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过敏的临床疗效

杨青云

关键词:芬太尼, 瑞芬太尼, 麻醉术, 疼痛过敏
摘要:目的:研究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舒芬太尼,观察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芬太尼,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后疼痛过敏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后停止麻药由于瑞芬太尼快速代谢导致的术后疼痛过敏,在手术结束前静滴芬太尼,能有效保证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呼吸、缩短拔管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过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行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及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秀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体会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整体护理干预;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2.00%和96.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84.00%,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鹤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6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藿香黄龙方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3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抑制症状明显,且能减少复发,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燕;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抑郁症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门诊接治的74例疑诊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采用双盲数字均分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非综合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抑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抑郁症患者,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得分降低幅度明显,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vs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4例抑郁症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后,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于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认知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配合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在对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探讨救治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88例患者中,成功脱险患者85例,死亡患者共3例,死亡原因包括送治较晚、伤情过重等,抢救成功率为96.59%;治疗结束后,通过与患者家属的积极沟通交流,53例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治疗表示满意,33例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治疗表示基本满意,2例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治疗表示不满意,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7.93%.结论:在治疗严重创伤患者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生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士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78例临床总结

    目的: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经验.方法: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汤剂银翘散、中药制剂、中医外治法等;西医治疗方法:抗病毒、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结果:显效52例,有效2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康复科未实行护理风险管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实行护理风险管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风险因素,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探究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结果: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降低,且护理满意度高,与实行前相比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康复科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还可提升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谢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于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的研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措施.方法:在经过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在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包括对于临床资料的分析,观察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等一系列临床反应.比较患者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之后与接受手术之前列腺症状的评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以及尿动力学测定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0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后患者没有永久性尿失禁和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出现.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一个月后,患者各方面指标相对于手术之前都有明显的提升.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之后,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的发病率低,手术安全有效.应该临床治疗中方式应用.

    作者:卜广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对产妇产后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临床产妇分娩出院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1-2016.1接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产妇随机划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产妇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B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护理6个月后评估产妇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无可比性(P>0.05);经过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后,B组产妇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有明显好转,且EPDS与SAS评分结果均优于A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将院内护理工作延续至院外,为产妇提供具有连续性、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效促进产妇身心健康,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借鉴.

    作者:候燕;王璐;池艳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层县级医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基层县级医院病人的病种多,少数民族病人多,少数民族在理解交流方面欠缺,基层医院护士配备较少,对基层住院病人跌倒分析跌倒原因,少数民族病人对跌倒认知状况及家属照护能力等.对少数民族住院病人采取预防跌倒措施落实不到位,病区护士加强跌倒预防宣传宣教使少数民族病人理解防跌倒积极配合.使少数民族病人理解到位年龄大的有家人陪护,住院期间配合护士穿防滑拖鞋,病区护士做到跌倒高危重点病人重点关注提示标识清楚班班交接,重点时段护士长护士加强巡视,护士长做好一级护理质量管理,重点质量检查对病区跌倒高危病人的预防护理措施的情况,有效避免了住院病人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燕;王新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选择部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按照体重不同利用不同治疗方式,体重正常或偏高者利用双胍类增敏剂和胰岛素进行治疗,体重偏轻者利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体重过轻者初期实施46U/d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FT3、FT4水平相比,经过1-3个月的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TSH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按照具体情况针对甲亢合并糖尿病的疾病进行治疗,以提升其治疗效果.

    作者:蓝雅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分析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 根据2012年本院中心血站体检的3900名大学生的相关资料为参考,结果 学生出现静脉采血晕针问题由不同因素引起,进过证实采血晕针与年龄、心理、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晕针症程度不同的学生应进行及时处理.结论 不同因素导致学生在静脉采血中出现晕针现象,对不同因素要及制定有效预防方法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作者:邓健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小儿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基础护理和肢体语言沟通护理.从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小儿护理工作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后,在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使遵医行为显著增高,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常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门诊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治疗方法的近远期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对门诊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止血棉生物蛋白海绵联合局部填塞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填塞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止血棉生物蛋白海绵联合局部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止血情况及再出血几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止血棉生物蛋白海绵联合局部填塞治疗的疗效显著,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房红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雾霾诱发老年人COPD的观察与护理

    雾霾易诱发呼吸道感染,要高度警惕雾霾天气诱发老年人急性COPD的发生,提高对COPD的认识,积极开展自我防护,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合理进行家庭氧疗,提高机体防御能力,以减少雾霾对COPD老年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目的:评估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重点筛选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救治的上尿路梗阻患者72例,以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n=38例,给予双J管引流联合护理干预方案),参照组(n=34例,给予双J管引流联合一般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结果:72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实验组平均置管时间(2.2±0.3)个月,参照组(2.2±0.5)个月(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9%(3/38),参照组32.35%(11/34)(P<0.05).结论:对上尿路梗阻患者行双J管引流时,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降压药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压力的增大和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的精神状况、饮食、肥胖等因素有关[1],因此,仅靠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同样重要.为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本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对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

    本文是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进行研究,为全面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保证本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性.通过选取本院2015年一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施管理防范措施,对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生不良事件5例,发生率为8.33%,主要表现为用药问题、不良反应问题、护理满意程度问题.其中满意49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6.67%.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加强管理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同时做好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消除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陈美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降低儿童留置针输液外渗率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品管圈在降低儿童留置针输液外渗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间接诊的儿童留置针输液患儿中随机选取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开展品管圈活动,各33例.结果:观察组留置针输液外渗率较之对照组降低幅度明显(P<0.05).比较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也更为优异(P<0.05).结论:临床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儿童留置针输液外渗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雅梅;王艳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的研究进展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其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对机体造成多系统损害,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肝肾损害等.

    作者:霍裕婧;刘晓婷;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