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翠霞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特征及预后.方法:将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患者分组,对患者的发病时间特征及预后进行研究,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中年组的发病时间以6:00~12:00高,老年前期组以及老年组的发病时间以0:00~6:00高;中年组的CK(肌酸激酶)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值P<0.05,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相关研究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发作比例进行防控,并可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对症治疗,并根据不同的预后表现加以防范.
作者:黄海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临床路径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72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应用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孕期知识掌握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66.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有所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手术室麻醉实施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手术室麻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1组30例和观察2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观察1组选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选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和疼痛没有显著的影响,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预见性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要高于观察组.结论: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的苏醒干预和疼痛干预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护理人员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评价均较高,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以期达到好的护理效果,少的负性作用.
作者:刘玉婷;钟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甲强龙四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1~2016-1运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共114例120耳,随机分为四组,A组30耳(28例)、B组30耳(30例)、C组30耳(27例)、D组30耳(29例),每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A组口服,B组静脉滴注,C组耳后骨膜下注射,D组鼓室内注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分别行听力检查.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56.67%、73.33%、76.67%,各组患者听力的平均提高值分别为15.97±5.3dB,16.11±2.9dB,23.31±3.1dB,24.90±4.2 dB.C、D组总有效率及听力平均提高值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C与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频听力损失的患者中,D优于C组.结论 口服与静脉给药治疗突聋的疗效相当;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鼓室内注射对于高频听力损失、病史较长的患者优于耳后骨膜下注射.
作者:田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收录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54).甲组予以心理干预护理,乙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心态变化,比较恢复缓解率等指标.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恢复缓解率为96.3%,明显高于乙组(79.63),P<0.05;甲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乙组缩短,P<0.05.结论: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法,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患进行施护,可改善其心态,提高恢复缓解率.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钾、血镁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钾、血镁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胜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66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导管标识方法,研究组35例,采用改良导管标识方法,比较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位、以及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CU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导管标识的附加功能,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魏淑艳;秦明祎;李晓锋;冯叶;尹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奥美拉唑、乌司他丁、奥曲肽等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奥美拉唑、乌司他丁、生长抑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39例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其并发症发生率(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明确,能够有效抑制病情,改善炎症水平,利于患者恢复和预后.
作者:牛延军;王玮璟;曾高云;李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端粒酶mRNA转染对于软骨组织活性的提高作用.方法:选用大鼠的软骨组织细胞,采用电染法实现端粒酶mRNA转染,从而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转染后,软骨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增强,具有较强生长能力.结论:端粒酶mRNA转染对于软骨组织活性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控制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心功能评级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丹参多酚酸盐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心绞痛控制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评级和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丹参多酚酸盐组心功能评级和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心绞痛,改善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欣;廖欢;李成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蒙脱石散,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各项临床指征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腹泻患儿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不良症状,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常见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然而近几年来,患病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形势较严峻,这种疾病亟待解决,解决的方法包括药物干预和手术治疗等,因药物治疗效果差,疗程长,用药不方便,且有明显副作用,根治手术即子宫切除术对女性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因而保守手术治疗便成为了主要应对方法,本文介绍了目前临床上的几种手术方法及相关预后.
作者:黄倩;朱锦锋;曾月丽;黄易韦;吴元丹;李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性疾病与尿检异常及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健康体检人群的尿液检查及肾功能检查资料,共8000例,计算尿检异常及肾功能减退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患病组的尿检异常检出率高于非患病组(P<0.05),但其肾功能减退检出率与未患病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是尿检异常的危险因素,年龄、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症是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上述高危人群的宣教及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并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王艳芳;张雪明;卢佳;卢芬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94.1%、91.3%、94.1%、91.2%)明显优于对照组(52.4%、58.5%、54.1%、43.8%),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生活质量比例(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对于妇女的身体健康发展意义巨大,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冉孟兰;王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康复科未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实行护理风险管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风险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探究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结果: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高,与实行前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谢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的康复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6.0%,观察组为9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我院脊柱侧凸矫正手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并发症的护理心得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手术的942例脊柱侧凸患者,针对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并发症,从早期护理、保守治疗期护理、手术治疗后护理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8例患者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其中6例经心理指导、禁食、体位护理、胃肠减压、静脉或肠内营养,12-21天消化道症状完全缓解;2例消化道症状经保守治疗1月未能缓解后,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手术后好转.5例患者随访2~4年,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3例电话随访,患者反映无消化道症状,生活满意.结论 营养不良、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是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术前仔细评估,有助预防并发症.注意SMAS发病特点,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护理介入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术后康复.尽早的保守治疗及护理干预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必要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作者:徐小微;李燕芬;肖萍;黎小霞;黄天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呢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12,P=0.02);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8.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82,P=0.04).结论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邓先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渗透树脂对氟斑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治疗的60例氟斑牙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美容方式,实验组采用渗透树脂修复美容,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美容效果;结果:实施渗透树脂修复美容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渗透树脂对于氟斑牙的修复美容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晨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体会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整体护理干预;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2.00%和96.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84.00%,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鹤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