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兆明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以实施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血脂水平变化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疗效安全,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效控制血脂及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86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老年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不同类型心肌缺血患者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ST段降低幅度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向芝青;安俊华;田君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的护理应用。方法在我院从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该4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均有2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治疗的同时辅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后,其各项指标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不论是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还是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施以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董玉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脑血管病发病急骤、恢复缓慢、致残率高、并发症多[1],患者工作、生活能力往往部分或全部丧失,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在抢救、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此类患者的心理直接影响治疗及护理效果。因此,我们对我院90例脑血管患者进行了调查,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因素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分析并疏导,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作者:李栗;吴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诊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急诊救治,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两组的治疗效果都比较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治疗以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映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纳络酮以及杏丁注射液在用于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方面的疗效以及观察。方法2014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重症肺心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的例数共计40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治疗、止咳平喘治疗、抗生素治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和杏丁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2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较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均﹤0.05)。结论在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症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络酮和杏丁注射液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相关指标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临床特点,预后不佳风险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患者病历资料;早期筛查脑萎缩,按照常规脑出血处理,重点关注再出血、血肿扩大,采用保守治疗、侧脑室外引流术、椎颅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方法治疗。结果死亡31例、重度残疾3例、其它24例;观察组高血压、弥漫性脑萎缩、混合型出血、血肿破入脑室、中线移位比重、血肿扩大比重,年龄、出血量、MEWS评分、血肿量增加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形成、系统与器官衰竭、再出血与梗死、肺炎等并发是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时期死亡原因表现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与普通脑出血程序并无显著差异,均以抑制脑疝形成、脑保护、抑制并发为主要目标;老年脑萎缩并发脑出血预后多较差,急性期死亡与脑疝、再出血与梗死、严重并发症有关,不同阶段应调整治疗侧重点;康复期,多数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既往脑萎缩症状表现较轻、局限性脑萎缩、急性期疗效较好者,有康复希望,可酌情开展康复治疗。
作者:李相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应用于胎儿心脏产前检查能否合格显示标准切面,取得与传统二维超声(2D)相同的效果,了解该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总结实践中得出的操作经验。方法由一名超声医师检查217例中孕期的正常胎儿心脏,并分别存储二维超声和三维容积超声采集的相关图像信息;再由另外两名超声医师将同一胎儿心脏的9个二维标准切面图像与TUI重建的心脏各标准切面图像进行质量评分。结果217例正常胎儿心脏有211例获得满意容积数据。TUI重建图像与二维超声显像的一致性比较,在4VC、5VC、LVOT、RVOT和SAV切面,一致性极好,在LAV-AOA、LAV-DA、SVC﹢IVC和SVV切面,一致性极好;在大动脉短轴切面TUI与2D的合格显示率分别为80.1%和9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8个切面TUI合格显示率高于2D,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断层显像技术(TUI)应用于中孕期的胎儿心脏检查能简便快捷地获得与传统二维超声同样效果的标准切面的图像,降低了心脏筛查的难度,提高了筛查效率,有助于胎儿心脏检查的推广应用。对于大动脉短轴切面,TUI的合格显示率明显高于传统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个切面的显示在筛查流出道膜部的室缺、右室流出道狭窄和主动脉瓣畸形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家奎;龚丽君;曾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芪参胶囊在改善糖尿病性心脏病左室功能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联合常规药物和芪参胶囊治疗的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30例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左室功能上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LVEF、E/A、心排血量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和芪参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对患者左室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程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90例。采用常规降压方案对对照组实施治疗;在常规降压方案基础上,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方式对治疗组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高血压急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较对照组多,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肌缺血、短暂性脑缺血。结论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有导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丁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应用二甲双胍与氨氯地平联合对患有肥胖型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肥胖型高血压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单纯应用氨氯地平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二甲双胍与氨氯地平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高血压疾病用药前后的血脂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高血压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肥胖型高血压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二甲双胍与氨氯地平联合对患有肥胖型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螺内酯,治疗周期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0(31/40),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均处于正常水平,观察组的血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肌酐超过正常水平,组间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和血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陈河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跟踪随访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以及预防上消化道初学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接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100例,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时间)和治疗情况。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时间,共有1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麦滋林﹢PPI、单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对照组)治疗的患者人数分别为70、80、50例,三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数分别为4、1、9例。结论接受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在1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7%,若联合应用麦滋林等胃粘膜保护剂与PPI可以大程度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谭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滴鼻控制性降压应用于全麻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方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于术中使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对照组不做干预。统计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压变化。结果进入手术室和用药时,研究组和对照组MAP和HR均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拔管时、拔管后5min以及拔管后15min研究组平均MAP和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硝酸甘油滴鼻控制性降压用于全麻腹腔镜手术中,操作简便,没有发生反跳性高血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和确保血液安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选择我市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经ELISA法筛查的无偿献血者标本80289份作为研究标本,其中HIV Ag/Ab阳性标本26份,26份样本均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收集上述阳性患者的资料,探讨分析HIV感染情况和感染的人群特征。结果街头献血人群中2013年HIV感染率显著高于2012年与2014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与2014年HIV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体献血人群中2014年度HIV感染率显著高于2012年与2013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与2013年HIV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HIV总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人群中的重复献血的HIV感染率高于首次献血,有可比性(P﹤0.05);集体献血人群中的重复献血的HIV感染率高于首次献血,有可比性(P﹤0.05)。说明重复献血感染HIV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应加强对重复献血者HIV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结论近年来,我市HIV感染率与往年相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应普及无偿献血和预防艾滋等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接头流动献血的健康询问工作,减少经输血传播HIV的风险,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高丽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对脑梗死患者施以护理时,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其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接诊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2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病3天及5天后的活动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3天及5天后下床活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并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大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肠炎患者临床治疗当中,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和应用有效情况,为提高冠心病治疗有效率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急性肠炎患者100例,把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通过服用适量阿奇霉素来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通过服用适量培氟沙星来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研究,在患者自身退烧时间以及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上,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差距是比较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为患者服用适量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而且还能大大改善患者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后期生活情况,帮助患者退烧,治疗效果比较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在早期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妇科门诊的人工流产术患者200例,两组术前均给以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静脉麻醉,按照处理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组术前1h阴道后穹窿放置0.2mg米索前列醇及舌下含服0.2mg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缩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扩宫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在早期人工流产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软化宫颈,降低扩宫困难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钟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就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55),给予对照组患者替米沙坦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两者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应用于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学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之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对我院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术后9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营养心肌细胞支持心功能,预防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地塞米松静注抗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用乌司他丁联合甲强龙抗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中心静脉压、氧合指数、Lac、TNF-α、IL6、CRP、尿蛋白、尿NAG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体征指体温心率氧合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乳酸、TNF-α、IL6、CRP、等炎症指标及尿蛋白尿NAG酶肾损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抗炎能明显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减少对心、肺、肾的损害。
作者:潘曦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