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苏志刚;刘素芳;孙静;赵艳荣

关键词:潜伏期分娩镇痛, 连续硬膜外麻醉, 低浓度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未采用任何麻醉药物,观察组于潜伏期行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产程时间及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第三产程也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分娩镇痛采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产程进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化疗患者150例护理观察与体会

    目的:研究肺癌实施化疗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观察以及临床体会.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诊治的150例肺癌患者,对其化疗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53例为鳞癌,56例为腺癌,27例为小细胞癌,14例为其它.26例患者术后实施辅助化疗,124例患者晚期肺癌胰腺化疗.所选患者均应用标准的含鉑两药联合化疗,4例患者中途放弃化疗,其中1例患者表现为Ⅱ级呕吐,2例患者表现为Ⅲ级呕吐,1例患者表现为Ⅳ级粒细胞减少,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治疗.结论:肺癌患者在实施化疗治疗中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及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化疗的依从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文娟;李瑞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与措施

    目的:探究分析感染科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对应措施.方法:对本院2015年-2016年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事故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潜藏在感染科的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在2016年实施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将2016年职业风险事故和2015年相对比.结果:感染科护理工作人员职业风险有诸如生物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损伤等;相对于2015年,2016年本院感染科职业风险事故发生概率有显著下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职业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针对性措施将其风险危害程度降低,这样不仅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9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明显较对照组的78.72%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等炎性指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能够改善全身炎症状况,促进梗阻的解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云博;孙辉;王国胜;张伟利;李兰山;杜凤华;赵文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创伤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

    目的:研究创伤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84例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列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防治,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29%,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5.27±4.18)天和(33.25±5.37)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围手术期应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血塞通注射液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国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现状探讨

    通过研究分析了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基本现状,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系统探究核心目的是通过保健利用率、家庭收入、知识知晓率等因素的分析,提高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机制,从而为社区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提供良好支持.

    作者:张善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改善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其情绪及疼痛感觉缓解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入院的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8例,44例为对照组,44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干预.针对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患者情绪变化、护理满意程度等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更为明显;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均趋于正向发展,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大;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优质护理的实施更为显著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对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和心态情绪的稳定具有明显的正性促进作用;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李梦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梗死病人不同时期的肢体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护理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时期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速度,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心电图的改变分析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我院2014年11月份至2016年11月份期间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在患者进行化疗治疗前和治疗中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并分析两种情况下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化疗治疗前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在化疗治疗中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17例患者的心电图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余163例患者的心电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部分患者改变种类达到2种以上;结论:化疗治疗过程中相关药物会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在化疗治疗过程中要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心功能,保证化疗的成功率与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祝云;陶祥波;郭翠芝;周广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儿科患者候诊时发生意外伤害的研究及对策

    探讨医院急诊科公共场合儿科患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对策.有针对性对患儿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患儿候诊期间的安全.

    作者:巫金;冯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异常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缺血性ST-T异常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室肥大、阵发性室上速、期前收缩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诊出率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更高,且24h动态心电图为无创操作,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书娟;段彬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局麻下开放性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老年人常因长期慢性咳嗽、便秘及前列腺肥大,使腹腔压力增高,是疝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对腹股沟疝发病机制认识的提高及人工材料的发展,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术被广泛应用.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麻醉在小儿疝气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麻醉应用于小儿疝气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小儿疝气切除术患儿10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氯胺酮全麻,观察组行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切皮时HR、SBP、DBP明显高于麻醉后,且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疝气切除术应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安全有效,明显减少患儿术后精神症状发生率,缩短患儿术后清醒时间,是一种较为经济、高效的麻醉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治疗腰痛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熏蒸治疗腰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腰痛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以微波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37例,以中药熏蒸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相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上,相较于微波治疗,中药熏蒸疗效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对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与心理状态用护理干预后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妇女临床症状与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自评分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改善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应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与临床症状.

    作者:冉孟兰;王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参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黄参方联合隔姜灸治疗性膝关节急性创伤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4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参方联合隔姜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参方联合隔姜灸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效果显著,利于膝关节症状的快速缓解,促进炎症、水肿的消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志辉;王英娟;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研究——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目的 为了解某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为预防吸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共抽取陕西中医药大学510名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压力知觉量表、医学生控烟与健康行为问卷为工具,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1)某医药类大学生吸烟行为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21.8%)>女性(1.18%).(2)某医药类大学生压力大者(99%)>小部分正常者(1%),压力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紧张感这一维度在性别上有差异.(3)某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吸烟行为存在相关,尤其是女大学生.结论 某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吸烟行为之间有联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高度重视心理压力高、紧张感强的女学生,学校管理部门应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理压力,以防止吸烟行为的发生.

    作者:潘潇;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探究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采用中医化痰通络散结方效果良好,促进肠道梗阻的早期解除,利于症状的早期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国胜;孙辉;杨云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

    本文是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进行研究,为全面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保证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性.通过选取本院2015年一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管理防范措施,对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生不良事件5例,发生率为8.33%,主要表现为用药问题、不良反应问题、护理满意程度问题.其中满意49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6.67%.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管理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同时做好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消除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陈美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对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卢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及管理体会

    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是当前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对手术器械、医用物品及其它科室器械进行灭菌与消毒,使医用物品及器械达到无菌目的.耐高温、高湿物品灭菌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效果好,灭菌彻底,安全放心.灭菌技术操作需要进行技术培训,灭菌者除了掌握操作规范外,还要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管理者首先要了解灭菌器的原理,懂得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设专职人员灭菌理想,实行责任追溯制,有利于灭菌效果监测和灭菌器的保养但是,从当前各个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大多数医院的灭菌流程都存在不规范现象,且操作人员对专业知识也缺乏完善认识,在操作过程中未按照标准流程使用灭菌技术,使得医院物品的消毒工作未做到位,这对医院患者的临床就诊和治疗来说十分不利.

    作者:窦宁;邓旭;艾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