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微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患者150例高血压患者,且将这些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150例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进行C14-HP呼气试验,分析两组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经回归分析,研究组高血压患者C14呼气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高血压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增加血脂浓度,临床中做好预防措施,降低高血压危险性。
作者:刘菲菲;苏俊;龚海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使用两种胰淀粉酶(P-AMY)试剂(Diasys和宁波美康)进行血清样本P-AMY测定,进行偏倚分析和结果比较。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EP9-A2文件,每天取临床样本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P-AMY,共测定5天,记录检验结果,通过方差分析、F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两种试剂进行偏倚估计。结果在进行患者新鲜血清样本P-AMY测定时,两种试剂测定结果的预期相对偏倚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可以被接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宁波美康公司和Diasys公司两种P-AMY试剂在测定临床血清样本时,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普有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接收治疗的4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个性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个性化综合护理的护理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2.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家属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0.83%。两组对照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与脑梗死患者个性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菊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使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加入美托洛尔进行治疗,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美托洛尔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强心甙与血管活性药物对重症肺炎并心衰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心衰患儿5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患儿25例,主要进行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25例,主要在早期进行强心甙与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后期治疗结果。结果经过观察分析,在患儿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儿后期症状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儿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肺炎并心衰患儿临床治疗当中,早期应用强心甙与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可以明显改善患儿预后情况,效果显著。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纳络酮以及杏丁注射液在用于治疗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方面的疗效以及观察。方法2014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重症肺心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的例数共计40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治疗、止咳平喘治疗、抗生素治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和杏丁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2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较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均﹤0.05)。结论在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症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络酮和杏丁注射液对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相关指标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奥美拉唑、奥曲肽单独与联合应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15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奥曲肽以及奥美拉唑﹢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4%,A组是86%,B组是64%,差异性显著(P﹤0.05)。C组患者的出血时间是(16.74±5.57)h,A组是(25.42±4.23)h,B组是(24.84±5.41)h,差异性显著(P﹤0.05)。C组患者的胃液PH值改善为显著,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奥曲肽的联合用药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为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郭建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街头献血人群与集体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和确保血液安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选择我市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经ELISA法筛查的无偿献血者标本80289份作为研究标本,其中HIV Ag/Ab阳性标本26份,26份样本均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收集上述阳性患者的资料,探讨分析HIV感染情况和感染的人群特征。结果街头献血人群中2013年HIV感染率显著高于2012年与2014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与2014年HIV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体献血人群中2014年度HIV感染率显著高于2012年与2013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与2013年HIV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HIV总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人群中的重复献血的HIV感染率高于首次献血,有可比性(P﹤0.05);集体献血人群中的重复献血的HIV感染率高于首次献血,有可比性(P﹤0.05)。说明重复献血感染HIV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应加强对重复献血者HIV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结论近年来,我市HIV感染率与往年相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应普及无偿献血和预防艾滋等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接头流动献血的健康询问工作,减少经输血传播HIV的风险,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高丽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脂、hs-CRP和心脏不良事件的临床影响。方法将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根据不同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分为20mg组、40mg组和80mg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患者PCI术后血脂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80mg组血脂指标、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20mg组和4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脂和炎症反应,减少了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随剂量增加该效果增强。
作者:罗长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诊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80例患者于围手术期予以优质护理,设为观察组;另80例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660,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也可以很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秀萍;赵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超敏肌钙蛋白T(HS-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浓度监测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44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HS-TNT、CK-MB、Mb值。结果观察组中HS-TNT阳性性率为67.4%,CK-MB阳性性率为46.7%,Mb阳性性率为32.6%,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中均未见HS-TNT、CK-MB、Mb;HS-TNT和CK-MB在胸痛后12-24h出现峰值, Mb的峰值在3~8h内先出现;入院72h后,Mb和CK-MB值均已降至正常范围,HS-TNT值仍明显高于正常范围。结论超敏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判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从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B型钠尿肽检测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心衰患者,通过微粒子发热法(MEIA)对患者血浆中BNP浓度进行检测,患者左室结构与功能的测定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的。结果不同NYHA心功能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差异性显著(P﹤0.05)。不同分级患者相比较后发现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血浆BNP水平和LVEDD之间存在正相关(r=0.567,P=0)。血浆BNP水平与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r=-0.597,P=0)。治疗后,患者血浆BNP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200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内复发率是2.5%,死亡率是2%。结论 B型钠尿肽检测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的心衰病情,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降低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病死率。
作者:李培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为高血压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8例,按数字标记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分别应用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收缩压为(133.45±8.51)mmHg,舒张压为(80.62±7.21)mmHg,低于对照组的(134.21±9.12)mmHg、(81.88±7.51)mmHg,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TG、HDL-C、LDL、GLU、Ins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收获与美托洛尔相当的降压效果,但其对患者TG、HDL-C、LDL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美托洛尔,适合在合并血脂、血糖代谢功能紊乱的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郭虎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心痛定结合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心痛定、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给予对照组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分娩方式上,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心痛定结合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妊高症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平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螺内酯,治疗周期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0(31/40),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均处于正常水平,观察组的血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肌酐超过正常水平,组间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和血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陈河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86例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老年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不同类型心肌缺血患者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ST段降低幅度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向芝青;安俊华;田君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90例。采用常规降压方案对对照组实施治疗;在常规降压方案基础上,采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的方式对治疗组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高血压急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较对照组多,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肌缺血、短暂性脑缺血。结论应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有导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临床上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丁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肩难产助产操作技巧。方法本次选取12例肩难产产妇,均为我院产科2007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回顾临床助产技巧。结果本次选择的肩难产12例,致轻度新生儿窒息6例,无新生儿死亡,无重度窒息,会阴Ⅱ°裂伤2例。结论针对肩难产特点,制定助产方案,并把握操作技巧,可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产科分娩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意义重大。
作者:赵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隆林县苗族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隆林县苗族成年人1000例,调查性别、年龄、民族、病史、饮食、饮酒及吸烟;检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和尿酸。结果①高血压患病率35.1%,男性39.2%,女性29.7%。②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治疗者控制率分别为20.8%、14.7%、3.1%和11.8%。③高血压组高盐膳食、高脂膳食、高钾膳食、高钙膳食、饮酒及吸烟比率分别为80.3%、81.2%、27.6%、25.1%、66.1%和69.2%,正常血压组者为70.0%、66.6%、60.2%、61.9%、40.2%和4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及尿酸异常率分别为16.0%、33.4%、18.5%、17.7%、28.5%和41.3%,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BMI“超重及肥胖”率、腹型肥胖率分别为27.1%、32.8%,亦高于正常血压组(P﹤0.001)。④年龄、高盐及高脂膳食、饮酒、吸烟、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钾及高钙膳食、高密度脂蛋白胆醇是保护因素。结论苗族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膳食不合理,饮酒率、吸烟率、血脂及尿酸异常率高于全国水平,血糖异常率、超重和肥胖率低于全国水平。
作者:陶国高;陆海平;黄胜立;黄宇;刘桂岚;黄金念;岑绍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不同方式采血以及不同时间采血对心血管疾病数据影响的讨论。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16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83人,对83例患者于以下三种时间段进行采血分析:禁食12h后、餐后以及餐后2h,将其设为不同采血时间组,对83例患者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采血:中心静脉、末梢静脉以及动脉,将其设为对照组。对每组血液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餐后及餐后2h采血时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空腹采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空腹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采血时白细胞数明显低于动脉及末梢循环采血,血小板数明显高于动脉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在两种采血方式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采血时间及采血方式都可对其数据产生一定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空腹时选取中心静脉采血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度。
作者:令狐永会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