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燕
目的:对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析,为以后病人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一段时间内,来我院体检的总人数为30000人,其中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1000位.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对这些病人实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然后确定病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程度和感染率.结果:受检人员患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占3.33%.其中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严重程度不同,其感染率也不尽相同,其中Ⅰ级病人的感染率为68.06%,Ⅱ级为66.99%,Ⅲ级为52.25%,Ⅳ级为43.13%,Ⅴ级为27.77%.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越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反而降低.结论: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程度和感染率的上升,其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而降低,二者存在反比关系,因此,再治疗该种疾病时,要选择好治疗的时间,以免出现其它严重后果.
作者:周乐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了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本院将48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的了专职的护理教育,而对照组则进行的是常规的护理.然后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具体的了解两组的基本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对心脏病的认知均有所提高,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方法 通过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给予具体防范对策,从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结果 护士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优化护理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减少并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 护士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讨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超声诊断,实验组患者使用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敏感性为94.60%、特异性为97.27%、诊断准确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敏感性为58.34%、特异性为82.77%、诊断准确率为90.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超声诊断虽可起到疾病诊断的目的,但无论是在敏感性,特异性,还是在诊断准确率等层面均较差于核磁共振影像诊断.
作者:曹一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青年组(3例)、中年组(51例)和老年组(49例).对所有患者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不同随访时间功能评分以及不同时间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远端相对长度等情况.结果:针对60例患者开展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随访活动.其中青年组3例患者治疗效果均为优,中年组51例患者中,优30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94.11%,;老年组49例患者,优30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为93.87%,中年组和青年组患者数据差异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随访时间评分结果得知,治疗1个月以上评分达到优等级有2例,良29例,可35例,差37例,治疗3个月后达到优等级有29例,良65例,可8例,差1例.治疗6个月后达到优等级有63例,良等级33例,可6例,差1例,治疗6个月评分和治疗1个月评分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远端相对长度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尤其尺偏角和掌倾角在骨折复位前和骨折复位以及骨折临床愈合等不同情况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远端相对长度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楼永良;陈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抽取12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显著降低平均住院天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也大大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1].
作者:焦瑞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应用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我院气管镜室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96例应用电子镜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护士熟练地配合能提高使用电子镜的成功率,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有很好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操作成功有赖于积极的护理配合.
作者:朱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的10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50例,治疗时间为期10天.对照组的50名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50名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前的情况进行记录,并与护理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10天的护理,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86%,而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则达到94%.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的优质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恢复情况总有效数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恢复情况总有效数.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比常规护理的作用效果更加优异.因此,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
作者:禹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在非水滴定法测定依达拉奉含量时,多是通过电位跟指示剂来进行判定结果的对比跟分析,并且就醋酐的加入对依达拉奉含量测定影响情况进行了探索.方法:通过非水电位滴定法跟以孔雀绿为指示剂的非水滴定法来进行依达拉奉的含量测定工作.结果:指示剂法所测定的结果较之于电位法低了1%左右,而醋酐的加入还会直接影响到滴定突跃.结论:两种测定方法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依达拉奉含量测定效果,此外在测定过程中还需要对醋酐的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借此来保障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谢盛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共有114例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于本院行微创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随机抽取57例标记为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另57例标记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时,将护理干预应用到其围手术期中后,可促进手术效果明显提高,利于患者术后良好康复.
作者:姚淑如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总结了使用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使用双头精密输液器的优势、存在的隐患及对策,认为护理人员要在做好沟通、宣教,重视无菌操作,加强巡视病房的基础上,合理、安全地使用双头精密输液器.
作者:陈保环;贺文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龄产妇,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SAS、SDS评分.结果 经过1周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龄产妇采用助产护理方式更能改善其的负面情绪,并能减少产后出血,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杨诗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对重症监护患者的作用,并致力于提高医院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到2017年医院收治的100名重症监护病人,将这些病人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有50人,这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护理人员需要以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来护理观察组的患者,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是按照以往的护理方式.在护理工作结束之后,便对这两组的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到他们对护理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患者情况更为良好,从患者的满意率来看,观察组的满意率也同样好过对照组.结论:在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并能够让患者的心理情绪等得到有效的调节.
作者:陈新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8-2018.8接受诊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例数合计10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础护理,观察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暴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比对照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BPRS(精神病症状严重程度)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暴力行为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向杰;胡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与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优,且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76%)比对照组(29.27%)低,且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各项手术指标,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旭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低剂量MSCT与DR胸片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低剂量MSCT与DR胸片诊断的40例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对患者的胸部CT及胸部DR检查的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结果中所显示的肿瘤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空泡征以及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结果明显高于DR检查(均P<0.05).结论:常规CT检查的辐射剂量要高于低剂量MSCT,并且低剂量MSCT的检查结果可以满足诊断的要求,容易被临床接受.DR胸片是一种常用的胸部X线方法,但是受组织密度和分辨率的影响,容易漏诊或者误诊.所检查出的阳性率低于低剂量MSCT.所以,低剂量MSC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盟男;刘辉;李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三月到2016年三月期间,100例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回复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者在治疗前,均采取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同时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一个疗程之后评价本次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神经内科患者抑郁发生率高达46%,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很多因素有关,年龄与文化程度等等,都可能诱发患者抑郁.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脑出血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抑郁发生率.
作者:赵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院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急救方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随机选择自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医师院外抢救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进行院外抢救措施,待其相对稳定后进行转院治疗.结果:在进行抢救的78例患者中,抢救有效的有21例,显效的有42例,总体有效率为80.77%.结论:有效的院外抢救是患者转院治疗的前提,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宇坤;顾耀峰;郁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9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比较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和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比常规治疗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周梅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组织管理;急救医疗设备的管理及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等方面,结合院前急救的特殊性,制定更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办法.结果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内容繁杂,具体细致,技术性强,工作量大,要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就必须加强护理管理.结论 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