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平
目的:探讨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赛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因为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大出血经过常规治疗无效而采用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赛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明显减小或立即停止,止血率达到100%,并未出现再次出血状况,治疗结果显著.结论: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赛治疗能有效控制产后出血,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付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急诊抢救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方式,观察组采用急诊抢救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92%,同时观察组各个项目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抢救方式,抢救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了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本院将48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的了专职的护理教育,而对照组则进行的是常规的护理.然后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具体的了解两组的基本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对心脏病的认知均有所提高,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狂躁抑郁症患者研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案实施护理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狂躁抑郁症患者200例,选取时间范围在2017.06.03日到2018.05.20日,将其依据中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为主护理)、观察组(再联合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各100例,对比2组的住院费用/时间指标、家属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狂躁抑郁症患者在护理后,其住院费用较少,时间较短,家属满意程度指标达到(96.00%),各指标改善效果可观,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案护理于狂躁抑郁症患者当中,患者的住院费用/时间、家属满意程度均改善.
作者:胡燕;向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在非水滴定法测定依达拉奉含量时,多是通过电位跟指示剂来进行判定结果的对比跟分析,并且就醋酐的加入对依达拉奉含量测定影响情况进行了探索.方法:通过非水电位滴定法跟以孔雀绿为指示剂的非水滴定法来进行依达拉奉的含量测定工作.结果:指示剂法所测定的结果较之于电位法低了1%左右,而醋酐的加入还会直接影响到滴定突跃.结论:两种测定方法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依达拉奉含量测定效果,此外在测定过程中还需要对醋酐的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借此来保障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谢盛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方式对接受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有效作用.方法:将我院近几年来接受过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44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参照组,每组各22人,研究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将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地影响作用,对于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因此,这种干预护理的方式有着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韩玲玲;李玉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170例老年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组)及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协作组),比较患者血糖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有所降低,且协作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且协作组及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分别为4.71%及21.18%,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更为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接触、了解、学习医疗科普知识,这使得医疗科普的呈现方式也随着时代潮流特点而不断变化.本文从阐述医疗科普特点、价值和意义入手,探讨了新媒体医疗科普推送的模式、形式、受众,研究了新媒体医疗科普推送潜在的优化方式.
作者:包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对于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的以及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进行诊疗的50位病人参与本次的调查研究.以平均分组的方式将50位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在通过护理结果 ,对优质护理和临床普通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护理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能够让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有效的降低,并且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病人的身体恢复速度也有所加快,能够为病人后期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低剂量MSCT与DR胸片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低剂量MSCT与DR胸片诊断的40例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对患者的胸部CT及胸部DR检查的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中所显示的肿瘤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空泡征以及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结果明显高于DR检查(均P<0.05).结论:常规CT检查的辐射剂量要高于低剂量MSCT,并且低剂量MSCT的检查结果可以满足诊断的要求,容易被临床接受.DR胸片是一种常用的胸部X线方法,但是受组织密度和分辨率的影响,容易漏诊或者误诊.所检查出的阳性率低于低剂量MSCT.所以,低剂量MSC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盟男;刘辉;李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分析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为研究区域,在本院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区域设为2015年7月到2017年12月之间.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并将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根据研究所得,对照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32.5%,而观察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12.5%,观察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再次住院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对其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病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霞;文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3.33%),其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水平好于参照组,实验组比参照组护理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将优质护理用于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让素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10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50例组.常规组患者在出院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延续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实施了不同的护理干预,而实施延续护理方案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0%,予以常规护理方案的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7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延续护理方案,可改善患者出院后各项生活指标及心理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俭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结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特点,就药物动力学部分教学过程中现存的问题,通过对药物动力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计等教学改革,将理论结合实际,突出药物动力学在科研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动力学的兴趣,提高药物动力学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中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侯盼盼;殷田田;张梦君;詹璐璐;李彦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针对乳腺癌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按照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实验组29例行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照组29例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给予患者更为舒适的住院感受,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程优质护理,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乙组的满意率92.5%,甲组的满意率为75%,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等分析,乙组的住院时间少于甲组,护理质量高于甲组,对比后乙组优势明显.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方式在新生儿实际护理中有突出的作用,严格按照现有护理指标实施,能减少异常反应,值得推广和实施.
作者:时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急诊内科抢救的昏迷患者进行实验,对病人病因的形成方式、早期诊断的结果 、临床抢救中的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在对100名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过程中,发现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60例,糖尿病患者具有22例,急性中毒患者具有10例,其他患者具有8例;急诊内科医生在对患者实施抢救的时候,获得成功抢救的患者具有90例.结论:不同的昏迷患者具有差异化的发病原因,医护人员在对不同患者进行分析时,便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从而将具有较好的进行治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死亡人数将会较少的出现,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能够促进医学的发展.
作者:刘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三种抗凝蛋白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和脑梗塞患者易栓中的关系和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近几年来所收治的168位静脉血栓VTE和C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象,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和血栓形成部位,并检测这些患者的PC、PS、AT活性水平.选择50位健康的人员组成对照组,并检测他们的PC、PS、AT活性水平,将两组检测出来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40~50年龄段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和脑梗塞患者非常容易发病,对于VTE患者来说,他们容易疲劳的地方是下肢静脉,而且下肢静脉处形成血栓的情况为普遍.将VTE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三种抗凝蛋白所呈现出来的差距都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将脑梗塞患者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后,仅有PS和PC两项活性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AT水平则不具有.将VTE患者同脑梗塞患者作比较,三种抗凝蛋白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VTE患者而言,三种抗凝蛋白都会对其起到影响作用,但是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仅PC和PS两项抗凝蛋白会起到影响作用.
作者:陈秀晓;牛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开腹肝切除术,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肝切除术,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胃肠道恢复、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肝血管瘤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梁高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中药药渣制有机肥料的具体方式.方法:可以将中药药渣进行干燥粉碎处理后,与尿素和水进行充分混合,加入生物发酵菌进行快速有氧发酵.结果:加工制成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解决了制剂室废弃药渣的处理问题,又大大降低了废弃物处理成本,实现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资源再利用的多方位提升.结论:中药药渣资源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杨斌;刘安琪;金晓磊;熊鑫;张文瑾;周灿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