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琴琴
目的:探索MMP-9、Survivin、C-FOS在不同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取75例单纯子宫肌瘤患者、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再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分为异位内膜组(75例)和在位内膜组(7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MP-9、Survivin、C-FOS检测.结果:异位内膜组患者和在位内膜组患者的MMP-9、Survivin、C-FO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9、Survivin、C-FOS在不同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具有一定表达意义.
作者:张杰;孙小薇;周俊雪;韩红;雷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6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痊愈20例,好转5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到76.92%;溶栓前后凝血功能对比中,INR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APTT、PT、FIB指标前后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法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明显,安全可靠,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静脉输液在儿科门诊中的额风险管理及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3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36例患儿为观察组,并给予系统化风险管理.并评价在两组中发生的危险事件发生情况、输液不良事件空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穿刺次数和纠纷发生率,对照组明显要比观察组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比刺伤发生率和针头脱落次数,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液体渗漏、感染及静脉炎发生率,对照组也要比观察组明显的高出许多,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错误发生率的对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化风险管理应用到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可以有效的将各类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及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的降低,进而将护理满意度有效的提高.
作者:李冬艳;任吉;王景和;李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阐述护理专业学生“小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性质,尤其是在实验室开放中,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小老师”团队自组建以后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者:钱俊刚;李晓霞;周璇;李娜;崔水峰;梁爱婷;高云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急救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组)各30人,针对两组研究对象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焦虑评分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相比于对照组(83.3%)更具优势(P<0.05);在患者和家属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和家属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和家属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13-2016年收治的20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4-70岁,入院前病程1-15d,全部病例均有耳部疱疹、耳痛及面瘫,其中3例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眼震及平衡失调.经过3个月~半年的随访,20例耳部疱疹全部消失,面瘫完全恢复者16例,不全恢复者4例,眩晕、眼震及平衡失调等表现均于15 ~ 40d消失.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Hunt综合征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规范的治疗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治疗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4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化疗治疗手段,其中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替莫唑胺治疗,B组患者未采用替莫唑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未进展存活率、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B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替莫唑胺治疗方式的运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病率,但其易引起患者颅内高压症状,需配以甘露醇辅助治疗,方可降低患者临床副作用.
作者:吕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介入术治疗的30例心血管病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心理、饮食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输欧术后有两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是气胸和血肿症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比较高.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国际字母排序法分组:对照组29例行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29例行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周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120例神经外科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处于围术期予以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处于围术期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4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临床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将焦虑、抑郁的评分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伏满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病人的康复,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吞咽困难进行早期评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对之后的治疗、功能训练有重要意义,且大大减少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护理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呼吸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呼吸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通过对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其有效的管理对策,让全体护士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高了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增强了法律观念,业务水平、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无1例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发生,护理质量得以提高,获得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结论:加强对呼吸科护理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减少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呼吸内科的护理效果.
作者:耿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普济消毒饮冷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口服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经我科诊治5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治疗组予中药普济消毒饮冷喷及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67.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济消毒饮冷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接触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程非洲;叶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探讨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2015年7月~ 2016年2月收治的产妇9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各49例.对照组开展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分娩疼痛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结果:在进过对比后发现,研究组产妇分娩疼痛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缓解产妇分娩的疼痛,对于产科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生理发展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耿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为0,而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进程,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安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分析优质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优质护理后,在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均明显由于对照组,且在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科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产妇临床护理满意率,促进产妇后期恢复.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子宫肌瘤是由于雌、孕激素水平过高、内分泌失调以及子宫肌瘤素活性增强等原因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并不十分显著,部分患者存在阴道出血、腹部肿痛以及盆腔受压疼痛等症状,目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上得以广泛的应用.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痛剔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护理,其中观察组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同样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术后护理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护理的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生理痛苦及负担,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青;程永佳;杨影影;李闽;赵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