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龙国慧
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2014年7月-2017年12月,栖霞市杨础卫生院共收治106例患者,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本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0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2例,占39.62%;经过积极的治疗,本组患者总有效人数98例(92.5%),出现死亡2例(1.9%),6例(5.6%)因病情加重转院治疗.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我们要掌握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心理状态、饮食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的80例肺结核病人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记录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性及知识知晓率,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人干预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病人饮食依从性、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饮食依从性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病人抑郁及焦虑等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敏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在糖尿病肾病检测中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mA1b)对其诊断的价值探讨.方法:选取在本院近期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晨尿检测尿蛋白与m A1b,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尿蛋白及mA1b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及m Alb阳性例数、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检测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施弘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红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并感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临床儿内科2016.12-2017.12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并感染患者9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红霉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以及哮喘音消失时间分比为(6.3 ±0.3) d、(3.7 ± 0.3 ) h、 (3.3±0.9)d,数值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并感染,可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仁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子宫脱垂在育龄妇女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各种原因导致的终结果都是盆腔功能和神经肌肉功能出现障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进行疾病的治疗,传统的阴式手术多为将出现障碍盆底组织和子宫同时切除.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迅速发展,临床开始开展腹腔镜技术进行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欣如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作探讨.方法: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6例作研究,将其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段、心理状态评分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2%比对照组27. l%低,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更佳.
作者:付平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急性昏迷患者给予急诊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昏迷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院前准备、院后准备及急救措施,总结患者临床效果.结果:80例急性昏迷患者经急诊急救后,70例经后续治疗后,康复出院;7例出现不同程度脑功能及肢体功能障碍,即中度残疾;2例处于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结论:对急性昏迷患者而言,应构建一体化救治机制,开通绿色通道,以此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快速的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陈永刚;冀友仁;高履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的质量管理过程中使用绩效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患者共16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联合绩效管理,将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更低,P均<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而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晋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在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度疑似卵巢癌患者100例为对象,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若超声结果为腹膜异常者,则接受超声超声引导性穿刺活检,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常规超声联合穿刺活检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阴式超声,P<0.05.结论在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腹膜转移中应用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度、提高诊断灵敏度,提高诊断特异性,可以给予临床提供精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于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且对此事件提供一定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有效的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预防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主要采用表格的形式来对临床护理中出现的危险事件进行及时的记录.结果: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管理护理风险的首要步骤就是对护理风险进行认识、衡量,然后再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事件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对风险进行解决的过程.结论:在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管理过程中,应该将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及压疮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同时有效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护理意识,必须保证护理的安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作者:韩帅清;许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为了研究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8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运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并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早期空肠营养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早期空肠营养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早期空肠营养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5天后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0%VS85.3%),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早期空肠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个体营养指标,恢复个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恢复.
作者:张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护理对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参与脑肿瘤手术的86例患者,将86例患者按照本研究要求编号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执行常规疾病护理,观察组则按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进行护理.术后对比实施两种护理方案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了69.8%、97.7%,较对照组的明显要高;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脑肿瘤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同时手术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增高.
作者:韩桃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传不同,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强化患者的健康卫生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患者的身体状态恢复、护理专业的发展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思考.
作者:靖媛媛;许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出现的329例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结果: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凝血,占比为46.50%,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占比为21.28%,采血管使用错误,占比为18.84%,溶血,占比为6.38%,乳糜血,占比为1.52%,送检超时,占比为5.47%.结论: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如凝血、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采血管使用错误、溶血、乳糜血、送检超时等原因,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以降低出错率.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谢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 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肺结核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54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分歧杆菌痰涂片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加强防治工作,对降低结核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俯卧位通气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间收治需要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选择28例进行此次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持续仰卧体位机械通气,观察组则采取体位变更(仰卧_俯卧-仰卧)进行机械通气,两组各14例,分组依据为数字表法.结果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按需吸痰次数,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有明显减低(P<0.05).对比日平均增加奶量,显示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有利于缩短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护理刺激,值得推广.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本文旨在对三种正畸矫正器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口腔正畸矫正患者72例,以随机措施将其分为固定组、活动组和压膜组,固定组由正畸丝、扩弓螺丝、牙科正畸带环和颊面管构成的固定式矫治器进行修复治疗;活动组由牙科正畸带环和不锈钢弯制的卡环臂组成的活动矫治器进行修复治疗;牙胶片组由由牙膜片压制成型后打磨、抛光而成的压膜式矫治器进行修复治疗;对三种矫正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治疗有效率:固定组为95.8% (23/24 ),活动组为91.7% (22/24 ),压膜组为100%(24/24 )治疗有效率明显,其中固定组和亚模组差异显著(P<0.05),疗效更好,活动组疗效相同.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的发音、美观效果均未收到影响.结论:针对口腔畸形,进行正畸矫正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能够满足患者对美观的要求,临床治疗推广.
作者:杨晓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康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康复组(75例)和常规组(7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介入治疗,采用Fugl-Meyer简化量表对患者康复前后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康复前,康复组和常规组上肢和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康复后,康复组和常规组患者上肢和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康复前(P<0.05),其中康复组患者上肢和下肢 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患者对康复治疗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不仅有助于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同时还能提高治疗服务满意度.
作者:郝秀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精准护理理念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的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精准护理理念,比较2组术后出血率、疼痛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率、术侧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造影术后运用精准护理理念,对预防和减少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