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国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皮肤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给予皮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Ⅰ期压疮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Ⅰ期压疮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6.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皮肤护理能有效预防压疮等疾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组4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解郁汤,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及抑郁状态评价.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 vs 80.0%),且治疗后4周、8周时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先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治疗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整理、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的治疗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 在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适当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改善,所以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相应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新豫;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44例使用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有效率,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显著改善,而护理有效率显著提高,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好,溶栓前后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聪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在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ICU接受镇静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80例,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各为40例的两组,A组给予丙泊酚镇静,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比两组的镇静效果及预后差异.结果 镇静后72h,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后24、48、72h两组的MYO、NT-proBNP、ultra-TnI及CK-MB水平均较镇静前显著降低,B组在镇静后24、48h ultra-TnI、CK-MB水平,镇静后24、48、72h NT-proBNP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平均ICU住院时间,28d死亡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ICU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右美托咪定更具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氯沙坦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尿蛋白、NAG酶、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和NAG酶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而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晕、耳鸣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炎,可显著控制患者的尿蛋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邱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人退行性肺纤维化的DR、CT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患有退行性肺纤维化的老年患者一共有136例,对136例患者采取DR、CT以及胸部X线进行检查,对其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胸片DR表现包括有毛磨玻璃样阴影、粟粒样阴影、结节样阴影、粗网织状阴影以及蜂窝肺等;CT表现包括有双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蜂窝状以及索条状,58例在磨玻璃影当中能够看见小结节影,48例在两肺可以看见粗大的纤维索条影,36例病人可以看见两肺广泛分布的粗网织结节影;肺部X先表现包括有118例病人为两肺弥漫性阴影.结论 对老年退行性肺纤维化患者采取DR以及CT影像检查,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使临床确诊率明显提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减压治疗腰锥管狭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两年在我院接受减压术治疗的100例腰锥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观察时间点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48h内疼痛评分与7d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减压术治疗腰锥管狭窄术后尽早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术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静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中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姚春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急诊清创缝合术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选取136例清创缝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1%高于对照组85.3%,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心率、疼痛程度、焦虑程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清创缝合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痛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锦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介入组(n=150)和干预组(n=150),对所有介入组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对所有干预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实施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CKMB峰值时间、CKMB峰值、TIMI3级发生率及LVEF、LVDd与介入组相比明显较优,术后心绞痛发生率与介入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黄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两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的程度相同,其中对照组实施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止血率和48h内出血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止血率均为100%,其中观察组48h内出血复发率为2.86%(1例),对照组48h内出血复发率为30.30%(10例)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内径止血夹进行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止血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48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13天,加重1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于入院前13天患者于晨起室内活动时出现胸痛闷、气短,伴心悸、周身乏力,经休息数分钟可逐渐减轻,入院前1天患者于晨起活动时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并随之出现晕厥、小便失禁,5分钟后患者意识转清,仍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随即而入院.入院查体:BP:142/108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平卧位,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明显湿性罗音,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P2>A2,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吕静;魏庆民;王志华;夏东晖;杜瑞娟;王记记;王林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分析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的收治的8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B超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B超联合心电图的方式诊断患者,进而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 以B超联合心电图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采用B超诊断的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B超联合心电图的方式作为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方法效果更显著,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潘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将其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75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腹痛持续时间、腹痛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治疗组的IL-2、IL-6、CRP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采用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晓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对其妊娠结局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9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硫酸镁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围产期出现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33.3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固产期出现不良结局的总发生率(6.66%);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69.21±8.55)mmHg以及收缩压(136.77±17.09)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3.48±11.71)mmHg以及收缩压(150.58±16.77)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了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彭景;黄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临床当中较为多发的一种内分泌性疾病,病情会对机体的各项身体机能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各种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关于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逐渐增多,众多研究者针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展开了研究分析,本研究广泛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对相关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刘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对策进行阐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感染因素进行总结.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分析可知,患者的性别、静脉选择、导管置入长度等和PICC感染无明显关联(P>0.05),而输液种类、导管留置时间等均与PICC感染的发生有明显关联(P<0.05).结论 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为了避免感染的发生,需要对输液种类、导管的留置时间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任银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则联合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通过术后随访或患者复查,了解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为20.6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为51.72%,实验组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LVEF水平及运动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心脏再同步联合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春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方式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和ST段下降≥50%的时间进行对比,治疗组的各项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提升栓部血管再通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乾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