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冉孟兰;王俊

关键词:护理干预, 围绝经期妇女, 远期生活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94.1%、91.3%、94.1%、91.2%)明显优于对照组(52.4%、58.5%、54.1%、43.8%),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生活质量比例(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对于妇女的身体健康发展意义巨大,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观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疾病恢复等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就患者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及费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患者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从住院时间和费用看,观察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任一一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疾病的迅速恢复及经济负担的减轻均得益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干预,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疾病预后均具有良好的正向促进意义,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马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研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三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n=21),观察组(n=21),置换组(n=16).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的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19(90.47%),置换组11(68.75%),对照组10(47.61%).结论 用甘露醇后能减轻症状,考虑可能存在上下压力不均衡,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临床产妇分娩出院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1-2016.1接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产妇随机划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产妇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B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护理6个月后评估产妇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无可比性(P>0.05);经过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后,B组产妇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有明显好转,且EPDS与SAS评分结果均优于A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将院内护理工作延续至院外,为产妇提供具有连续性、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效促进产妇身心健康,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借鉴.

    作者:候燕;王璐;池艳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未采用任何麻醉药物,观察组于潜伏期行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产程时间及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第三产程也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分娩镇痛采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产程进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志刚;刘素芳;孙静;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化浊方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浊方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肾内科治疗的96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浊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Scr、UAE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方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改善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志艳;班伟;刘俊超;李国强;张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8例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6例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手动气囊辅助通气,观察组的108例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手提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辅助通气成功几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98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中,80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手提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院前转运成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嘉茹;焦雪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究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分阶段护理干预,患者痊愈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按照患者的不同病情进展和病情程度对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预后,促进病人在痊愈后能够正常的进行健康生活.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层医疗卫生监督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医疗卫生监督体系是国家医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医疗市场的规范秩序,减少医疗上的误差以及一些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建立医疗法制体系,有了法律的保障才会更加的安全,毕竟医疗是一件重大的事,不容忽视,医疗卫生对公民的健康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将对基层医疗卫生监督常见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丁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研究循证护理应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10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4天以及5天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玉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共有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临床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恢复时间、免疫活性细胞降低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进行缓解,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肛肠手术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我院收治的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序号和随机分配表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主要就两组患者健康状况、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86.67%)高于对照组(68.89%);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都大大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评分均有所上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对于保障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广泛推行.

    作者:阎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康复科未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实行护理风险管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风险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探究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结果: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高,与实行前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谢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站血袋回收管理在保证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目的 为加强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项工作.方法 自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抓好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结果 加深了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使之走上了正规,从而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结论 只有在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各项制度落实的同时,逐步加强全院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重点抓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确实保证临床安全输血.

    作者:邓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4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和功能锻炼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及功能锻炼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护理策略及功能锻炼方法.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46例患者,经过11-23d的术后治疗及护理,有27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占58.70%,有9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为良,占19.57%,有7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中,占15.22%,有3例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为中,占6.52%.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达到了93.48%.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做好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尽早锻炼关节功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林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研究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骨科病人疼痛症状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我院80例骨科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观察他们的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数周后病人的疼痛症状明显得到缓解.结论 有效缓解骨科病人的疼痛,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后.而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骨科患者疼痛加快患者康复的作用.

    作者:荣锦;刘伟;孙艳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行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及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秀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样本,以35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恶心呕吐(28.57%)、腹泻(20%)与疲倦乏力(25.71%)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结论:应将心理护理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以降低患者化疗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苗苗;韩宇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希望对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断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检测的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20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组,选择同期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通过应用IHA和ELISA法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探究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中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1.00%和98.00%,IHA和ELISA法的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100.00%,(P<0.05).而参照组和研究组在IHA中的血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00%和91.00%,ELISA中的血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0.00%和98.00%,(P<0.05).结论: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之中,通过观察血清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以及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才能进一步了解在慢性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测之中ELISA法更加优于IHA法.

    作者:郑菊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的内外科治疗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随着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溃疡病因学研究的深入,本病的治疗方案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胃大部切除术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为重点的内科治疗在溃疡愈合和防止复发中获得显效.

    作者:霍裕婧;刘晓婷;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3年6月-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奥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1、CRP、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指标水平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97.78%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程文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