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欧翠娟

关键词:围产期孕妇, 保健工作, 孕期营养指导,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究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在孕期营养指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接诊的180例围产期孕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孕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孕期保健进行常规教育,研究组孕期保健实行营养指导将两组保健效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孕妇在各方面的营养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脂肪摄入量以及病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孕妇营养水平.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未采用任何麻醉药物,观察组于潜伏期行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产程时间及对产妇、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第三产程也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分娩镇痛采用连续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产程进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苏志刚;刘素芳;孙静;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66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导管标识方法,研究组35例,采用改良导管标识方法,比较导管标识在预防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移位、以及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CU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导管标识的附加功能,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魏淑艳;秦明祎;李晓锋;冯叶;尹彦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探析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进行探析.方法:以2015年9月到2016年3月期间在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位老年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价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肾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程璐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研究循证护理应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10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4天以及5天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玉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瘙痒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11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n=5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55),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理状况,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6.36%比较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83.64%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改善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龙碧园;郑志菊;龙晓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妇产科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解决对策.方法:选取院内2014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对策,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对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妇产科内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医疗机构以及患者自身三方面的因素,应当针对不同的安全隐患因素制定更为全面的妇产科安全护理对策,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媛;许春艳;候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探析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消化内镜检查并以组织活检结果为参照标准,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及观察组(消化内镜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0例炎症性肠病组织活检结果为克罗恩病15例、溃疡性结肠炎35例,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9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可获得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甘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抑郁症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门诊接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采用双盲数字均分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非综合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得分降低幅度明显,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vs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4例抑郁症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于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认知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蒙脱石散,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96.67%;76.67%)及各项临床指征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腹泻患儿实施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片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不良症状,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和床旁血液滤过联合应用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急危重症患者采用机械通气及床旁血液滤过联合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危重症需行机械通气及床旁血液滤过辅助治疗的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流程及抢救结局,总结护理干预要点并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结果:21例采用护理干预的患者无一例继发其他并发症,无一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11例(52.38%)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介于80-100分之间,9例(42.85%)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介于60-79分之间,1例(4.76%)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介于0-59分之间.结论:急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常需要机械通气以及床旁血液滤过联合治疗,因此有效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护理流程的补充及完善,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的成功抢救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端粒酶mRNA转染对于软骨组织活性提高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端粒酶mRNA转染对于软骨组织活性的提高作用.方法:选用大鼠的软骨组织细胞,采用电染法实现端粒酶mRNA转染,从而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转染后,软骨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增强,具有较强生长能力.结论:端粒酶mRNA转染对于软骨组织活性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留置多管道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留置多管道老年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留置管道老年血管病重症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科室成了循证小组,制定循证护理措施,根据96例不同实际的老年病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96例留置多管道老年脑血管病重症病人中,出现了意外拔管的有6例,鼻饲管有关性胃溃疡出血的有2例,另外鼻饲反流诱发的肺部感染的有2例,尿路出现的病人有4例,没有出现管道堵塞或者破裂情况.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留置多管道老年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治PEP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防治P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均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未使用MTX及垂体后叶素,研究组入院后首先采用MTX 100mg进行,在腹腔镜术中先于三个部位(患侧输卵管局部、基底部系膜及距距输卵管间质部1cm的宫角肌层处)行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做预处理,接着再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两组治疗三个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PEP发生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持续PEP发生率等几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效果安全可靠,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PEP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游建冰;王燕兰;许翠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80例临床分析.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索他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索他洛尔联合炙甘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率及心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QTd、QTc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能促进心律恢复正常,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平;赵敏;郝丽媛;刘建勇;胡伟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额叶胶质瘤60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配分析

    目的:讨论额叶胶质瘤60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救治的发生额叶胶质瘤并使用显微手术治疗医治的病人,根据使用的护理的方法不同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的病人实行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对两组的病人的情绪的情况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行显微手术治疗的额叶胶质瘤病人实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竹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1月为53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横筋膜上内环口缺损较大时利用脐侧韧带缩小内环口.结果: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120min,平均(45.9±24.5)min;住院2~12d,平均(4.5±2.0)d.随访51例,复发1例.术中行内环口修补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腹股沟隐匿性疝,在结扎疝囊颈的基础上利用脐侧韧带进行内环口修补可减少复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用药静脉调配中心(PIVAS)排药质量的积极作用,降低差错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分析排药差错原因,制定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排药差错由活动前一个月的1.31%降到活动后一个月的0.3%,到达预期目标.结论:在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排药质量,降低排药差错率,对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武展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如何提老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备受关注.本文着重介绍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钊;余艺璇;陈旭佳;徐驰;黎雨尘;黄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LT、AST以及ASTALT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血清中ALT、AS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3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ALT、AST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BV-DNA阴转、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较好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武芳芳;张建华;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共有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临床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恢复时间、免疫活性细胞降低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鞘内注射激素临床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进行缓解,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