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的效果探讨

谢翠霞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困难, 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管理、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管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更多程度的改善.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8例脊柱侧凸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总结我院脊柱侧凸矫正手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并发症的护理心得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手术的942例脊柱侧凸患者,针对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并发症,从早期护理、保守治疗期护理、手术治疗后护理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8例患者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其中6例经心理指导、禁食、体位护理、胃肠减压、静脉或肠内营养,12-21天消化道症状完全缓解;2例消化道症状经保守治疗1月未能缓解后,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手术后好转.5例患者随访2~4年,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3例电话随访,患者反映无消化道症状,生活满意.结论 营养不良、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是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术前仔细评估,有助预防并发症.注意SMAS发病特点,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护理介入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术后康复.尽早的保守治疗及护理干预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必要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作者:徐小微;李燕芬;肖萍;黎小霞;黄天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损伤及自我防护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室内常见的危险源和科室护士常见的职业损伤问题,分析探索血液透析室护士需要进行的防护措施.方法 根据已发现的血透室护士职业损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结果 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升,减小了护士职业损伤的比率.结论 降低血透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重点在于提升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切实的落实各种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职业损伤的几率.

    作者:姚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希望对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断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检测的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20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组,选择同期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通过应用IHA和ELISA法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探究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中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1.00%和98.00%,IHA和ELISA法的特异度分别为94.00%和100.00%,(P<0.05).而参照组和研究组在IHA中的血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00%和91.00%,ELISA中的血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0.00%和98.00%,(P<0.05).结论:IHA和ELISA法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之中,通过观察血清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以及IHA和ELISA法的敏感度,才能进一步了解在慢性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测之中ELISA法更加优于IHA法.

    作者:郑菊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氧射流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疾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 观察氧射流雾化吸入应用于老年呼吸道疾病病人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护理要点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呼吸道疾病病人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患者全部通过氧射流雾化吸入实施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护理要点.结果 20为病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以及治疗之后之后,在30分钟-1小时之后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也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结论 氧射流雾化吸入应用于老年呼吸道疾病病人中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后,有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都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6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藿香黄龙方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3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抑制症状明显,且能减少复发,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燕;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目的:对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研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收治的40名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患者,患者中入院时高血压为200/110mmHg,平均血压为180/100mmHg,对其术前以及术后护理.结果:40例患者中34例痊愈,占85.00%,未愈5例,占12.50%,死亡1例,占2.50%.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未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蒋鸿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及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_1药物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功能、肺部病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胸腺肽α_1联合抗结核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选用.

    作者:崔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层县级医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基层县级医院病人的病种多,少数民族病人多,少数民族在理解交流方面欠缺,基层医院护士配备较少,对基层住院病人跌倒分析跌倒原因,少数民族病人对跌倒认知状况及家属照护能力等.对少数民族住院病人采取预防跌倒措施落实不到位,病区护士加强跌倒预防宣传宣教使少数民族病人理解防跌倒积极配合.使少数民族病人理解到位年龄大的有家人陪护,住院期间配合护士穿防滑拖鞋,病区护士做到跌倒高危重点病人重点关注提示标识清楚班班交接,重点时段护士长护士加强巡视,护士长做好一级护理质量管理,重点质量检查对病区跌倒高危病人的预防护理措施的情况,有效避免了住院病人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燕;王新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入院时及住院1周时不同病因分型及严重程度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将198例病人参考Sang Won Han等改良TOAST病因分型诊断标准进行脑梗死病因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入院时及发病1周时分别给予NIHSS评分,并依据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轻型≤5分,5分<中型<10分,重型≥10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其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尿酸血症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周时病情严重程度与高尿酸血症呈负相关性.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发病1周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安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应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取得相似的效果,但保守治疗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在基层医院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全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急性胆囊炎系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引起急性胆囊炎,胆囊壁水肿增厚,内压增高,与周围组织粘连.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可能与严重创伤、烧伤、动脉硬化、感染或大手术等因素有关.1996年6月至今我们共完成28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aparoscopic cholecysectomy,LC),其中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314例,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12例,以往这些病例是LC的禁忌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探究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化痰通络散结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采用中医化痰通络散结方效果良好,促进肠道梗阻的早期解除,利于症状的早期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国胜;孙辉;杨云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究对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给予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于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孕妇4320例,按照我院彩超检查方法对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胎儿进行全面超声检查.结果:从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患者4320例,7例检查为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检查率为0.16%,其中,5例处于颈部后面,2例处于颈部侧面,1例处于颈部前面,均呈现为分隔型淋巴管瘤.2例为合并多发畸形淋巴管瘤,5例为中期妊娠胎儿,1例为晚期妊娠胎儿.结论:超声检查过程中,能够准确检查出中期妊娠以及晚期妊娠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是目前临床上为有效的一种首选检查方法,对于后续治疗和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芝芝;赵天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治PEP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治P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均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未使用MTX及垂体后叶素,研究组入院后首先采用MTX 100mg进行,在腹腔镜术中先于三个部位(患侧输卵管局部、基底部系膜及距距输卵管间质部1cm的宫角肌层处)行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做预处理,接着再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两组治疗三个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PEP发生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持续PEP发生率等几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PEP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游建冰;王燕兰;许翠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抑郁症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门诊接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采用双盲数字均分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非综合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得分降低幅度明显,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vs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4例抑郁症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于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认知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心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由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娟;王学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66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导管标识方法,研究组35例,采用改良导管标识方法,比较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位、以及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CU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导管标识的附加功能,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魏淑艳;秦明祎;李晓锋;冯叶;尹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分析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根据2012年本院中心血站体检的3900名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为参考,结果 学生出现静脉采血晕针问题由不同因素引起,进过证实采血晕针与年龄、心理、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晕针症程度不同的学生应进行及时处理.结论 不同因素导致学生在静脉采血中出现晕针现象,对不同因素要及制定有效预防方法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邓健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口服300mg阿司匹林的41例患者作为大剂量组,口服100mg阿司匹林42例患者作为小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5例,85.37%)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28例,6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例,12.20%)与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9.52%)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小剂量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苗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外科病房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结核外科病房实施与体会.方法:选取本院结核外科病房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2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病房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为83.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真正实现了全程、连续、优质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作者: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