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崴

关键词:慢性病管理, 稳定期高血压管理,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在高血压稳定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稳定患者118例,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68).对照组给予一般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团队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随访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控制情况,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稳定期患者血压水平,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社区卫生医院和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43例/组.将两组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射血分数、血压控制率、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数据相比更低(P<0.05);射血分数、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血压控制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确切.

    作者:林素珍;林青娥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左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94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62%)较对照组(72.34%)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和对照组(10.6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十分可行,有助于缓解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黄鸣恋;陈伟文;林天来;李焕根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肺炎性心脏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采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9月阶段内入院治疗的37例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分为参照组18例(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19例(采取延续性护理),护理4周后,观察两组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经研究,护理组患者能够主动参与护理并具有较好依从性,并保持心态乐观和健康饮食习惯,规律服药的护理有效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态度的满意度为94.7%,高于参照组患者61.1%,P<0.05.结论 采取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黎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本实验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8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比索洛尔片治疗为对照,以稳心颗粒治疗为观察组,分析稳心颗粒治疗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心电图早搏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为80%,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早搏情况明显更优,且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者仅2例,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要少,组间差异经检验得出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心电图早搏情况,且用药期间不会引发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卓益鉴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效果

    目的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102例,分为常规组(n=51)与舒适组(n=51),对两组分别给予护理后进行探讨.结果 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舒适组好于常规组;护理有效率方面,舒适组(94.12%)高于常规组(78.43%);护理满意度方面,舒适组(96.08%)显著高于常规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齐恒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且对干预后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室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因子心律失常及S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护理14d、28d后,观察组SAS评分、NT-proBNP水平、心力衰竭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高小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收纳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短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长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情况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自然分娩率上两组患者具有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使用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后取得明显成效,可降低患者血压、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同时还具有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奕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全程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行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70例,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现象,患者均在病情稳定后安全出院;两组患者起搏器留置时间对比无较大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对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入的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共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从非手术(患者拒绝)患者中随机抽取30名患者为对照组;从采取介入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名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冠脉介入加常规药物治疗的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左室射血分数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提示观察组更短,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采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高血压脑栓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栓塞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的182例高血压脑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91例,参照组应用基础性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有效82例,总有效率为90.11%,参照组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78.02%,观察组显著高于参照组(χ2=4.9633,P<0.05),观察组中生活质量评分在80以上的有45例,61-80分之间有28例,及格率为80.22%,参照组中生活质量评分在80以上的有29例,61-80分之间有31例,及格率为67.03%,组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7197,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栓塞患者中体现为突显的效果,这是由于其在客观上提升了现存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予以深入探究[1].

    作者:刘惠林;张春菊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 观察15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满意高较对照组高,且SAS、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康复.

    作者:徐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的13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69例,其中展开常规护理的对象,定义为常规组,展开人细化护理管理的对象,定义为研究组,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获得明显降低,且优于常规组负性情绪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护理价值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探究慢阻肺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慢阻肺(COPD)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COPD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动脉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41/44)较对照组77.27%(34/44)高(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PaCO2较对照组低,PaO2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SBP、DB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COPD合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率,还可改善血压及动脉血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益气活血方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益气活血方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88例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应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二尖瓣E峰值[(73.24±4.52)cm/s]、E/A比值[(1.44±0.35)]高于对照组[(68.20±4.87)cm/s、(1.12±0.20)],且二尖瓣A峰值[(66.02±3.42)cm/s]低于对照组[(72.24±3.35)cm/s],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输出量[(2.72±0.64)L/min]、射血分数[(59.44±6.85)%]高于对照组[(4.42±0.39)L/min、(55.12±6.30)%],P<0.05.结论 对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益气活血方治疗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作者:陈才凤;陈志强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有创机械通气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 46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72h,心功能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好转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ICU重症心力衰竭疾病临床治疗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呼吸困难得到明显缓解,取得了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张玲梅;许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急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急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将医院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104例急诊高血压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未使用氢氯噻嗪的对象4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血压控制、血压变异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4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用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个24h,观察组24h SBPSD、24h SBPCV高于对照组,第24~48h,观察组24h SBPSD、24hSBPC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h,观察组与对照组24h SBPSD、24h SBPCV低于第一个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血管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急诊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较大,在早期血压变异性较高,可能与其快速降压有关,但是血压明显改善后,变异性明显下降,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黄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钙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钙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患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8例中青年高血压病患,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病患均行钙拮抗剂进行医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对照组加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选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医治疗效显著,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仙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妊高症患者DVT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在妊高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对预防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在我院进行妊高症诊断治疗的患者44人,将这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的方法对DVT进行预防,研究组采用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的方法对DVT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的方法比对照组阿司匹林的方法更有效,预防DVT也更好.而D2-聚体指标护理前两组并无差别,而护理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的方法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预防妊高症患者DVT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莹;张玉安;郑菊妃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按时按量服药97.83%,患者用药不良反应4.35%,安全用药知识宣教达标率100.00%.同时,患者临床服药护理非常满意97.86%,一般满意2.14%.不满意0.00%,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可提升病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有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