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勍栋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奥拉西坦浓度的检测方法.方法:取大鼠18只,禁食不禁水12小时,分别按200 mg·kg-1的剂量一次性灌胃奥拉西坦溶液,所有大鼠分别于给药后0、0.25、0.5、1、1.5、2、2.5、3、4、6、8、12 h眼内眦取血0.5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药浓度.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RP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96.8,V/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内标:阿昔洛韦.结果:奥拉西坦保留时间为3.7 min,内标阿昔洛韦保留时间为7.4 min,标准曲线方程为Y=0.0217 X+0.1058(r=0.9992),其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100μg·mL-1.低定量限及低检测限分别为0.005μg·mL-1和0.001μg·mL-1.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2.25±8.51)%,(96.29±2.76)%和(98.14±1.62)%,其RSD值分别为8.32%,2.87%和1.65%;日内精密度RSD值分别为13.03%,2.87%和1.65%;日间精密度RSD值分别为12.60%,5.42%和3.72%;奥拉西坦的血浆样品40℃低温避光存放5天或反复冻融3次性质稳定,血浆样品处理后放置4 h对测定无影响.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非常适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奥拉西坦的含量.
作者:任静华;刘宏达;谭显惠;冯会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与护理.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8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随机分组.所有患者用吉非替尼治疗,A组用常规护理;B组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肝功能异常、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比A组高,P<0.05;B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比A组好,P<0.05;B组肝功能异常、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低,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较多,通过优质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金宝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根据2012年本院中心血站体检的3900名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为参考,结果 学生出现静脉采血晕针问题由不同因素引起,进过证实采血晕针与年龄、心理、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晕针症程度不同的学生应进行及时处理.结论 不同因素导致学生在静脉采血中出现晕针现象,对不同因素要及制定有效预防方法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邓健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的康复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6.0%,观察组为9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理念应用于脑瘫儿童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丽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6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藿香黄龙方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3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抑制症状明显,且能减少复发,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燕;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3年6月-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奥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1、CRP、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指标水平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97.78%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程文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蒙脱石散,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各项临床指征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腹泻患儿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不良症状,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通过盐酸氨溴索与猪肺磷脂二联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入院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为盐酸氨溴索联合猪肺磷脂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平均住NICU、住院时间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显著低于观察组(95%),(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与对照组(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平均住N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通过盐酸氨溴索与猪肺磷脂二联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NICU及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转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使用中医辩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结合使用中医辩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以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中医辩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裴宏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将传统中医外治特色疗法蜡疗应用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疗效,减低不良预后.方法 对5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踝关节活动障碍和3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住院患者实施中医蜡疗护理.结果 蜡疗适用于中风各种分型、各期踝关节痉挛性瘫痪的病人和创伤性踝关节炎,操作简单、费用低、副作用小、疗效可靠.
作者:孙海霞;马岩霞;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薰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53例与44例.两组均进行中药熏蒸治疗,A组给予熏蒸优质护理,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比两组的观测指标分值,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观测指标分值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药熏蒸治疗+优质护理,可以加快其康复速度,且具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可推广.
作者:闫瑞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讨论药物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研究年份,均表现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老年痴呆症患者总计150例.在分组研究当中,运用抽签的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划分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恢复明显,自身的各项不良行为有所减少,在生活质量上明显提高.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药物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分阶段护理干预,患者痊愈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按照患者的不同病情进展和病情程度对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预后,促进病人在痊愈后能够正常的进行健康生活.
作者:杨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感染科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对应措施.方法:对本院2015年-2016年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事故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潜藏在感染科的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在2016年实施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将2016年职业风险事故和2015年相对比.结果:感染科护理工作人员职业风险有诸如生物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损伤等;相对于2015年,2016年本院感染科职业风险事故发生概率有显著下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科护理人员工作职业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针对性措施将其风险危害程度降低,这样不仅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呢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12,P=0.02);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8.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82,P=0.04).结论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邓先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我院妊高症临床护理经验,为妊高症并发症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总结我院2004年3月-2014年5月采用范化整体护理的14例妊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14例妊高症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现象.结论:采用规范化的整体护理对于降低或减少围生期孕产妇死亡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用药静脉调配中心(PIVAS)排药质量的积极作用,降低差错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排药差错原因,制定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排药差错由活动前一个月的1.31%降到活动后一个月的0.3%,到达预期目标.结论:在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排药质量,降低排药差错率,对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武展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甲强龙四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1~2016-1运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共114例120耳,随机分为四组,A组30耳(28例)、B组30耳(30例)、C组30耳(27例)、D组30耳(29例),每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A组口服,B组静脉滴注,C组耳后骨膜下注射,D组鼓室内注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分别行听力检查.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56.67%、73.33%、76.67%,各组患者听力的平均提高值分别为15.97±5.3dB,16.11±2.9dB,23.31±3.1dB,24.90±4.2 dB.C、D组总有效率及听力平均提高值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C与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频听力损失的患者中,D优于C组.结论 口服与静脉给药治疗突聋的疗效相当;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鼓室内注射对于高频听力损失、病史较长的患者优于耳后骨膜下注射.
作者:田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分析影响成人危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各种因素,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有效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结论:通过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克服影响穿刺成功与否的各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作者:田新峰;刘娟;杨静;吴够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在急诊治疗以及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搜集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该方面的患者的资料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然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观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对妇科急腹症的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观察.结果:以上的6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都成功治愈,没有发生患者死亡或者严重的并发症现象.结论:将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急诊治疗,进行全面的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保证了妇科急腹症的康复.
作者:崔桂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