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健红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对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卢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早期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其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择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积分以及FCA综合功能行走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积分、FCA综合功能行走评分比较(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MA积分、FCA综合功能行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作者:帕提古丽·尼牙孜;古丽娜尔·阿布都克里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9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明显较对照组的78.72%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等炎性指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能够改善全身炎症状况,促进梗阻的解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云博;孙辉;王国胜;张伟利;李兰山;杜凤华;赵文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效果.方法:调查本院口腔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之间收治的102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结束治疗以后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成功率为92.2%,对照组成功率为80%,比较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实行口腔修复膜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升骨再生成功效率,可以有效预防不良反应.
作者:阿依木沙姑丽?艾麦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小儿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基础护理和肢体语言沟通护理.从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小儿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后,在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使遵医行为显著增高,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常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进行探析.方法:以2015年9月到2016年3月期间在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位老年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价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肾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程璐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及其应用效果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80例糖尿病肾病实施血液透析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分配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采用不同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舒适率及满意率较于护理前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观察组的满意率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率和满意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钟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甲强龙四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1~2016-1运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共114例120耳,随机分为四组,A组30耳(28例)、B组30耳(30例)、C组30耳(27例)、D组30耳(29例),每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A组口服,B组静脉滴注,C组耳后骨膜下注射,D组鼓室内注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分别行听力检查.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56.67%、73.33%、76.67%,各组患者听力的平均提高值分别为15.97±5.3dB,16.11±2.9dB,23.31±3.1dB,24.90±4.2 dB.C、D组总有效率及听力平均提高值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C与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频听力损失的患者中,D优于C组.结论 口服与静脉给药治疗突聋的疗效相当;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鼓室内注射对于高频听力损失、病史较长的患者优于耳后骨膜下注射.
作者:田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疾病恢复等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就患者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及费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患者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从住院时间和费用看,观察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任一一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疾病的迅速恢复及经济负担的减轻均得益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干预,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疾病预后均具有良好的正向促进意义,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马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患者家属对该种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C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救治的88例CCU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且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偏执、抑郁等问题能够获得显著改善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管理、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管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更多程度的改善.
作者:谢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ba_PWV与CAVI测定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患者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ba_PWV与CAVI检查,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给予缬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a_PWV与CAVI数值,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后ba_PWV与CAVI的数值,治疗前,两组患者ba_PWV与CAVI数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的ba_PWV与CAVI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ba_PWV与CAVI的数值,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45/50),远远高于对照组70.00%(35/50)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运用ba_PWV与CAVI可有效的观测到患者的相关数值,对指导医生用药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在临床用药中,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一的用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立平;刘丽敏;谢斐;张健;陈富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雾霾易诱发呼吸道感染,要高度警惕雾霾天气诱发老年人急性COPD的发生,提高对COPD的认识,积极开展自我防护,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合理进行家庭氧疗,提高机体防御能力,以减少雾霾对COPD老年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三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n=21),观察组(n=21),置换组(n=16).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的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19(90.47%),置换组11(68.75%),对照组10(47.61%).结论 用甘露醇后能减轻症状,考虑可能存在上下压力不均衡,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预防性护理控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感染发生情况,并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观察组没有一例患者发生感染,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预防性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梁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11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n=5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55),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理状况,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6.36%比较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83.64%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改善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龙碧园;郑志菊;龙晓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抗菌药物在临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品种之多、用量之大、发展之快的特点.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细菌对其耐药性也逐渐产生.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断变化,给医生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带来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
作者:韩东;谢雪虎;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收治的给予院内感染预防护理的127例重症监护的患儿(即预防组),以及同期收治64例未给予院内感染预防护理的患儿(即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预防组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8%vs23.1%),预防组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患儿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由于抵抗力较弱,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给予患儿院内感染预防护理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患儿住院花费,增进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支持,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宁晓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在解剖学上,基底核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其中豆状核又包括壳核和苍白球.在 CT 像上仅能见到豆状核和尾状核,而屏状核和杏仁体因体积较小而不能见到.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是一组以基底节区灰质对称性损害为主的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
作者:周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