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雪萍;刘嘉茹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三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n=21),观察组(n=21),置换组(n=16).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的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19(90.47%),置换组11(68.75%),对照组10(47.61%).结论 用甘露醇后能减轻症状,考虑可能存在上下压力不均衡,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在孕期营养指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接诊的180例围产期孕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孕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孕期保健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组孕期保健实行营养指导将两组保健效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孕妇在各方面的营养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脂肪摄入量以及病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孕妇营养水平.
作者:欧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血清中ALT、AS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3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ALT、AST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V-DNA阴转、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较好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武芳芳;张建华;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品管圈在降低儿童留置针输液外渗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间接诊的儿童留置针输液患儿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开展品管圈活动,各33例.结果:观察组留置针输液外渗率较之对照组降低幅度明显(P<0.05).比较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也更为优异(P<0.05).结论:临床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儿童留置针输液外渗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雅梅;王艳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两种口腔护理方式具体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份至10月份收治的60例昏迷患者,采用随机形式进行,共有两组,每组患者有30例,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牙龈炎冲剂开展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开展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护理的时候出现口臭的状况,以及口腔炎出现几率存在的具体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护理的成果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使用牙龈炎冲洗剂效果要好,降低患者出现口臭以及炎症几率.
作者:张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银杏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2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实验组再加服复发银杏通脉胶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西雅图心绞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银杏通脉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服用安全、有效.
作者:吴成斌;黄海英;安得英;高生云;赵良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手术经验与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6年9月为51例患者行LS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38例,先天性溶血性贫血4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例,门静脉高压症伴脾亢2例,外伤性脾破裂4例.结果:46例成功完成手术,5例中转手助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12.1)min;术中出血量50~500ml,平均(150±11.3)ml.术后住院3~7d,平均(5±0.6)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8例ITP患者中37例血小板恢复正常,1例术后升高后又降低.结论:LS安全可行,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体位、术者与助手的配合及脾蒂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李成;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用硝酸咪康唑联合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外用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硝酸咪康唑联合中医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道瘙痒、白带异常、外阴烧灼等症状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硝酸咪康唑联合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利于症状的快速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张海燕;彭艳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中的安全护理方法.方法 整群选取本地区近几年阴道分娩产妇104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配的原则分作两组,其中参照组52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2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产程安全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出血量为(251.7±36.5)mL,显著少于参照组的(844.2±87.2)mL,t=9.5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为(4.1±1.4)d,显著短于参照组的(5.8±1.8)d,t=3.4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77%,χ2=4.0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程安全护理,不仅能提升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还能减少出血量,减轻经济负担,利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芝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背景:复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但是临床医生可能因为未认识到该疾病的根本原因而让患者遭受不必要或不恰当的治疗.复发性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是免疫机制出现异常,以及呼吸道的纤毛或粘液的异常.我们报告一个成人病例的复发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经典的Kartagener'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这是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在近一半的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的病例中可见.结论:Kartagener's综合征临床罕见,很多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极易漏诊,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对于提高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金威;马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康复科未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实行护理风险管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风险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探究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结果: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高,与实行前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谢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连续多次灌胃给药对大鼠CYP3A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大鼠每天一次奥拉西坦(200mg?kg-1)灌胃,对照组每天1次蒸馏水灌胃(1.5mL);连续5日,于第6日,2组大鼠均单剂量尾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0mg?kg-1,后由眼底静脉丛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DAS 2.1.1药物动力学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以SPSS18.0软件对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咪达唑仑标准曲线方程为:Y=0.0752X-0.0042(r=0.9999),线性范围为0.1-30mg?L-1;;方法回收率高中、低浓度分别为(104.9±4.30)%、(101.6±3.28)%和;(109.8±4.54)%,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Cmax、AUC0-12h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合用奥拉西坦前后,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提示奥拉西坦对大鼠体内CYP3A4无影响.促智药奥拉西坦(oxiracetam,ORC)具有很好的改善记忆和学习功能,临床常用于理化因素所致脑缺氧、慢性脑功能不全及智能、记忆力障碍等的治疗[1].奥拉西坦对对肝微粒体酶影响研究尚少,其代谢途径尚不清晰.本研究将咪达唑仑作为探针药物[2],探讨奥拉西坦对CYP3A酶活性的影响[3-4],为与其他临床药物联合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宏达;任静华;谭显惠;吕增禄;王淑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医药学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当今投入使用的药品种类繁多,其药品的成份、规格、使用说明、药效等药品信息复杂,加之药品革新速度快,因而,药品所覆盖的信息量也随之加大,导致在药学实践中用药人员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药学信息才能在药学实践中合理运用.
作者:汪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为加强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项工作.方法 自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抓好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结果 加深了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使之走上了正规,从而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结论 只有在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各项制度落实的同时,逐步加强全院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重点抓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确实保证临床安全输血.
作者:邓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智能数字化手术室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关键的环节,在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整体设计要求更加严格.为了能够满足现代化医学手术要求,必须构建无菌环境、高精度仪器设备、数据共享、智能化管理体系为一体的数字化手术室.
作者:杨琨;蔡亚欣;樊沛澍;赵玉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蒙脱石散,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各项临床指征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腹泻患儿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不良症状,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的护理的内容,各个阶段对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影响,并对不同阶段所造成的影响因素进行积极改进,设计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比较改进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3%,较实施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前的护理满意度87.9%高.结论 采用巡回护士标准化工作流程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确保每项工作的质量控制以及程序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冯静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观察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及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_1药物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功能、肺部病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选用.
作者:崔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新的参考.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肺癌实施化疗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观察以及临床体会.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诊治的150例肺癌患者,对其化疗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53例为鳞癌,56例为腺癌,27例为小细胞癌,14例为其它.26例患者术后实施辅助化疗,124例患者晚期肺癌胰腺化疗.所选患者均应用标准的含鉑两药联合化疗,4例患者中途放弃化疗,其中1例患者表现为Ⅱ级呕吐,2例患者表现为Ⅲ级呕吐,1例患者表现为Ⅳ级粒细胞减少,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结论:肺癌患者在实施化疗治疗中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及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化疗的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文娟;李瑞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