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阮建伟;王海宝;宫小康
目的 探讨在输尿管结石URSL术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URSL术患者9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82.2%(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USEL术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赵春红;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社区中心糖尿病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模式,为制定社区糖尿病综合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9年7月~2011年7月管理的70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一体化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采取全方位一体化综合管理,对照组采用年度管理方法.对两组管理前后的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糖尿病并发症率、糖尿病的知识行为知晓率、糖尿病药物费用等进行观察.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研究显示,在综合性医院、医学院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的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平台建立后,管理组有效管理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0%;管理组与对照组比较,规范管理后管理组的血糖异常率、血压异常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糖尿病知识、行为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管理组入组前后比较,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率均明显下降;规范化管理后,管理组月平均控制糖尿病药费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142.46元、132.83元和125元,有下降趋势.结论 通过建立社区中心糖尿病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医院、医学院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自的优势,优化配置资源,规范了糖尿病诊疗模式,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夏建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患侧上肢体积增加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控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值得推广.
作者:曹锐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究,为防止医院感染提供支持.方法 回顾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接受治疗的10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75例患者为感染组,没有受到医院感染的患者全部列为正常组,并对其危害因素以及感染率进行有效探究.结果 在1023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率为7.3%.其中发生率高的为脑梗死占9.88%.为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33.87.%,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28.66%;共培养出病原菌110株,革兰阴性菌55株占5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多见占14.85%,格兰阳性菌33株占3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占11.88%,真菌22株占2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12.87%;年龄在60岁、合并糖尿病、基础疾病病史、有接受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有意识障碍以及住院在14天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害因素有患者年龄、住院期限、原有疾病以及危害性操作等,需要对于医院加强感染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等应对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晴;刘德岐;片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1.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4.7%与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同时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丁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因此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柳州市中医医院不仅重视医院临床工作,同时也重视起政工干部团队的素质水平.政工干部团队是政工队伍中的骨干部分和领导阶层,它的建设与发展关系着柳州市中医医院政工工作的成效,因此,柳州市中医医院对于政工干部团队的发展应加以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柳州市中医医院政工干部团队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帮助提高柳州市中医医院政工干部团队的综合素质.
作者:石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症候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中医症候规律.结果:脾虚气滞症在各个年龄段均可见,60岁以上多见的是胃阴虚症,30岁以下多见的是脾虚症、胃热症,前二位症型是脾虚气滞症、脾虚胃热证.结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分布有一定复杂性,治疗中应该注重辨别,以便于施予针对性治疗,使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陈勍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为53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横筋膜上内环口缺损较大时利用脐侧韧带缩小内环口.结果: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120min,平均(45.9±24.5)min;住院2~12d,平均(4.5±2.0)d.随访51例,复发1例.术中行内环口修补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在结扎疝囊颈的基础上利用脐侧韧带进行内环口修补可减少复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舒芬太尼,观察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芬太尼,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后疼痛过敏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后停止麻药由于瑞芬太尼快速代谢导致的术后疼痛过敏,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芬太尼,能有效保证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呼吸、缩短拔管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过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青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及功能锻炼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护理策略及功能锻炼方法.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46例患者,经过11-23d的术后治疗及护理,有27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占58.70%,有9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为良,占19.57%,有7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中,占15.22%,有3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中,占6.52%.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达到了93.48%.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做好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尽早锻炼关节功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林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消化内镜检查并以组织活检结果为参照标准,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及观察组(消化内镜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0例炎症性肠病组织活检结果为克罗恩病15例、溃疡性结肠炎35例,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9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可获得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甘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常见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然而近几年来,患病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形势较严峻,这种疾病亟待解决,解决的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和手术治疗等,因药物治疗效果差,疗程长,用药不方便,且有明显副作用,根治手术即子宫切除术对女性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因而保守手术治疗便成为了主要应对方法,本文介绍了目前临床上的几种手术方法及相关预后.
作者:黄倩;朱锦锋;曾月丽;黄易韦;吴元丹;李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在孕期营养指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接诊的180例围产期孕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孕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孕期保健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组孕期保健实行营养指导将两组保健效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孕妇在各方面的营养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脂肪摄入量以及病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孕妇营养水平.
作者:欧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的老年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3月行甲状腺手术的131例老年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及术后病理.结果 (1),131例甲状腺手术的病人,111例良性组,20例恶性组.良性组的男性20例,女91例;恶性组男性4例,女16例.良性组(平均年龄66岁.36岁和5.99岁,恶性组平均年龄55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014年.3%的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主要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促甲状腺激素,恶性组X1.99和0.89m1G数(P>0.05).(2)甲状腺结节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低回声,钙化,倪血流超声特性类型恶性结节(P<0.05).结论 (1)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为主,多个女性.(2)老年患者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是不随着TSH水平上升.(3)老年患者甲状腺结节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低回声,钙化,第三类型恶性可能促使血液流动.
作者:丁战玲;胡巧勤;赵盛发;彭洋;李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观察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及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_1药物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功能、肺部病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选用.
作者:崔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各种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有关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的有关论文进行整理,通过临床的一些数据以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各种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在本次的研究中发展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理护理主要分为介入前护理、介入治疗后护理,就具体的方法来讲主要涉及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通过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结论:介入治疗护理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身体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君;吴永梅;李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健康所产生的危险原因及相关应对策略.方法:按照供应室其工作的性质不同,则对其制定相关个人防护举措,加大学习力度,大量实施宣教工作,且做到工作落实.结果: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认知及自觉防御行为有了明显的提升,落实了职业感染情况发生的预防.结论:建立相关工作体系并逐一落实,是防御职业感染危险因素的基本策略,也为医院感染发生的防御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作者:高婷;邓旭;康沥丹;宋秋林;马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龙血竭乙醇液与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因急性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的患者150例,并按治疗的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75例)采用龙血竭粉与75%乙醇液以1:2比例混合涂抹于患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云南白药气雾剂喷于伤口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以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但是采用龙血竭乙醇液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均好于对照组,并且副作用小.结论:龙血竭乙醇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可以快速起到消炎、化肿、止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效果.
作者:赵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奥美拉唑、乌司他丁、奥曲肽等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奥美拉唑、乌司他丁、生长抑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39例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其并发症发生率(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明确,能够有效抑制病情,改善炎症水平,利于患者恢复和预后.
作者:牛延军;王玮璟;曾高云;李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解决对策.方法:选取院内2014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对策,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对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妇产科内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医疗机构以及患者自身三方面的因素,应当针对不同的安全隐患因素制定更为全面的妇产科安全护理对策,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媛;许春艳;候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