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血管栓塞术治疗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应用

孙靖;张正旭;蔡航

关键词:血管栓塞术, 颌面及耳鼻喉疾病, 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治疗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颌面及耳鼻喉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局部麻醉下,给予患者血管检塞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均被治愈,预后情况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术中出血后,预后佳,安全可靠,且可重复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全胸腔镜下、开胸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研究对比在治疗早期肺癌中,运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回顾性选取2015年-2017年,在我院治疗的早期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一天、第五天的CPR水平、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胸腔置管引流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肺癌治疗中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尿澈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32)和治疗组(n=32)两组,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胸水总排出量多于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柴春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CU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CCU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88例 CCU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人性化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诊疗护理1周后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2%VS81.9%),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8%VS18.1%),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症状自评表(SCL-90)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CU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个体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个体心理应激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亚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5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记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实施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P<0.01) ,较对照组护理后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更能减少负面情绪,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龙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初探关于护理专业医德教育方法

    医德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也是指导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活动的行为准则,护理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精神、道德精神的医务人员.忽视应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进一步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增强责任心,用真诚服务于病人,从根本上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郭世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再度足月自然分娩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度足月自然分娩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癜痕子宫再度足月妊娠产妇,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30例)和剖宫产组(30例),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自然分娩组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均显著优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及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度足月自然分娩能够改善产妇状况,而且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霉菌性外耳道炎病临床治疗

    目的;由于耳道的解剖原因很难使得乳膏涂人到耳道的各个部位,即使耳内镜下也很难做到.故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耳浴观察疗效.方法: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年例,性别,病史均无差异,治疗组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耳浴.对照组用达克宁霜均匀地涂到耳道四壁,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根据症状减轻成程度,局部检查,真菌培养结果.治疗组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耳浴治疗效果明显与优于对照组达克宁霜涂耳道.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所有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7年1月5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分别实施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与对照组8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总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实施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宋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子宫脱垂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

    子宫脱垂在育龄妇女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各种原因导致的终结果都是盆腔功能和神经肌肉功能出现障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进行疾病的治疗,传统的阴式手术多为将出现障碍盆底组织和子宫同时切除.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迅速发展,临床开始开展腹腔镜技术进行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欣如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黄体酮辅助保胎药对反复流产女性内分泌水平的影响

    目的:本文主要从内分泌水平的角度对反复流产女性予以黄体酮辅助保胎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内分泌水平.方法:以均等和随机的原则将我院确诊的47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反复流产女性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47例予以黄体酮辅助保胎药治疗的反复流产女性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黄体酮辅助保胎药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单纯雌激素低、内分泌水平异常、单纯泌激素高、泌激素高合并雌激素低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优(P< 0.05);与对照组(74.47%)相比,观察组(91.49%)患者在治疗满意度和内分泌水平恢复时间上更优(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由于反复流产女性内分泌水平的影响,使流产女性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临床疗效,则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根据本研究与相关的研究与临床试验证明黄体酮辅助保胎药能有效的提升反复流产女性的内分泌水平.

    作者:任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情况;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所确诊并且收治的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示法,把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主要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患者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的护理当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模式,能够使得护理的质量及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及检验前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与分析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及检验前质量控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检验科的生化标本3632份,采用全自动式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总结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再据此制定合理的检验前质量控制措施.结果:3632份生化标本中,150份临床检验出现异常,不及格率为4.13%.其中标本量较少是导致临床检验异常的主要原因,占30.00%,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标本溶血、餐后抽血以及标本放置时间过久等也是导致临床检验异常的常见因素,分别占16.00%、16.67%、 17.33%.结论:患者准备不当,人员采集标本不规范,转运中时间把握不佳等均会使生化标志临床检验出现异常,因此采取有效的生化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可提高标本质量,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江伟;米慧;杨伟;李宗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护理对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护理对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参与脑肿瘤手术的86例患者,将86例患者按照本研究要求编号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执行常规疾病护理,观察组则按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进行护理.术后对比实施两种护理方案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了69.8%、97.7%,较对照组的明显要高;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脑肿瘤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同时手术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增高.

    作者:韩桃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经过对症治疗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5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临床表现,分析预后效果.结果: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小脑梗死的发病率高,与左大脑半球发病率和右大脑半球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48例,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出现了并发症,肺部感染33例,消化道出血10例,电解质紊乱3例,合并梗死后出血2例.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南滋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雷公藤多苷在紫癜性肾炎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紫癜性肾炎患者行雷公藤多苷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紫癜性肾炎(111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雷公藤多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就治疗效果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 (55/56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45/55 );就不良反应而言,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5.36%(3/56),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18.18% (10/55),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紫癜性肾炎患者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雷公藤多苷治疗可以使其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并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红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160例进行研究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策.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5%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85%(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纾解患者心理压力以及负面情绪,使患者高血压下降,减轻患者抑郁、焦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江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肺结核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5. 1%、8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为(94.4±8.3)分、(87.6±8.9)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时,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付春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主要特点及针对性的防范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的呼吸内科的患者.患者前来就诊的时间集中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择的研究例数为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针对呼吸内科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干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及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提升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并且以P值作为判断对比是否有意义的依据,以上p值均在0.05以下.所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针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护理,采用护理风险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能够大大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减少各类护理风险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曹建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心理护理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接受手术的胆结石患者164例,将患者按照其病房号奇数偶数进行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82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还增加了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患者对医护过程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心理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收到较好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雪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ICU全麻气管插管置留胃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两次插管成功率,同时比较置留胃管时间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两次插管成功率、置留胃管时间以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ICU患者约束护理应用的效果显著.

    作者:徐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