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光
目的 研究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两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的程度相同,其中对照组实施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止血率和48h内出血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止血率均为100%,其中观察组48h内出血复发率为2.86%(1例),对照组48h内出血复发率为30.30%(10例)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内径止血夹进行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止血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分析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的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B超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B超联合心电图的方式诊断患者,进而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 以B超联合心电图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采用B超诊断的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B超联合心电图的方式作为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方法效果更显著,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潘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科室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成MRI组和CT组,每组组内均设置40例研究对象.MRI组患者行MRI扫描诊断,CT组患者行CT扫描诊断.结果 MRI组颞叶损伤、额叶损伤、额颞叶损伤、顶枕叶损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诊断相比,MRI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且诊断敏感度更高,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减压治疗腰锥管狭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两年在我院接受减压术治疗的100例腰锥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观察时间点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48h内疼痛评分与7d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减压术治疗腰锥管狭窄术后尽早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术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静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医院药房是药品流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服务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其管理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患者疾病和医院形象.因而国家和人民越来越重视药房服务工作.分析药房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本文对药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选行分析,并探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策略,为医院药房管理提供指导.
作者:何炽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将其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75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腹痛持续时间、腹痛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治疗组的IL-2、IL-6、CRP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采用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晓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组4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解郁汤,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及抑郁状态评价.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 vs 80.0%),且治疗后4周、8周时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先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36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52例为支气管哮喘,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单一治疗方法,即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得以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31例、好转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稳定病情、抗感染、缓解患者肺部纤维化,但是临床上必须合理控制用量.
作者:王友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应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进入医院后的病历号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依迭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ADL和CBF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机体评分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刁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水平与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病例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基于其予以综合干预,比较2组疾病防治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及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防治知识水平达标率96.23%、依从性良好率75.47%,高于对照组71.70%、39.62%(P<0.05);观察组SA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痛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增加其疾病防治知识,提升治疗依从性,有效缓解心绞痛情况,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李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氯沙坦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尿蛋白、NAG酶、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和NAG酶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而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耳鸣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可显著控制患者的尿蛋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邱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对其妊娠结局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9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硫酸镁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围产期出现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33.3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固产期出现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6.66%);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69.21±8.55)mmHg以及收缩压(136.77±17.09)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3.48±11.71)mmHg以及收缩压(150.58±16.77)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了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彭景;黄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HRCT在检出和显示肺内多发小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4例在肺内多发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2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CT和HRCT进行诊断,对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检测效果进行分析,甲组检出人数30例,检出率为71.4%,乙组检出人数39例,检出率为92.8%,乙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内多发小结节患者采用HRCT进行诊断,其优势明显,检出率比较高,检出结果能作为后续治疗依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庆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对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西地兰的方法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4例),静脉注射胺碘酮联合西地兰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控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控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联合西地兰的方法对充血性心衰合并快速型房颤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吉训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于缓解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0例,随参照其入院的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疼痛感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49.21±1.26)分以及疼痛感评分(45.18±1.2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73.44±1.14)分、(68.33±1.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绞痛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焦虑的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有助于患者预后.
作者:热西旦·胡吉;尚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单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35例归为对照组,另35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归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LVEF、LVEDV、LVESV、6min步行试验情况、再住院、心脏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再住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LVEDV、LVESV、6min步行试验情况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好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翠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在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ICU接受镇静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80例,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各为40例的两组,A组给予丙泊酚镇静,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比两组的镇静效果及预后差异.结果 镇静后72h,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后24、48、72h两组的MYO、NT-proBNP、ultra-TnI及CK-MB水平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B组在镇静后24、48h ultra-TnI、CK-MB水平,镇静后24、48、72h NT-proBNP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平均ICU住院时间,28d死亡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右美托咪定更具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急诊清创缝合术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选取136例清创缝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1%高于对照组85.3%,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心率、疼痛程度、焦虑程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清创缝合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痛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锦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痛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科室在2016年1月-12月阶段所收治的100例冠心痛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冠心痛室性心律失常疗法进行治疗,并均给予口服胺碘酮,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分级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电图PR间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升高,组内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心电图QRS时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缩短,组内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可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明显改善作用,并显著提高心电图PR间期、缩短心电图QRS时限,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加优秀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雅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介入组(n=150)和干预组(n=150),对所有介入组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对所有干预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实施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CKMB峰值时间、CKMB峰值、TIMI3级发生率及LVEF、LVDd与介入组相比明显较优,术后心绞痛发生率与介入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黄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