进行有效检测,使医生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良好判断.
作者:黄德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在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2017年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2例产妇.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妊娠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结果 相比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护理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与之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更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子痫发生率显著更低,剖宫产率显著更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早产发生率均显著更低,胎儿窒息、胎儿窘迫、胎儿死亡发生率均显著更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面护理可帮助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更加合理的进行血压控制,从而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徐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窦性心率不齐等症状.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在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之后维持率为65.31%,在治疗3个月81.63%,在治疗5个月之后的维持率为55.1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0.82%,57.14%,32.6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心输出量,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珊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心血管病老年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均为63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心血管病护理方式,干预组则采取早期康复护理,之后再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张秋镁;鄢慧;黄小凌;翁朝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对照组患者仍沿用常规的用药指导.结果 影响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居住地、高血压病程、门诊随访等.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为91.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67%,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无法严格遵医嘱用药的情况,而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高血压病程、门诊随访等.在掌握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因素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
作者:丁家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