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季华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重症监护病房, 镇静、镇痛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效果,探讨和研究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并需要给予镇静、镇痛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咪达唑仑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镇痛和镇静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当将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时,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降低,唤醒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有助于提高镇静、镇痛效果,且不会造成血流动力学较大的波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16h连续长时间蓝光照射治疗3-4d,观察组给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单次8h,每天2次,之间间隔4h,治疗3-4d.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2d后、4d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对照组为42.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给予对应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妇科急腹症患者急诊治疗

    目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在急诊治疗以及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搜集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该方面的患者的资料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然后对其进行全面的观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对妇科急腹症的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观察.结果:以上的6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都成功治愈,没有发生患者死亡或者严重的并发症现象.结论:将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急诊治疗,进行全面的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保证了妇科急腹症的康复.

    作者:崔桂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钾、血镁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钾、血镁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温胜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供应室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供应室是医院较为重要的一个场所,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供应室的管理.加强对供应室的管理制度,严格要求供应室工作人员按照供应室的管理制度执行,规范操作,并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本文中主要强调供应室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降低医院感染几率.

    作者:黄先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提高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效果,探讨和研究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并需要给予镇静、镇痛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咪达唑仑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镇痛和镇静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当将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时,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降低,唤醒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有助于提高镇静、镇痛效果,且不会造成血流动力学较大的波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内科对眩晕患者病因分析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患有眩晕的病患从中医内科角度进行病因分析,确保能够积极有效的实现中医内科角度眩晕病的治疗工作.方法:通过根据进入我院治疗的140例患者进行统计和分析工作,时间在2014年11月份到2015年8月份的入院病患.结果:通过根据这140例患者分析能够看出眩晕病的高发年龄段在40岁到79岁之间,比例占到了整体的88.57%,性别比例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一点;痰湿中阻患者发生眩晕病的比例高,占到了其中的52.85%,肝阳上亢患者和肾精不足患者都占到了整体的17.86%这一比例,(P<0.05).头晕目眩和头昏这两种类型都与中医证型关系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X 2=3.998,P>0.05).结论:眩晕病同病患具体年龄以及患者性别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发生眩晕病主要病因是因为脑供血不足、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脑动脉硬化还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站在中医角度来看,以痰湿中阻型占到的比例多,在中医内科临床上应该采取综合治疗方式进行眩晕治疗.

    作者:卫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高症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体会

    目的:总结我院妊高症临床护理经验,为妊高症并发症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总结我院2004年3月-2014年5月采用范化整体护理的14例妊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14例妊高症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现象.结论:采用规范化的整体护理对于降低或减少围生期孕产妇死亡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治疗腰痛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熏蒸治疗腰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腰痛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以微波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37例,以中药熏蒸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相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上,相较于微波治疗,中药熏蒸疗效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口服300mg阿司匹林的41例患者作为大剂量组,口服100mg阿司匹林42例患者作为小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患者的总有效率(35例,85.37%)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患者(28例,66.6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例,12.20%)与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例,9.52%)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小剂量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苗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DCA护理模式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改善精神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予以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患者家属对该种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护理学中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为了增加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研究和探讨在治疗过程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要求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接受重症监护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患者同时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明显预防和减少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焦雪萍;刘嘉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探析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消化内镜检查并以组织活检结果为参照标准,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及观察组(消化内镜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0例炎症性肠病组织活检结果为克罗恩病15例、溃疡性结肠炎35例,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9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可获得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甘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65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5例(1325颗牙齿)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对65例患者均随访2年,主要对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好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对比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因素.结果 随访2年发现,65例患者中,41例(63.08%)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1325颗牙齿中,170颗(12.83%)牙齿发生釉质脱矿,其中,上颌牙齿脱矿发生率(15.13%)显著高于下颌牙齿(10.54%),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齿部位是导致牙釉质发生脱矿的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沈丽曼;王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进步与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的主要表现是空腹血糖升高,属于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还会引发心、眼、肾以及神经体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但是在现阶段的糖尿病研究工作中,还没有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给出一个准确的确定.人身体中大的为生态系统就是肠道菌群,而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能够正常运行都是受肠道菌群影响的.现阶段的糖尿病研究表示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发生有着巨大的关系,但是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机制是如何的.本文通过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探讨,调节肠道菌群对于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进行分析,为研究肠道菌群对于糖尿病的影响和进一步探索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出参考意见.

    作者:伍杏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总结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与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为206例患者行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10mm观察孔位于脐上缘,第一操作孔(5mm)位于脐下缘,第二操作孔(5mm)选在阴毛遮蔽部位,如耻骨联合上缘或左侧耻骨结节上方.紧贴阑尾电凝分离切断阑尾系膜,自制条形取物袋取出阑尾.结果: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55±30)min.5例患者于耻骨联合上切口放置细尿管引流,并于术后3d内拔除.均无切口感染、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3.5±1.5)d,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改良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更美观、实用,术后切口疤痕更隐蔽.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儿科患者候诊时发生意外伤害的研究及对策

    探讨医院急诊科公共场合儿科患儿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对策.有针对性对患儿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儿、家长和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患儿候诊期间的安全.

    作者:巫金;冯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目的: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症候规律进行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中医症候规律.结果:脾虚气滞症在各个年龄段均可见,60岁以上多见的是胃阴虚症,30岁以下多见的是脾虚症、胃热症,前二位症型是脾虚气滞症、脾虚胃热证.结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症候分布有一定复杂性,治疗中应该注重辨别,以便于施予针对性治疗,使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陈勍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十君子方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十君子方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十君子方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远远高于对照组72.5%总有效率.结论:临床应用十君子方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效果突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建新;孙明明;陈美玲;陈青;闫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腔镜联合中药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中药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86例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月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色质等月经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中药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效果显著,有助于月经周期的恢复,改善月经的量、色、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翠格;王亚洗;崔俊华;刘颖;陈翠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防和针对性护理对手术室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索预防和针对性护理对手术室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提高术后的舒适度.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进行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血压、心率及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血压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躁动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预防和针对性给予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时的躁动程度,减轻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影响.

    作者:钟莉华;刘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