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吴永梅;李文娟
通过研究分析了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基本现状,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系统探究核心目的是通过保健利用率、家庭收入、知识知晓率等因素的分析,提高社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机制,从而为社区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提供良好支持.
作者:张善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重点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一年内收治的40例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后患者的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0%,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梗后吞咽障碍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回复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淑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在经过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在本院接受消化内科护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五十例.对于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之后对患者的活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度和焦虑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度和焦虑度都有明显好转,(p<0.05),但是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个性化护理之后,病情与心理状态上的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进行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病发症发病率、与医护人员的矛盾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对于疏导患者的心理也有很大帮助.所以个性化护理应该在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分阶段护理干预,患者痊愈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按照患者的不同病情进展和病情程度对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预后,促进病人在痊愈后能够正常的进行健康生活.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我院2014年11月份至2016年11月份期间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在患者进行化疗治疗前和治疗中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并分析两种情况下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进行化疗治疗前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在化疗治疗中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17例患者的心电图未发生明显改变,其余163例患者的心电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部分患者改变种类达到2种以上;结论:化疗治疗过程中相关药物会对患者的心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在化疗治疗过程中要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心功能,保证化疗的成功率与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祝云;陶祥波;郭翠芝;周广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医中药敷脐应用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外科胸腰椎骨折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8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用大黄厚朴煎剂加乙醇热敷脐部;对照组用开塞露塞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消除及停药复结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腹胀减轻情况:观察组95%,对照组50%;停药复结情况:观察组5%,对照组47.5%.结论 使用大黄厚朴煎剂加乙醇热敷脐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便秘效果明显优于开塞露塞肛.
作者:张万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及相应对策.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辖的社区卫生院,接受疫苗接种的100名儿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男42名、女58名,年龄在1岁~8岁,平均年龄(5.2±1.3)岁,所有儿童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其中恶心症状有5例,头痛、体温升高、三角肌痛分别有2例,呕吐1例.结论: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生物制品本身的原因,也有受种者个人体质的原因,医护人员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门诊制度,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实践,减轻症状.
作者:邹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互为90°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采用互为90°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中下1/3骨折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5~60岁,中位数41岁.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中位数13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4个月,中位数6个月.均无断钉、感染、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参照Kolmert等[1]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4例,良3例,可3例.结论:互为90°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中下1/3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敏;洪明飞;陈国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甲状腺囊性病变是较常见疾病之一,多由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腺瘤胶质变性和(或)出血、坏死所致,少数为单纯性囊肿.传统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创伤大、痛苦大、术后并发症多,并且影响颈部美观.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腔内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甲状腺良性囊性病变,旨在探讨其疗效安全性.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鼻腔血液供应丰富,儿童鼻出血常见于利特尔区,中老年人鼻出血多为动脉性出血,而非传统认为的鼻-鼻咽静脉丛.鼻出血的病因复杂,凡能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功能障碍和血管壁异常的因素都能引起鼻出血,诊治中应尽量明确出血点,精确止血.
作者:霍裕婧;刘晓婷;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分析影响成人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有效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论:通过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克服影响穿刺成功与否的各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作者:田新峰;刘娟;杨静;吴够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血清中ALT、AS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3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ALT、AST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V-DNA阴转、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较好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武芳芳;张建华;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为53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横筋膜上内环口缺损较大时利用脐侧韧带缩小内环口.结果: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120min,平均(45.9±24.5)min;住院2~12d,平均(4.5±2.0)d.随访51例,复发1例.术中行内环口修补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在结扎疝囊颈的基础上利用脐侧韧带进行内环口修补可减少复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全体入选病例均接受联合化疗治疗,以阿霉素、柔红霉素等蒽环类药物为主,联合应用阿糖胞苷、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药物,疗程5-7d.全体患者均以浅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方法进行化疗.并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静脉留置针相关护理、生活基础护理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临床护理,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药物外协,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为2%.其中,1例Ⅰ级,1例Ⅱ级,经对症干预后静脉炎症状均已消失.结论:在血液肿瘤化疗期间,务必要做好静脉护理工作,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晓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自拟温经散寒中药组方联合布洛芬片及安宫黄体酮口服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疗效,分析起效机制.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筛选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女性患者300例,均给予布洛芬片联合安宫黄体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自拟温经散寒中药组方,持续3个月.结果:4周期后,组内对比观察组疼痛水平、TT、PSV、子宫动脉RI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CT高于治疗前,组内对比对照组疼痛水平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疼痛水平、PSV、子宫动脉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RI(r=0.671)、TT(r=0.501)、PSV(r=0.514)、HCT(r=0.474)与痛经疼痛水平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自拟温经散寒中药组方联合布洛芬片及安宫黄体酮口服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可有效减轻疼痛严重程度,可能与其可改善凝血功能、血流力学有关.
作者:朱慧芳;由秀;曹银芳;王冬杰;吕桂凤;孙航;牛力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我院妊高症临床护理经验,为妊高症并发症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总结我院2004年3月-2014年5月采用范化整体护理的14例妊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14例妊高症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现象.结论:采用规范化的整体护理对于降低或减少围生期孕产妇死亡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重点筛选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救治的上尿路梗阻患者72例,以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n=38例,给予双J管引流联合护理干预方案),参照组(n=34例,给予双J管引流联合一般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结果:72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实验组平均置管时间(2.2±0.3)个月,参照组(2.2±0.5)个月(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9%(3/38),参照组32.35%(11/34)(P<0.05).结论:对上尿路梗阻患者行双J管引流时,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为了增加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研究和探讨在治疗过程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接受重症监护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患者同时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明显预防和减少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焦雪萍;刘嘉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后采用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的异常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缺血性ST-T异常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停搏、房室肥大、阵发性室上速、期前收缩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心血管疾病诊出率方面较常规心电图更高,且24h动态心电图为无创操作,可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书娟;段彬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