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刘书娟;段彬彬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 24h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异常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缺血性ST-T异常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室肥大、阵发性室上速、期前收缩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诊出率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更高,且24h动态心电图为无创操作,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管理用于大隐静脉曲张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1.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4.7%与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护理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同时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丁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动脉支架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脑动脉狭窄多发生于高龄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经皮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此病的一种新方法.然而,此种方法可发生某些并发症,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进行脑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时,安全性是第一需要考虑的问题[1],因此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护理必不可少,是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脑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有效措施,具有创伤小和疗效肯定的特点.

    作者:郝睿;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护理评价

    目的:探究腹腔镜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胃肠道功能促进恢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影响很大,术后应积极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极其重要.

    作者:张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端粒酶mRNA转染对于软骨组织活性提高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端粒酶mRNA转染对于软骨组织活性的提高作用.方法:选用大鼠的软骨组织细胞,采用电染法实现端粒酶mRNA转染,从而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转染后,软骨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增强,具有较强生长能力.结论:端粒酶mRNA转染对于软骨组织活性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提高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效果,探讨和研究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并需要给予镇静、镇痛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咪达唑仑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镇痛和镇静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当将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时,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降低,唤醒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有助于提高镇静、镇痛效果,且不会造成血流动力学较大的波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应用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工作形势非常严峻[1].2010年我国高血压指南中明确指出高血压可能造成心脏、血管、肾脏、眼底和脑等器官损害,提倡实现高血压的早期治疗,全程管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通过解析健康管理的定义、基本步骤和服务流程,以探讨健康管理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应用.

    作者:曾星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法对患者进行的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以1例接受无肝素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作为研究内容.透析过程中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路预防凝血,严密监测各项指标,发现凝血及时处理,结果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后.患者顺利的完成了透析治疗,并未出现凝血现象,结论 无肝素血液透析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有效提高该病患者生存率.

    作者:唐敏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用药静脉调配中心(PIVAS)排药质量的积极作用,降低差错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排药差错原因,制定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排药差错由活动前一个月的1.31%降到活动后一个月的0.3%,到达预期目标.结论:在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排药质量,降低排药差错率,对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武展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肿瘤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

    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目前临床并没有明确脑肿瘤具体的发病机制,近年来脑肿瘤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42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青;程永佳;王玉玲;唐向飞;赵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98例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临床分析与效果

    乳腺肿瘤是一种临床妇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是导致恶性肿瘤的首要病变,主要特点为极易发生早期转移且其恶性病变程度较高等,对妇女身体健康产生极大伤害.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将98例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49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例,远处转移2例,情绪不良1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3例,远处转移4例,情绪不良4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治疗,因此其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探析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消化内镜检查并以组织活检结果为参照标准,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及观察组(消化内镜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0例炎症性肠病组织活检结果为克罗恩病15例、溃疡性结肠炎35例,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9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可获得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甘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如何提老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备受关注.本文着重介绍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钊;余艺璇;陈旭佳;徐驰;黎雨尘;黄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分析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根据2012年本院中心血站体检的3900名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为参考,结果 学生出现静脉采血晕针问题由不同因素引起,进过证实采血晕针与年龄、心理、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晕针症程度不同的学生应进行及时处理.结论 不同因素导致学生在静脉采血中出现晕针现象,对不同因素要及制定有效预防方法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邓健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额叶胶质瘤60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配分析

    目的:讨论额叶胶质瘤60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救治的发生额叶胶质瘤并使用显微手术治疗医治的病人,根据使用的护理的方法不同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的病人实行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对两组的病人的情绪的情况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额叶胶质瘤病人实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竹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妇特栓联合中药治疗湿热型解脲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康妇特栓联合中药治疗湿热型解脲支原体性宫颈炎临床体会.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8例湿热型解脲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康妇特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妇特栓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特栓联合中药治疗湿热型解脲支原体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芳;武玉倩;杨翠娟;王洪运;刘艳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为小儿细菌性肠炎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小儿细菌性肠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2组,头孢克肟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或咀嚼片)治疗;阿莫西林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结果:头孢克肟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阿莫西林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好.

    作者:陈全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渗透树脂对氟斑牙修复的效果浅谈

    目的:探究渗透树脂对氟斑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治疗的60例氟斑牙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美容方式,实验组采用渗透树脂修复美容,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美容效果;结果:实施渗透树脂修复美容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渗透树脂对于氟斑牙的修复美容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晨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观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疾病恢复等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45例为对照组,4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案;就患者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及费用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患者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从住院时间和费用看,观察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任一一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疾病的迅速恢复及经济负担的减轻均得益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干预,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疾病预后均具有良好的正向促进意义,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马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管理、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管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规范化家庭康复管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更多程度的改善.

    作者:谢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讨论药物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研究年份,均表现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老年痴呆症患者总计150例.在分组研究当中,运用抽签的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划分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恢复明显,自身的各项不良行为有所减少,在生活质量上明显提高.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药物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