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乾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人退行性肺纤维化的DR、CT影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患有退行性肺纤维化的老年患者一共有136例,对136例患者采取DR、CT以及胸部X线进行检查,对其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胸片DR表现包括有毛磨玻璃样阴影、粟粒样阴影、结节样阴影、粗网织状阴影以及蜂窝肺等;CT表现包括有双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蜂窝状以及索条状,58例在磨玻璃影当中能够看见小结节影,48例在两肺可以看见粗大的纤维索条影,36例病人可以看见两肺广泛分布的粗网织结节影;肺部X先表现包括有118例病人为两肺弥漫性阴影.结论 对老年退行性肺纤维化患者采取DR以及CT影像检查,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使临床确诊率明显提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硝酸甘油和硫酸镁在治疗妊娠子痫前期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妊娠子痫前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细胞压积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发生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并发症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酸甘油和硫酸镁对妊娠子痫前期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均能起到降低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等疗效,但硝酸甘油的疗效更加显著,并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文俊;纪亚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水平与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病例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基于其予以综合干预,比较2组疾病防治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及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防治知识水平达标率96.23%、依从性良好率75.47%,高于对照组71.70%、39.62%(P<0.05);观察组SA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痛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增加其疾病防治知识,提升治疗依从性,有效缓解心绞痛情况,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李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介入组(n=150)和干预组(n=150),对所有介入组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对所有干预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实施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CKMB峰值时间、CKMB峰值、TIMI3级发生率及LVEF、LVDd与介入组相比明显较优,术后心绞痛发生率与介入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黄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将其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75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腹痛持续时间、腹痛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治疗组的IL-2、IL-6、CRP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采用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疗法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晓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创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取医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8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创新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88.0±4.5)分高于对照组(70.0±5.5)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88%(62/64)高于对照组78.13%(50/6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创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阿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皮肤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给予皮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Ⅰ期压疮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Ⅰ期压疮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6.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皮肤护理能有效预防压疮等疾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各班工作清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士日常工作减少缺漏的影响,为工作清单在护士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使用设计合理的各班工作清单对护士工作内容进行提醒,比较使用工作清单前后护士易忽视的工作项目的缺漏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前、后护士在工作的缺漏率,N1级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前N1级和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后的N1级和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能级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各班工作清单进行工作提醒,能减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缺漏情况.
作者:林志华;钟聪华;詹文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44例使用阿替普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有效率,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显著改善,而护理有效率显著提高,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好,溶栓前后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聪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对策进行阐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对感染因素进行总结.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分析可知,患者的性别、静脉选择、导管置入长度等和PICC感染无明显关联(P>0.05),而输液种类、导管留置时间等均与PICC感染的发生有明显关联(P<0.05).结论 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为了避免感染的发生,需要对输液种类、导管的留置时间等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任银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高血压1级患者18例,2级患者17例,3级患者15例,同时随机选取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所有患者立位、卧位的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浓度,记录并作出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立位、卧位血浆肾素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而立位、卧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浓度要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差距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很密切的关系,其中的指标如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浓度、醛固酮浓度等可以作为原发性高血压并诊断、分型及分级的有效指标,同时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含量的降低也应该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受到临床的重视.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给予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给予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临床当中较为多发的一种内分泌性疾病,病情会对机体的各项身体机能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各种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关于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逐渐增多,众多研究者针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展开了研究分析,本研究广泛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对相关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刘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两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的程度相同,其中对照组实施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止血率和48h内出血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止血率均为100%,其中观察组48h内出血复发率为2.86%(1例),对照组48h内出血复发率为30.30%(10例)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内径止血夹进行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止血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趋势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急诊患者中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姚春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诊断为胰腺炎患者且作为观察组,另外40例为非胰腺炎患者且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清脂肪酶为(65.3±20.4) U/L;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肪酶为(450.2±11.6) U/L;且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肪酶升高38例,对照组血清脂肪酶升高1例.且脂肪酶比淀粉酶出现时间较晚,但持续时间长.结论 血清脂肪酶含量与胰腺炎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血清脂肪酶含量越高,则胰腺损伤程度越高,因此,通过对血清脂肪酶含量进行检测,能够为胰腺炎患者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高平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心动图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痛,但比例有所下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增多,血培养的阳性率仅为22.9%.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检出率为85.2%,有助于早期诊断.赘生物分布位置、回声等具有其超声特点,超声心动图可检出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瓣周脓肿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和其并发症,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木;刘慧兰;洪丹丹;刘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自我检测血压、坚持运动、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等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泽待;陈丹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则联合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通过术后随访或患者复查,了解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76%,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为20.6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为51.72%,实验组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LVEF水平及运动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心脏再同步联合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春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7%、84.2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取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更大改善.
作者: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