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

陈美珍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管理防范
摘要:本文是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进行研究,为全面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保证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性.通过选取本院2015年一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管理防范措施,对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生不良事件5例,发生率为8.33%,主要表现为用药问题、不良反应问题、护理满意程度问题.其中满意49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6.67%.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管理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同时做好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消除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分析影响成人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有效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论:通过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克服影响穿刺成功与否的各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作者:田新峰;刘娟;杨静;吴够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分析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根据2012年本院中心血站体检的3900名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为参考,结果 学生出现静脉采血晕针问题由不同因素引起,进过证实采血晕针与年龄、心理、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晕针症程度不同的学生应进行及时处理.结论 不同因素导致学生在静脉采血中出现晕针现象,对不同因素要及制定有效预防方法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邓健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外用硝酸咪康唑联合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外用硝酸咪康唑联合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外用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硝酸咪康唑联合中医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道瘙痒、白带异常、外阴烧灼等症状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硝酸咪康唑联合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利于症状的快速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张海燕;彭艳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诊断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的老年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3月行甲状腺手术的131例老年患者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及术后病理.结果 (1),131例甲状腺手术的病人,111例良性组,20例恶性组.良性组的男性20例,女91例;恶性组男性4例,女16例.良性组(平均年龄66岁.36岁和5.99岁,恶性组平均年龄55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014年.3%的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结节主要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障碍;促甲状腺激素,恶性组X1.99和0.89m1G数(P>0.05).(2)甲状腺结节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低回声,钙化,倪血流超声特性类型恶性结节(P<0.05).结论 (1)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为主,多个女性.(2)老年患者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是不随着TSH水平上升.(3)老年患者甲状腺结节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低回声,钙化,第三类型恶性可能促使血液流动.

    作者:丁战玲;胡巧勤;赵盛发;彭洋;李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为53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横筋膜上内环口缺损较大时利用脐侧韧带缩小内环口.结果: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120min,平均(45.9±24.5)min;住院2~12d,平均(4.5±2.0)d.随访51例,复发1例.术中行内环口修补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在结扎疝囊颈的基础上利用脐侧韧带进行内环口修补可减少复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析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如今我国在医院中偶尔会发生病菌感染等事故,因此为了减少甚至是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能力,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配备干净无菌的设备,制定相关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感,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规程,对所使用过的医疗设备进行及时的处理.要努力的达到卫生部对医院感染等管理指标的标准要求,努力的提升我国对医院感染防范的力度.

    作者:韩小宏;邓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8例急性二氧化碳中毒、21例天燃气占位中毒、3例沼气占位中毒、9例电缆燃烧烟雾中毒、1例二氯乙烷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开展恰当的护理措施.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愈159例,治愈率97%,发生迟发性脑病而放弃治疗5例;急性二氧化碳中毒患者治愈8例,治愈率100%;天然气吸入占位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100%,沼气占位中毒患者治愈2例,治愈率67%;电缆燃烧烟雾中毒患者治愈9例,治愈率100%;二氯乙烷中毒患者治愈1例,治愈率100%.全部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意外.结论:高压氧能迅速纠正组织缺氧、改善有氧代谢,促进功能恢复.但要早期足程,否则会降低治疗效果.

    作者:田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的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对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的康复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6.0%,观察组为9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中药敷脐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中医中药敷脐应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外科胸腰椎骨折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8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用大黄厚朴煎剂加乙醇热敷脐部;对照组用开塞露塞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消除及停药复结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腹胀减轻情况:观察组95%,对照组50%;停药复结情况:观察组5%,对照组47.5%.结论 使用大黄厚朴煎剂加乙醇热敷脐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便秘效果明显优于开塞露塞肛.

    作者:张万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辅助观察宫外孕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经阴道超声检查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02月-2016年01月我院的66例宫外孕患者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比组(33例),33例对比组患者给予经腹部检查,3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后对两组宫外孕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确诊的患者总共有29例(87.88%),对比组确诊的患者总共有25例(75.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宫外孕患者的检查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相对比较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误诊率.

    作者:李春蕾;曹丽萍;黄雅丽;王红军;杨秀娟;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及其应用效果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80例糖尿病肾病实施血液透析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分配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适率及满意率较于护理前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观察组的满意率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率和满意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肛肠手术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我院收治的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序号和随机分配表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主要就两组患者健康状况、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86.67%)高于对照组(68.89%);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都大大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评分均有所上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对于保障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广泛推行.

    作者:阎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关于循证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的139位肝胆外科患者分为实验组69人与对照组70人,分别接受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并发率和护理满意度并比较.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痊愈,4例显效,30例有效,22例无效,有效率为68.5%,而治疗组患者共有38例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4%.结论:循证护理不仅更具有针对性,而且使患者舒适度更高,护理过程也更安全有利于肝胆外科的护理,可以将之应用到实践中去.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异常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缺血性ST-T异常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室肥大、阵发性室上速、期前收缩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诊出率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更高,且24h动态心电图为无创操作,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书娟;段彬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如何提老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备受关注.本文着重介绍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钊;余艺璇;陈旭佳;徐驰;黎雨尘;黄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探究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采用中医化痰通络散结方效果良好,促进肠道梗阻的早期解除,利于症状的早期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国胜;孙辉;杨云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脑血管患者中阿司匹林停药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分析心脑血管患者停服阿司匹林的原因,提出相应措施解决.方法:有目的的筛选在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患者302例,根据是否有过停服阿司匹林经历分为两组,A、B组;B组患者为停用过阿司匹林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血压等进行统计学比较,以停药率和不良反应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患者停药的原因和危害,提出解决对策.结果:A组患者的平均用药时间长于B组,每天用药量多于B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4%,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4;A组停药率为13.9%,B组停药率为33.12%,因担心出现不良反应和认为没必要服药的患者分别约占11.91%、28.48%;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持续服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多数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认识不够盲目停药,有的患者因为担心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停药.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宣传疾病和药物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文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文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调查

    目的 了解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分析文化水平与血糖控制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将本社区已建档的全部4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学历进行归类,将其中主动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88例患者按学历进行分类,二者进行对比.结果 (1)文化程度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程度愈高.(2)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患者文化程度较高.结论 学历较高者相对较易接受糖化血红蛋白知识,更具控制血糖的自觉性.

    作者:赖喆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样本,以35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恶心呕吐(28.57%)、腹泻(20%)与疲倦乏力(25.71%)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结论:应将心理护理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以降低患者化疗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苗苗;韩宇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对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对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外科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配为实验组与两组常规组,每组各53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在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