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魏庆民;王志华;夏东晖;杜瑞娟;王记记;王林红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盐酸替罗非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介入组(n=150)和干预组(n=150),对所有介入组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对所有干预组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实施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CKMB峰值时间、CKMB峰值、TIMI3级发生率及LVEF、LVDd与介入组相比明显较优,术后心绞痛发生率与介入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中实施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黄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各班工作清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士日常工作减少缺漏的影响,为工作清单在护士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使用设计合理的各班工作清单对护士工作内容进行提醒,比较使用工作清单前后护士易忽视的工作项目的缺漏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前、后护士在工作的缺漏率,N1级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前N1级和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使用各班工作清单后的N1级和N2级护士的工作缺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能级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各班工作清单进行工作提醒,能减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缺漏情况.
作者:林志华;钟聪华;詹文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现代药物学研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用于心血管痛治疗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类药物可以控制心血管病症加重,对调节心血管系统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ACE在治疗期间对肾脏功能也有明显的损耗,尤其会引起肾脏损伤或不同类型的肾疾病,使得药物治疗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据此,本文结合ACE药理作用,介绍了其用于治疗心血管病的药学价值,总结了对肾脏组织的副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用药方案.
作者:张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诊断为胰腺炎患者且作为观察组,另外40例为非胰腺炎患者且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清脂肪酶为(65.3±20.4) U/L;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肪酶为(450.2±11.6) U/L;且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肪酶升高38例,对照组血清脂肪酶升高1例.且脂肪酶比淀粉酶出现时间较晚,但持续时间长.结论 血清脂肪酶含量与胰腺炎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血清脂肪酶含量越高,则胰腺损伤程度越高,因此,通过对血清脂肪酶含量进行检测,能够为胰腺炎患者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高平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给予患者舒适型护理后在手术室护理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总共征集了480例2014年3月-2016年9月两年半年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并按照数字分组法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有2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舒适型护理,详细观察记录记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其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在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在患者的VAS评分方面,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要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患者对手术舒适度的评价方面,护理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舒适程度的评价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对整个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手术患者采用舒适型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增加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感,并深受患者的喜爱、认可,应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作者:任颖;乐立盛;刘碧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心动图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痛,但比例有所下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增多,血培养的阳性率仅为22.9%.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检出率为85.2%,有助于早期诊断.赘生物分布位置、回声等具有其超声特点,超声心动图可检出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瓣周脓肿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和其并发症,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清木;刘慧兰;洪丹丹;刘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来我院门诊部取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取药模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用药服务模式.在对患者采取用药模式前后,对于所有患者的治疗有效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患者是否按时用药以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药学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经过药学服务护理干预后,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机构药房应该加强药学服务管理,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和服务,改善管理细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韦剑梅;李雅琴;李军;彭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小儿白血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 分析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白血病患者96例,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焦虑抑郁情况在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对治疗的依从性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9.1%,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对治疗的配合度.
作者:杭卫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48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13天,加重1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于入院前13天患者于晨起室内活动时出现胸痛闷、气短,伴心悸、周身乏力,经休息数分钟可逐渐减轻,入院前1天患者于晨起活动时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并随之出现晕厥、小便失禁,5分钟后患者意识转清,仍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随即而入院.入院查体:BP:142/108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平卧位,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明显湿性罗音,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P2>A2,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吕静;魏庆民;王志华;夏东晖;杜瑞娟;王记记;王林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水平与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病例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基于其予以综合干预,比较2组疾病防治知识达标率、依从性及西雅图心绞痛(SAQ)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防治知识水平达标率96.23%、依从性良好率75.47%,高于对照组71.70%、39.62%(P<0.05);观察组SA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痛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增加其疾病防治知识,提升治疗依从性,有效缓解心绞痛情况,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李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医院药房是药品流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服务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其管理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患者疾病和医院形象.因而国家和人民越来越重视药房服务工作.分析药房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本文对药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选行分析,并探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策略,为医院药房管理提供指导.
作者:何炽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减压治疗腰锥管狭窄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两年在我院接受减压术治疗的100例腰锥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50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观察时间点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48h内疼痛评分与7d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减压术治疗腰锥管狭窄术后尽早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术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静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7%、84.2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取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更大改善.
作者: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于岗位需求的心血管专科护士管理实践的重要性.方法 我科根据病人需求以及护理学的发展,设置心血科专科护士岗位,并进行考核.结果 实施以后,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度以及医生认同度明显提高.结论 基于岗位需求的心血管专科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可以使专科护理人员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作者:薄利雪;邹燕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WEI脑缺血组,其余44例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40例到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三组颈动脉内膜左侧、右侧厚度指标以及斑块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组以及脑缺血组的颈动脉内膜左侧、右侧厚度均高于参照组,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为38例(86.36%)显著高于脑缺血组和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能够清楚显示出颈动脉病变的程度,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老年血管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栋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于我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取替米沙坦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晨间给药,观察组在夜间给药,比较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有21例患者转变为杓型高血压,转变率为63.64%,对照组中11例患者转变为杓型高血压,转变率为33.3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夜间给药更能纠正血压的大幅波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痛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科室在2016年1月-12月阶段所收治的100例冠心痛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冠心痛室性心律失常疗法进行治疗,并均给予口服胺碘酮,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分级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电图PR间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升高,组内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心电图QRS时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缩短,组内差异显著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可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明显改善作用,并显著提高心电图PR间期、缩短心电图QRS时限,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加优秀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雅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高血压1级患者18例,2级患者17例,3级患者15例,同时随机选取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所有患者立位、卧位的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浓度,记录并作出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立位、卧位血浆肾素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而立位、卧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浓度要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差距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很密切的关系,其中的指标如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浓度、醛固酮浓度等可以作为原发性高血压并诊断、分型及分级的有效指标,同时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含量的降低也应该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受到临床的重视.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通率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心电图均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分为:重组人尿激酶原组40例,尿激酶组40例.住院24小时内通过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酶酶峰及临床症状,评估是否再通.24小时内测定B-型脑钠(BNP)水平,2周内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Killip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组再通率高,BNP水平低,左室射血分数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检后再通率高,并影响左心功能.
作者:许仕明;安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SCL-90评价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焦虑、敌对、恐怖、躯体化、抑郁、精神病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SDSS评分分别为(4.21±1.37)分和(1.62±0.51)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有.
作者:丁楠;古扎努尔·艾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